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龘墨天机变 > 冀州风云

龘墨天机变 冀州风云

簡繁轉換
作者:kiss海底捞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2 02:20:30 来源:源1

冀州风云(第1/2页)

北方四州,已被夏烨徐徐剪除一半,只剩冀州和辽东。自从沮授战死,审配便带着袁绍的小儿子,袁尚逃避到辽东避祸。

在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纷争不断。赵云以其英勇无畏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占领了并州,并被夏烨封为并州牧,还特许其特权,统领并州的军政,管理一切大小事务。

赵云深知责任重大,每日殚精竭虑,整顿军备,安抚百姓。他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很快便赢得了并州民众的衷心拥戴。

而刘备则据守幽州,领幽州牧,一心发展势力,欲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番天地。他广纳贤才,励精图治,使得幽州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景。

与此同时,辽东的公孙度集团实力日益强大。多年来与夏烨军事集团通商,积攒了大量钱粮武器,积极向外扩张,领土涵盖了辽东、朝鲜半岛、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亚小帝国。其麾下拥兵二十万,皆是悍勇之士。高句丽、朝鲜族、百色帝国、鞑靼、匈奴等皆为其臣属。

夏烨深知公孙度的强大,不仅军事对抗实力强悍,而且自己的骑兵部队还依赖从公孙度那里购买的战马,故而不愿轻易招惹。

一日,公孙度遣使前往夏烨处,商议进一步扩大通商规模。夏烨于行军大帐之中与众臣商议。

田丰道:“公孙度势力强大,若与之扩大通商,恐其日后更为嚣张。”

贾诩道:“然若拒绝,断了战马供应,我军骑兵实力将大受影响。”

夏烨沉思片刻:“吾等应以和为贵,先答应其要求,再从长计议。”

使者回辽东复命,公孙度听闻夏烨同意,甚是得意。但其谋士提醒:“夏烨非等闲之辈,虽表面应允,恐暗中另有谋划,主公还需谨慎。”

公孙度却不以为意:“吾如今兵强马壮,何惧之有?”

而在并州的赵云,听闻此事,心中忧虑。他深知公孙度野心勃勃,若不加以防备,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一方面加强并州的防御,另一方面派出探子,密切关注公孙度的动向。

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中,各方势力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筹谋,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夏烨站在营帐前,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的冀州城。他身侧,关羽丹凤眼微眯,手提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田丰手扶胡须,面色凝重,思索着破城之策;贾诩则一脸从容,眼中不时闪过睿智的光芒。

“诸位,如今冀州城已被围,然城内敌军仍负隅顽抗,我们当如何破之?”夏烨转头看向众人。

田丰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冀州城坚,不可强攻。当以围困之法,消磨敌军士气,待其自乱。”

贾诩微微点头,“元皓所言极是。且可派出使者劝降,许以好处,或能不战而胜。”

关羽冷哼一声,“吾观城内敌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吾愿领一军,强攻城门!”

夏烨微微摇头,“云长莫急,攻城之事,需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黄忠、魏延、许褚、典韦、张辽、霍笃、霍俊、周仓、廖化、陈登等将领率领部众在冀州县城展开激烈的侵袭战。

黄忠老当益壮,拉弓射箭,箭无虚发,敌军纷纷倒地。魏延勇猛异常,挥舞长刀,杀得敌军胆战心惊。许褚和典韦如两尊战神,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逃。张辽沉着冷静,指挥有方,军队作战有条不紊。霍笃、霍俊兄弟并肩作战,配合默契。周仓、廖化也是奋勇杀敌,毫不退缩。陈登则率领徐州军在后方稳固后勤,同时也出谋划策,稳定军心。

公元195年春,夏烨终于实现了对冀州城的合围,成功断掉了城内袁、曹联军的物资补给。诺大的冀州,一百多个县城,如今仅剩下冀州城这一座孤城。

冀州城内,袁、曹联军人心惶惶。袁绍面色阴沉,对着曹操怒道:“都怪你当初提议联合,如今落得这般田地!”

曹操眉头紧皱,“事已至此,埋怨无用。当想办法守住城池才是。”

“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这谈何容易!城外夏烨大军兵强马壮,该如何是好?”袁绍来回踱步,焦虑不安。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来报:“夏烨派人送来劝降书。”

袁绍一把夺过,看罢,将其狠狠摔在地上,“休想!我袁绍岂会投降!”

