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第704章 定倭归京2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第704章 定倭归京2

簡繁轉換
作者:邋邋遢遢的星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8 04:07:07 来源:源1

第704章定倭归京2(第1/2页)

至都督府门前,不多时,便见街道尽头,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逶迤而来。

为首一名官员,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虽旅途劳顿,官袍却穿戴齐整,正是周廷玉。

周廷玉远远望见都督府门前伫立之人,紫袍玉带,英姿勃发,虽年轻却气度威严,顿时大惊。

急忙翻身下马,疾行数步上前。

他身后一众属官见状,也纷纷赶忙下马,小跑着跟上。

周廷玉来到二人面前,先向贾玌深深一揖:“下官周廷玉,奉旨而来,岂敢劳辽国公与定远伯亲迎!真是折煞下官了!“随即又转向苏瑾言行礼:“下官参见定远伯!“

众属官也齐齐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些微喘息与恭敬:“参见辽国公!参见定远伯!“

闻言,贾玌哈哈大笑,上前虚扶周廷玉一把,苏瑾言也含笑拱手还礼。

“诸位何须如此多礼!”贾玌语气热络,毫无上位者的倨傲:“本督在此,盼星星盼月亮,可算将你们盼来了!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苏瑾言也温言道:“周巡抚与诸位大人远来辛苦。大都督连日来常念叨,说若有精通庶政的能臣到来,倭地治理便可事半功倍。今日总算将诸位盼来了。“

贾玌点头笑道:“正是如此。有诸位精通庶务的能臣干吏到来,我这肩上的担子,总算能卸下大半,可偷得浮生半日闲了!“

一众官员见两位勋贵如此姿态......特别是那天下闻名的贾天戈,心中皆是震动。

他们虽与这位年轻的辽国公并无深交,却也早闻其名。

朝野皆知,贾天戈虽功高盖世、圣眷无双,却从不以势压人,待下宽和,礼贤下士之风有口皆碑。

如今亲眼得见,方知传言不虚。

眼前之人刚刚踏平倭国、威震四海,立下不世之功,本应功高自傲,此刻却毫无骄矜之气,反而亲自出府门迎接,言语谦和,态度诚恳。

定远伯亦是温文有礼,毫无武将的粗豪之气。

见此情形,众人心中顿生好感,惶恐之余更添几分钦佩与敬重。

“辽国公、定远伯言重了!“周廷玉连忙道:“二位率王师犁庭扫穴,建不世之功,下官等方能奉命前来收拾残局,做些微末功夫,岂敢言辛苦?后续诸多事务,还需二位将军掌总决断,下官等唯命是从。“

贾玌笑着摆手,“诸位远道而来,不必拘礼。府内已备薄酒,为诸位接风洗尘。周御史,请随我来,正好与本督和定远伯说说京中近况,以及陛下对倭地治理的具体旨意。“

说罢便引着周廷玉往府内走去,苏瑾言也含笑相伴在侧。

“大都督言重了!大都督率王师犁庭扫穴,建不世之功,下官等方能奉命前来收拾残局,做些微末功夫,岂敢言辛苦?后续诸多事务,还需大都督掌总决断,下官等唯命是从。”

贾玌笑着摆手,“诸位远道而来,不必拘礼。府内已备薄酒,为诸位接风洗尘。周御史,请随我来,正好与本督说说京中近况,以及陛下对倭地治理的具体旨意。“

说罢便引着周廷玉往府内走去。

其余官员则被亲兵引往偏厅暂歇,奉上茶点。

这些官员大多第一次远渡重洋来到这新附之地,原本心中忐忑,只道是要在这蛮荒瘴疠之处受苦,更担心会受到军中将领的刁难。

如今见贾玌如此礼遇,皆感意外之余又大为安心。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官员抚着胡须感叹道:

