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 第711章 太上皇的礼物:千古流芳的绝响

第711章太上皇的礼物:千古流芳的绝响(第1/2页)

太上皇闻言,嘴角似乎向上扯动了一下,形成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没有立刻回答皇帝,而是缓缓地将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似乎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局、吊人胃口的感觉。

终于,他的目光定格在贾玌身上。

嘴角那丝微弱的笑意带着几分释然,几分超脱,更有一丝完成了重要夙愿的满足。

他并未向众人解释那场赌约,有些事,无需天下人皆知。

他只是用那气若游丝、却因全场死寂而字字清晰的声音,缓缓开口:

“朕......老了,大限将至,油尽灯枯之人......赏不出皇帝那般......金山银山,也给不了......那般显赫的王爵。”

这话让众人心中疑惑更甚,却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太上皇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也像是在审视着贾玌:

“朕这一生......于国事,或有功有过......于识人,亦曾......大错特错。”

他的目光在贾玌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复杂的歉意与最终的认可。

“然......”他微微喘息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仿佛想起了那日在宁寿宫中的对话,“......能在临终之前,得见......你凯旋归来,亲眼见证......赌约已成......朕心......甚慰,死亦无憾矣!”

听到“赌约”二字,贾玌身躯猛地一震,立刻明白了太上皇所指。

他想起那日的戏言与承诺,心中涌起万千情绪,忍不住抬头,脱口而出:

“上皇,那日之言不过是......”

“咳......”

太上皇却突然发出一声轻咳,抬起那只微微颤抖的手,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

他的手在空中停留了片刻,才无力地落下,重新搭回锦垫上。

但目光却依旧锐利,看着贾玌,微微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种“朕意已决,不必多言”的坚决。

贾玌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哽住,他看着太上皇那副“愿赌服输、朕乐意赏”的执拗神情,心中又是酸涩又是感慨,最终只能将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再次垂首,不再多言。

这一幕短暂的交流虽轻,却落入了最近处几位重臣眼中,让他们对那未曾听闻的“赌约”更是好奇到了极点,却也更加不敢妄加揣测。

太上皇见贾玌不再推辞,似乎满意了。

他的呼吸似乎又急促了一些,吴新贵连忙小心地上前半步,却再次被太上皇用眼神制止。

太上皇继续看着贾玌,语气变得无比郑重,甚至带着一种托付江山的意味:

“皇帝赏你的,是今生之富贵权柄......朕,一个将死之人,无以为赏......”

他顿了顿,仿佛积蓄着最后的力量,一字一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便......赏你一个......万古流芳的身后名吧!”

说罢,太上皇不待众人反应,望向一旁的吴新贵!

“吴新贵......”

“奴婢在。”

吴新贵声音哽咽,明白太上皇的意思,连忙从怀中取出一个明黄卷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

圣旨?!这是要???

一众大臣满脸的疑惑,没有人能想到还有这一出!!!

最终,吴新贵在太上皇和庆帝的示意下,展开卷轴,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太上皇,诏曰:”

“朕以菲薄,获嗣祖宗大业,临御天下数十载,夙夜惕厉,唯恐不逮。然晚年昏聩,几损栋梁,幸天佑大庆,赐朕良臣。”

“辽王贾玌,忠贞天锡,勇略性成。内镇朝纲于倾覆之际,外拓疆土于万里之遥。功在社稷,德被生民。其忠其勇,可比武穆;其功其业,直追卫霍。”

“朕感其忠贞,念其功勋,特赐辽王、配享太庙,待其百年,神位入祀宗庙,与列祖列宗同享血食;”

“敕命御撰碑文,朕亲述其功,皇帝御笔亲书,镌刻丰碑,永立于皇陵神道之首;“

“准入祀京师昭忠祠,为万世主祭之首,凡后世忠烈入祀,必先致祭;”

“敕令国史馆为立专传,曰《贾玌传》,其生平功绩,永不加删,一字改,永载史册!”

“敕命将其不世之功,载入皇室玉牒,永世流传!”

“呜呼!此非独赏功,实乃旌忠。望天下臣工,以此為范。”

“——钦哉!”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太庙前一片死寂!

那一道道殊荣,如同九天惊雷,一道比一道更猛烈地劈在每一位朝臣的心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11章太上皇的礼物:千古流芳的绝响(第2/2页)

配享太庙!——与历代帝王同享祭祀?!