曹操捡起劝降书,仔细看过,沉思片刻道:“如今形势危急,或许投降能保一时平安。”

袁绍怒视曹操,“你竟有此想法,莫不是想背叛于我?”

曹操无奈摇头,“非我背叛,只是为今之计,需保存实力,以待日后东山再起。”

两人争论不休,城内气氛愈发紧张。

公元195年夏,冀州城外,旌旗蔽日,夏烨的大军严阵以待。夏烨骑着高头大马,目光坚定地望着眼前的冀州城。他深知,这座城的得失关乎北方战局的胜负。

“传我命令,加强围困,不可让敌军有一丝喘息之机!”夏烨大声说道。

众将士齐声高呼:“遵命!”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冀州城,城内城外都在等待着最终决战的到来。

关羽捋着长须,神色严峻:“大哥,此次合围冀州,袁、曹联军已成瓮中之鳖,但不可掉以轻心。”夏烨微微点头:“云长所言极是,只是城内情况未明,还需小心行事。”

田丰在一旁献策:“主公,可再派人劝降,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上策。”

贾诩此次却摇头:“袁氏向来顽固,曹孟德亦非等闲之辈,劝降恐难奏效,强攻亦会损失惨重,围而留阙,不出两年,城内必乱。”

夏烨沉思片刻,说道:“先劝降一试,若不成,再做打算。”

贾诩不再言语。

此时的冀州城内,袁谭和袁熙正焦虑不安。袁熙恨恨地说道:“都是那夏烨,害得我们如今这般狼狈!”逢纪一脸凝重:“少主公,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守住城池。”

曹操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敌军,心中暗自盘算。他对身旁的将领说道:“夏烨势大,但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只要坚守,或许还有转机。”

夏烨派出使者进城劝降,使者在城中大声宣读劝降书,袁绍怒不可遏:“夏烨小儿,妄想让我投降,简直是痴人说梦!”使者无功而返。

夏烨得知劝降失败,果断下令佯攻。一时间,战鼓雷鸣,喊杀声震天。却不见士卒冲杀向前,只一阵阵咆哮声涤荡在冀州城下。城楼上的袁、曹联军箭如雨下,浪费了一波箭雨,气得曹操大骂:“无耻!”

夏烨与关羽率领的大军与袁绍、曹操的联军形成了对峙之势,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郭嘉智谋超群,他目光深邃,不断思索着破敌之策;程昱心思缜密,观察着敌军的一举一动;荀彧沉稳大气,为己方的战略布局出谋划策;荀攸机智灵活,总能想到应对突发情况的办法;刘晔则凭借着对器械的精通,试图打造出更具威力的守城器械。

夏侯惇性如烈火,手持长枪,怒吼着要冲破敌军防线;夏侯渊箭术精湛,在阵中伺机而动;徐晃勇冠三军,挥舞着大斧,渴望与敌将一决高下。

然而,面对夏烨和关羽的严密防守,他们也只能各凭本事周旋。

冀州城内,不时朝包围缺口突袭。许褚挥舞着大刀,勇不可当,所到之处,敌军纷纷避让。典韦则以双铁戟横扫敌军,威风凛凛,如同一尊战神。张辽指挥着士兵奋勇督战,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士兵们的斗志。

霍笃、霍俊两兄弟也不甘示弱,他们身先士卒,将出城突袭的袁、曹联军打得落花流水,让那些企图突围的联军成为了光杆司令。双夏侯无奈,徐晃、于禁、乐进、李典等武将也只能愤愤不平地退回城去。几番折损下来,袁绍、曹操便不再主动出城,困在城内吃老本。

而周仓、廖化、陈登等人各率部众从不同方向骚扰冀州城内。他们使用远程攻城器械,回回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让冀州城时而陷入一片战火,时而又恢复寂静。扰得袁绍、曹操不胜其烦,却又无可奈何。

夏烨望着坚固的冀州城,心中很是无奈。他深知这座城池的城防坚固,若要强攻,必定损失惨重。关羽手抚长须,说道:“吾军虽勇,但此城易守难攻,不可贸然行事。”

夏烨微微点头,说道:“云长所言极是,吾已听从贾诩之言,围而不攻,不断骚扰,以消耗敌军。”

此时,贾诩走了过来,他目光坚定地说道:“主公,只要我们聚五州之财力、物力,长期围困,冀州城必破。”

夏烨握紧拳头:“也罢,就依先生之计。”