“老夫在京中便常闻辽国公威名,今日得见,方知何为真正的国之柱石。弱冠之年,便为陛下平定辽东,如今又踏平倭岛,开疆拓土,更难得的是立下如此不世奇功,竟仍能不矜不伐,礼贤下士,实乃我大庆之幸啊!“

旁边一位中年官员点头附和:

“正是如此。下官离京前,内人还忧心忡忡,只道这新附之地必是野蛮未化,军中将领也多粗鲁难处。如今见国公爷这般气度,倒......显得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另一位官员接口道:“辽国公威震四海,却如此谦和待下,实乃罕有。想来有此明帅坐镇,倭地治理必能顺利开展,你我也可安心在此施展拳脚,不负陛下所托。“

又一人道:“正是此理。能在国公爷麾下效力,实为我等的福分。看他年纪虽轻,却沉稳干练,文武双全,怪不得圣眷如此隆厚。“

见一众同僚如此,方才率先开口的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官员捋须颔首:

“老夫宦海沉浮数十载,历经三朝,纵观古今青史,多少少年得志者,或恃才傲物,或居功自矜。”

“纵是汉之霍骠骑,亦不免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之傲;唐之李卫公,亦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之矜。“

他目光深远,继续道:

“然观辽国公,弱冠之年便建不世之功,北定辽东,东平倭岛,开疆拓土之功业,直追卫霍。”

“更难得的是,功高而不自居,位显而不自矜,待士以诚,接物以礼,实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般胸襟气度,莫说当世罕见,便是纵观青史,能与比肩者亦寥寥无几。真乃天佑大庆,赐此栋梁!“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深以为然,皆庆幸能在这等明帅麾下任职,原本对于远赴海外的种种担忧顿时消散大半,反而对日后在倭地施展抱负生出了几分期待。

感慨之际,忽有一名年轻些的官员像是想起了什么,情不自禁道:

“说起来......国公爷如今已是一等国公,尊荣已极。此番东征,又是灭国之功,待倭地彻底平定,凯旋还朝之日,不知陛下会如何封赏?这...国公之上...”

他话未说尽,但意思已然明了——国公之上,便是郡王、亲王......这已不是功勋的问题,而是关乎国体祖制。

可众人听着这话,偏厅内顿时安静了几分。

方才还颇为热络的气氛仿佛被无形的寒风吹过,骤然冷却。

那年轻官员话一出口便自知失言,脸色“唰”地一下白了,额角甚至渗出细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04章定倭归京2(第2/2页)

几位老成持重的官员立刻交换了一个警示的眼神。

其中一位轻咳一声,正要出言转圜。

还是那位头发花白、威望最重的老官员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以辽国公之立身行事,其志在安邦定国,而非贪慕虚位。此番功绩,彪炳史册,陛下之隆恩,必不负功臣。至于究竟是何等殊荣......”

他话语微顿,目光扫过在场诸人,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乃陛下圣心独运之事,非我等外臣所能妄议。我等当思之要务,乃是竭尽所能,辅左辽国公,将这倭地治理妥当,令其成为我大庆名副其实之新土,源源不断产出金银矿利,以报陛下信重之恩。”

“此方为臣子之本分,亦是回报辽国公今日礼遇之正道。”

“诸位,慎言,慎行!”

众人心中皆是一凛,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瞬间从对极高爵位的狂热揣测中清醒过来,背后甚至惊出一层细汗。

老大人说得对,妄议此事,非但无益,若传入有心人耳中,怕是顷刻间就能招来祸端。

那先前失言的年轻官员更是连忙躬身,声音微颤:

“下官......下官一时忘形,口不择言,多谢老大人教诲!”

然而,尽管嘴上如此说,众人心底那被勾起的念头却难以轻易压下。

不敢再议论,却不代表不去想象。

每一位官员都忍不住在心驰神往:

待到倭地彻底平定,辽国公这等不世功臣凯旋还朝、面圣之时,那将会是何等风光无两的场面?

陛下又会拿出何等旷古烁今的恩赏,才能配得上这犁庭扫穴、开疆拓土的滔天功绩?