御碑立传!——功绩由太上皇亲述、皇帝亲书,立于皇陵神道之首?!

昭忠祠万世主祭!——后世所有忠烈之士皆需先向他致祭?!

国史立传,永不加删!——史笔如铁,却独为他网开一面,永载其功?!

功载玉牒!——事迹录入皇室族谱,真正与国同休?!

尤其是那些以“青史留名”为终极目标的文官们,此刻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四肢冰凉!

他们听到了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从今往后,千秋万代,只要提及“大庆”这个朝代,无论史书如何编纂,无论后世如何评说,所有臣子的功绩都将在一个人的光芒下黯然失色——那就是贾玌!

他将是这座王朝臣子中唯一、且永远不可逾越的巅峰!是所有后来者穷尽一生都无法企及的目标!他们毕生追求的“青史留名”,在贾玌这五项旷古烁今的哀荣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可笑,仿佛萤火之于皓月!

“嗡——!”

短暂的死寂之后,文官队列中仿佛炸开了一颗无声的惊雷!

无数道目光瞬间变得赤红,呼吸粗重,胸膛剧烈起伏,几乎要撕裂朝服!

目光射向龙椅上的太上皇,那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惊骇欲绝,甚至是一丝丝的......疯狂!

许多文官,尤其是那些以青史留名为毕生追求的老臣,此刻只觉得眼前发黑,气血逆流,几乎要站立不稳!

他们支持东征,盼着胜利,想着国库充盈后可以推行新政,造福百姓,也为自己博一个治世能臣的美名,在史书上留下寥寥几笔。

可现在呢?

太上皇这轻飘飘的一纸诏书,简直是将他们所有人对于“身后名”的期盼,彻底扼杀!

从此以后,只要提及“大庆名臣”,所有人第一个、甚至唯一能想到的,只会是贾玌!

是他擎天保驾的救驾之功,是他灭国拓土的赫赫武功!

他们将来即便有再大的政绩,在这旷古烁今的功业和殊荣面前,都将黯然失色,永远只能活在“辽王”的巨大阴影之下,做那可有可无的陪衬!

念及于此,他们死死地盯着龙椅上那位行将就木的太上皇,脑海中疯狂地咆哮、呐喊、甚至诅咒!

‘太上皇!您老糊涂了吗?!’

‘您这是要绝了我等所有文臣的念想啊!’

‘万世之名尽归一人?!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此后百年,朝堂之上,谁还愿尽心竭力?反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越辽王了!’

即便是那些与贾玌交好、或是中立的官员,此刻也面色煞白,手脚发颤,被这前所未有的恩宠惊得魂不附体。

这已不是恩赏,这几乎是重塑了臣子荣誉的规则!

就连贾玌的岳父,一向沉稳持重、深以为傲的林如海,此刻也是瞳孔骤缩,脸上血色尽褪。

他先是无比震惊地望向太上皇,随即猛地转头看向自己的女婿,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难以置信的震撼,有一丝为女婿感到的极致荣耀,但更多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源自文人本能的......嫉妒?

是的,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嫉妒!

凭什么武功能换来如此极致的身后哀荣?那他们这些文臣呕心沥血、治理天下的功绩,又算什么?!

整个文官集团,几乎要当场癫狂!

若非此刻是在庄严肃穆的太庙之前,若非御座上还有皇帝和太上皇,他们几乎要不顾礼仪地嘶吼出来!

而勋贵武将那边,虽然同样震惊,但反应却截然不同。

他们在短暂的愕然后,更多的是感到一种与有荣焉的激动和热血沸腾!

贾玌的成就,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武勋集团的极致荣耀!

他们看向贾玌的目光,充满了狂热的崇拜和敬畏。

太庙前,冰火两重天。文官的绝望与疯狂,武勋的激动与狂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风暴的中心——贾玌,依旧跪在那里,承受着这足以将任何人压垮的、足以引起满朝嫉恨的滔天荣宠。

太上皇仿佛没有看到下方那些几乎要喷火的目光,他完成了最后的心愿,似乎连最后一丝力气也耗尽了,满足地、彻底地闭上了眼睛,气息更加的微弱!

庆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目光深邃,他知道这份赏赐会引发何等波澜,但他并未出言安抚,只是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这是他父皇的决定,也是......他默许的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