日子一天天过去,冀州城内的物资逐渐匮乏,士兵们的士气也开始低落。袁绍和曹操在城内焦急万分,却又无计可施。

在这漫长的对峙中,每一个人都在等待着破局的那一刻……

辽东传来消息,公孙度诚服于夏烨,将审配及袁尚斩首,令使者提其头颅跨越渤海来朝拜夏烨。

夏烨闻此捷报,满心欢喜,于行军大帐之中开怀大笑。众文武皆贺,大帐之中一片欢腾。

“公孙度此举,实乃明智,北方之患,终得解决!”夏烨笑声爽朗,目光扫过左右文武。

谋士贾诩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洪福齐天,此乃我军之幸事。如今辽东初定,当思后续之策,以保长治久安。”

夏烨微微点头:“文和所言极是。然当下之急,乃冀州之战。我欲抽调翼德、庞德前来助战,诸位意下如何?”

黄忠出列道:“主公圣明,张将军勇猛无比,庞德亦是武艺高强,此二人若至冀州,必能助长我军威势。”

夏烨又想到了赵云,此时田丰瞥见,面露忧色:“赵云将军据守并州,防备匈奴侵扰,不宜调动。若抽调子龙,并州防务是否需重新部署?”

夏烨沉思片刻:“我已深思此事。并州防务不可松懈,需加强防备,子龙就不抽调了。”

话毕,夏烨即刻下令,着人传呼抽调张飞、庞德。

数日后,张飞与庞德接报,星夜兼程奔赴冀州。

张飞一路上快马加鞭,对身旁的庞德道:“小庞啊,此次定要在冀州战场上杀他个片甲不留,让那些贼子知道俺老张的厉害!”

庞德微微一笑,道:“张将军莫急,待我等与大军会合,从长计议,定能破敌。”

当二人抵达冀州,夏烨亲自出城相迎。

“三弟、令明,你们一路辛苦了!”夏烨满脸欣慰。

张飞大声道:“大哥,俺老张来啦,定不辱使命!”

夏烨大笑,带着二人进入营帐,共商战事。

而在辽东,公孙度此举亦是在其属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主公,如此轻易斩杀袁尚与审配,诚服于夏烨,是否过于仓促?”公孙度麾下杨柞疑惑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冀州风云(第2/2页)

公孙度目光坚定:“夏烨势大,若与之抗衡,恐我辽东百姓受苦。此举乃为保一方平安。”

杨柞点了点头。

公孙度望向远方,心中暗道:“只愿这天下早日太平……”

公元196年春,这场消耗战已持续一年有余,双方僵持不下,战场上弥漫着紧张与疲惫。邺城内外,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这胶着之际,城内传出惊人消息。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熙,为争夺粮草,竟不顾大局,发生了激烈的内讧。逢纪心急如焚,苦劝无果,城中顿时陷入混乱。袁绍得知此事,乱了分寸,为平息混乱,竟将曹操的粮草平均分配给两个儿子。

曹操得知此事,怒不可遏,欲兴师问罪。好在荀彧及时劝导:“主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此刻不宜与袁绍彻底决裂,暂且吃了这个哑巴亏。”曹操虽心有不甘,但也深知形势所迫,只能忍气吞声。只是,自此两家嫌隙已生。

贾诩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情报,向夏烨献计。夏烨得知此消息,大喜过望:“天助我也!此时正是破城的绝佳时机!”

贾诩却制止道:“主公,莫急,由我修书一封,寄与曹孟德。”夏烨不明所以,但还是按捺住内心的冲动,听从贾诩谋划。

翌日,贾诩献上无字天书。天书开头故意夸赞曹操,居中字段却尽被涂抹。郭嘉一眼看出贾诩攻心计,奈何袁绍恰巧路过,看到此场景,便好奇地上前观摩,心中疑惑不解。郭嘉急忙单膝跪地朝袁绍道:“此乃贾诩离间攻心计,坏我两家和气,切务中计。”

袁绍思索片刻:“吾岂会不知,当下正是唇亡齿寒的时刻,岂会中那夏烨小儿的奸计。”

曹操长吁一口气:“眼下时局艰难,袁兄心力可要坚定啊!”袁绍回应:“那是、放一百个心,我等当同仇敌忾。”