国公之爵已至人臣极致,再进一步......那将是何等光景?

光是想想,便让人觉得心潮澎湃,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战栗。

众人心痒难耐,只恨不能亲眼见证贾玌凯旋之日时的——盛景!!!

......

分宾主落座后,望着周廷玉,贾玌关切问道:

“周巡抚此行带了多少人手?一路可还顺利?”嗯

“回大都督,随行官员、吏员、匠户共计三百七十六人,一路虽有些风浪,所幸陛下洪福庇佑,人员物资皆安然抵达。”

“回大都督,随行官员、吏员、匠户共计三百七十六人,一路虽有些风浪,所幸陛下洪福庇佑,人员物资皆安然抵达。”

“好,好!”贾玌点头,随即神色一正,切入主题:“周巡抚既至,我便直言了。倭地初定,百废待兴。

我军中儿郎,打仗是把好手,于这民政经济、开矿理财之事,却是束手束脚,难展拳脚。

如今有周巡抚与诸位能吏到来,这治理安民、开采矿利之重任,总算有了依托。今后诸多细务,还需周巡抚多多费心,即便是我,也要仰仗周巡抚的章程办事。”

周廷玉闻言,心中暖热,连忙拱手:“大都督言重了!此乃下官分内之责,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与大都督信重,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贾玌欣然颔首,似是想起什么,语气转为些许随意,却带着不易察觉的期待:“说起来,周巡抚离京前,陛下......可另有交代?或有话带给本督?”

周廷玉像是猛然记起要紧事,神色一肃,郑重应道:

“大都督明鉴,陛下确有吩咐。”

他边说边从怀中贴身内袋里,取出一个用明黄绸缎仔细包裹的扁平小匣,双手奉上:

“陛下亲口嘱咐,此密函务必亲手交予大都督。陛下还说......倭地大局初定后,望国公能早日班师回朝,陛下......甚是想念。”

贾玌闻言,神情微动,立刻起身,郑重地双手接过那明黄小匣。指尖触及那光滑的绸缎,他动作稍稍一顿,目光凝在那明黄包裹上,一时竟有些出神。

苏瑾言在一旁看得分明,见周廷玉已完成使命,便笑着开口道:

“大都督,周大人一路劳顿,想必也乏了。而今您既有要务,不如便由末将代为招待周大人一行。他们初来倭地,许多事宜还需安排妥当。“

贾玌被他的话拉回心神,抬眼看向苏瑾言,见他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不由也笑了:

“如此也好,周巡抚与诸位同僚远道而来,务必好生安排,不可怠慢。皆是朝中同僚,日后还要共事!“

苏瑾言拱手应道:“大都督放心,末将省得。“说罢便对周廷玉做了个请的手势,“周大人,请随我来。“

周廷玉何等精明,见状知趣地再次行礼告退,随着苏瑾言退出厅去。

待二人离去,厅内独留贾玌一人。

贾玌指腹摩挲着那明黄绸缎,略一沉吟,方才揭开火漆,取出了内里的信笺。

目光扫过那熟悉的字迹......

贾玌逐字读罢,阅毕,唇角笑意再难抑制:“如此......肉麻!!!”

他摇头失笑,将信笺轻轻放在案上。这般直白热烈的牵挂之语,也就那位陛下写得出来了。

笑着笑着,贾玌忽然收敛了神色,想着信中写的其他内容......唇角抿成一条直线。

他缓步走出大厅,望向远处海天一色的景象。

波涛汹涌的大海那头,是故土,是天京。

是那个对他推心置腹的的君王。

是那位在病榻之上,等待他凯旋的太上皇。

还有......那个在辽国府中,不知是否又因思念而消瘦了几分的女子。

微风拂面,带来思乡的气息。

贾玌轻叹一声,声音消散在风里:

“是啊......确实该回去了。“

“陛下,还有太上皇......还有......玉儿......都在等着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