然而,回到府邸的袁绍,却被郭图的一番进谏搅乱了心思。郭图悄悄说道:“主公,曹操毕竟是一分诸侯,自从颜良文丑两位上将陨落,眼下我军将领武勇比不得曹操,张郃、高览又忙于征集粮草,无暇顾及军备,此刻是曹操将领负责守备,若我方军力削弱,低于曹操的实力,届时,臣害怕邺城易主啊!”袁绍闻言,心惊胆战,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军事实力,必须得压制曹操一头,不然真的有可能会鸠占鹊巢。

季节更迭,曹操手下的将领饿着肚子守城,袁绍军却是正常开灶做饭。连续被压制三个月,曹军心生怨恨,怨念慢慢向联军蔓延。从偶尔的摩擦到频繁的斗殴,两家嫌隙越来越大。袁绍和曹操虽极力想要掌控局面,但粮食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局势逐渐失控。

邺城的命运,在这风云变幻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公元196年冬,寒风如刀,肆意地割裂着大地。袁绍军的大帐内,炭火熊熊,温暖如春,士兵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安然入睡。而曹军营地,却是另一番凄惨景象。凛冽的寒风中,曹军士兵瑟瑟发抖,站岗值哨的士兵们裹着一席干草,席地而眠,冻死者不计其数。

长期的艰苦条件终于引发了曹军内部的动荡,一场内讧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曹操满脸绝望,望着眼前混乱的局面,心如死灰。郭嘉此时挺身而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主公,若不想降,就占了邺城吧。”

袁绍闻听曹军内讧,怒不可遏:“曹孟德啊,曹孟德,我好心救你,收留你,尔等安敢造次!”他大手一挥,高呼:“张郃、高览何在!”

“臣在!”张郃、高览二人上前,单膝跪地,神情严肃。

“速取曹操项上人头,提头来见。”袁绍语气凶狠。

“诺!”二人领命,迅速领兵杀向曹操府邸。然而,当他们到达时,双夏侯早已严阵以待,双方军队对峙,眼神交汇的瞬间,便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另一边,于禁、李典、乐进早已按照郭嘉、程昱的指示摸到了袁绍府邸,试图来一个擒贼先擒王,却发现袁绍并不在其中。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时,许攸出现了。他深知曹操远胜袁绍,况且自己贪污受贿,正要被逢纪告发,决定投靠曹操。许攸向于禁三人指明了袁绍的藏身之处。

两个时辰过去,袁绍最终被擒,邺城易主。

突然,城内在隐蔽处射出一箭,落在城外五十步远。夏烨士卒拾起,拆掉了绑在箭上的布帛,迅速朝夏烨大帐奔驰而去。

夏烨听闻细作来报:“主公,内应有情报。”

“快打开来看。”夏烨急切地说道。

“袁曹火并,城中易主。”

夏烨、关羽、田丰、贾诩四人听到这个消息,会心一笑:“哈哈哈,太好了。”

夏烨、关羽即刻点兵,众将士气大振,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城中顿时混乱一片,曹操虽然占据了邺城,奈何袁绍军不愿被降伏,反抗激烈。袁谭和袁熙见大势已去,被迫投降于夏烨。打开了城门,夏烨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曹操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却被典韦和许褚拦住。曹操在乱军中奋力拼杀,双夏侯护佑左右,然而,终究寡不敌众,被许褚和典韦俘虏。其余将领文臣皆被关羽、张辽、黄忠、魏延等人拿下。

这场激烈的战争,最终以夏烨的胜利而告终,而邺城的归属也在这风云突变中尘埃落定。

夏烨站在邺城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山川大地,心中豪情万丈。至此,冀州被他成功拿下,北方的战局发生了重大转折。天下十二州,夏烨独占六州,半壁江山已在手中。

身旁的将领们欢呼雀跃,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激动不已。“大哥,如今我们势力大增,统一天下指日可待!”张飞兴奋地说道。

夏烨微微皱眉,沉声道:“莫要轻敌。虽已得六州,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他深知,这一路走来,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每一次决策都关乎生死存亡。

回到营帐,夏烨召集了文臣武将讨下一步的战略。“诸位,如今我们虽占据优势,但其他各州势力仍不可小觑。我们当如何巩固现有成果,继续拓展疆土?”

田丰拱手道:“主公,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安抚百姓。冀州新定,人心未稳,需施仁政以收民心。”

贾诩接着说:“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其他各州的动向,寻找他们的弱点,伺机而动。”

夏烨点头表示赞同:“所言极是。但整顿兵马并非易事,粮草、兵器、兵员皆需妥善筹备。”

这时,霍笃、霍俊两兄弟挺身而出:“主公,末将愿亲率一队人马,去筹集粮草,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夏烨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说道:“好!但此行务必小心,切不可鲁莽行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夏烨亲自督查兵马整顿之事。他走进兵营,与士兵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兄弟们,我们为了天下太平而战,为了百姓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而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夏烨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位士兵。

在夏烨的努力下,军队逐渐恢复了士气,装备也得到了更新和补充。而在民间,他推行的一系列仁政也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夏烨开始了休养生息,将青州发展的那一套模式复刻在其它五州,修路,发展工商业、农业,修建厂区,这一干就是三年,当然这是后话。

冀州的府衙大堂,一片热闹景象。战役刚刚结束一个月,夏烨坐在主位上,目光炯炯地看着麾下一众文武能臣。

夏烨站起身来,声音洪亮:“诸位,此次战役能大获全胜,全赖各位的奋勇拼杀与出谋划策。如今,是论功行赏之时!”众人纷纷抱拳,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敬意。

“自即日起,我自封大将军,直辖地由青州转至冀州。这虽是我之决定,但也得表奏天子,走个形式。”夏烨微微一笑,言语间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关羽!”夏烨大声喊道。关羽大步上前,单膝跪地:“末将在!”“你作战英勇,指挥有度,有着过人的帅才。今领青州牧,封骠骑大将军,统领五万水军,镇守青州。青州乃富饶之地,望你能保一方安宁,同时蓄势待发。”关羽抬起头,目光坚定:“谢大哥厚爱,某定不辱使命!”

“田丰!”田丰上前,躬身行礼。“你足智多谋,为大军出谋划策,功劳甚大。仍领左军师,封大司徒,望你继续辅佐本将军。”田丰恭敬道:“主公信任,田丰必殚精竭虑。”

“贾诩!”贾诩从容上前。“你心思缜密,洞察局势。领右军师,封大司空,与田丰一同为我出谋划策。”贾诩微笑着应下:“愿为主公效力。”

接着,夏烨又依次封刘巴为大司农,张紘为光禄勋,陈群为太常,董昭为太傅……众人一一谢恩,气氛热烈。

“黄忠!”黄忠精神抖擞地出列。“你老当益壮,勇冠三军。领兖州牧,封前将军,统领五万陆军,镇守兖州。兖州地势重要,切不可掉以轻心。”黄忠大声道:“主公放心,黄忠定全力守护!”

“赵云!”赵云英姿飒爽地走上前。“领并州牧,封车骑将军,统领五万陆军,镇守并州。并州靠近北方,胡人时常侵扰,你需多加防范。”赵云抱拳:“末将明白!”

幽州的安排,夏烨更是慎重:“张飞!”张飞粗着嗓子应道:“在!”“领幽州刺史,封卫将军,统领五万陆军,协助刘备镇守幽州。刘备领幽州牧,封左将军,管理幽州政务。你二人需齐心协力。”张飞拍着胸脯:“将军放心,俺老张定和玄德兄把幽州守得固若金汤!”刘备也抱拳应到“诺!”

“太史慈!”太史慈上前。“领豫州牧,封后将军,统领五万陆军,镇守豫州。豫州乃中原要地,责任重大。”太史慈坚定道:“末将定不负将军重托!”

“甘宁!”甘宁笑嘻嘻地站出来。“封右将军,领五万水军游奕于渤海、东海沿岸,与公孙度友好通商。既能保海上安宁,又能促进商贸。”甘宁拱手道:“哈哈,主公这安排妙极,我最喜欢游荡在海上了,末将定当办妥!”

“张绣!”张绣神情严肃的出列抱拳:“在!”“封汝为抚军大将军,仍然镇守宛城,若有所需,及时书信与我,定当尽力满足,可否有怨言呐?”

“臣,毫无怨言,谢主公恩赐!某定当竭力守备前线。”

夏烨微微一笑,很是满足。

典韦、许褚被封为镇军将军、中军将军,成为夏烨左右护卫。张辽、陈到、魏延、庞德、臧霸等也都各自得到重任。

主要将领褒奖完毕,夏烨环顾众人:“其余各级将领均升一级!希望大家日后继续为我效力,共创大业!”众人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死!”声音响彻营帐,久久回荡在冀州的上空,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