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16章 中线商路!北洋水师得提上日程

第416章中线商路!北洋水师得提上日程!(第1/2页)

院子里面,气氛融洽。

老朱脸上的威严淡了许多,偶尔还会被朱高炽的话逗得笑出声;太子标一边听着父子俩商议,一边时不时提点朱雄英几句,满是阖家和睦的暖意。

东海贸易大获成功,这对大明而言意义非凡。

它不光是让国库多了几千万两银子那么简单——往小了说,水师有了充足的经费扩编、造船,上海的建设能大步推进,沿海卫所的防务也能跟着加强;往大了说,这是大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影响力延伸到海洋,用贸易而非战争让周边国家臣服,宝钞结算的推行更是为将来掌控东亚经济命脉打下了根基。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重农抑商”的固有格局,让朝堂上下看到了海洋带来的巨大潜力,往后支持海贸、发展水师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响。

这不再是朱高炽一个人的想法,而是成了皇室乃至整个勋贵集团的共识,这种自上而下的转变,注定会让大明的走向偏离历史的轨迹,朝着一个更广阔的方向而去。

顿了顿,老朱看向朱高炽,眼神里带着按捺不住的急切:“你那个第二条、第三条商路,什么时候能开?这东海贸易一年就挣下四千多万两,那两条若是跑顺了,岂不是能把国库堆成银山?”

老朱不但态度转变了,而且还变得迫不及待,巴不得朱高炽盘算的商路全都打通。

朱高炽早有准备,坐直身子道:“皇爷爷,第二条中线的黑水远洋航路,已经在勘察筹备了。”

他随手拿起案上的一张海图,指着东北方向的水系脉络解释,“这条商路得从内陆往海上走——先沿黑龙江顺流而下,在奴儿干都司建个大的贸易中心。那里是辽东以北的要害,既管着女真各部,又能辐射黑龙江流域,正好作为商路的起点。”

“奴儿干都司?”老朱皱了皱眉,“那地方苦寒得很,冬天能冻掉耳朵,建贸易中心能行吗?”

“正因为苦寒,才更要建。”朱高炽指着海图上的黑龙江入海口,“皇爷爷您看,黑龙江直通北海,水流平稳,大船能直接开进去。在奴儿干都司建贸易中心,一来能稳住当地卫所的军心,二来能让女真各部的皮毛、药材有个固定的交易点,免得他们被高丽或北边的部落哄骗。更要紧的是,这里能建大型造船厂和仓储基地——木材从黑龙江两岸砍,工匠从辽东调,造出来的船直接下水就能用,省了从内地运船的功夫。”

太子标在旁点头:“这主意稳妥。奴儿干都司孤悬北疆,粮草补给一直是难题,若是能靠着贸易赚些银子,让卫所自给自足,朝廷能省不少事。”

“不止如此。”朱高炽继续道,“商船队从奴儿干都司出发,往东走,先到库页岛南端的波罗奈斯克。那地方是个天然良港,冬天冻得晚,夏天风浪小,正好做第一个补给站。岛上的原住民靠海吃海,手里有海象牙、海豹皮,还有晒干的海鱼,都是内地少见的宝贝,用布匹、食盐、铁锅等等就能换一大票。”

朱雄英凑过来看海图,指着库页岛东边的海峡问:“高炽,穿过这个海峡,就是更东边的陆地了?”

“正是。”朱高炽笑着回答道,“穿过宗谷海峡,就到勘察加半岛了。那地方更靠北,岛上全是山,原住民住的是兽皮帐篷,却藏着好东西——海象牙比库页岛的更粗壮,狐狸皮、熊皮厚实得能当褥子,还有海里捞的海参、鲍鱼,晒干了运到南京,能卖出黄金价。”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深意:“勘察加半岛不光能换皮毛海产,还是个关键的中转站。从这里再往东,越过一片海,就是传说中的北美洲西海岸。那边的原住民据说用金块当石头玩,若是能打通航线,将来咱们的商船直接能把美洲的金子、皮毛拉回来,那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6章中线商路!北洋水师得提上日程!(第2/2页)

“金子?!”老朱眼睛猛地一亮,手里的茶盏差点没端稳,“你说的是真的?那边有金子?”

“是从往来的女真部落嘴里听来的,未必全假。”朱高炽道,“就算暂时打不通美洲航线,勘察加半岛本身就是座宝库。去年派去的探船回来报,说当地原住民拿一块海象牙就能换十匹布,一张完整的白熊皮能换两匹丝绸,这利润比东海贸易还高。”

老朱的手指在海图上敲得飞快,像是在盘算这笔账:“这么说,这条黑水航路,既能稳北疆,又能赚银子,还能往东边探路?”

“正是。”朱高炽话锋一转,语气沉了些,“但眼下有个难处——北洋水师还没成气候。黑龙江流域的卫所战船都是些小划子,最多在江里晃悠,别说去库页岛,就是出了入海口都得被风浪掀翻。特林造船厂现在刚刚起步,限制了北洋水师的发展。”

“要跑这条商路,得有能抗住北海风浪的大船,还得有熟悉冰海航行的水师将士,不然就是拿人命和银子去填海。”

老朱脸色一正:“缺什么?你尽管说!”

“得给北洋水师多拨些资源。”朱高炽直言道,“将士得从陆军里挑些熟悉水性的,再从沿海卫所调些老水手,混编起来练;船得造大些,龙骨要加粗,船舱要保暖,最好能在船底包层铁皮防冰撞;钱粮更得给足——北边冷,将士们得穿厚棉袄、吃牛羊肉才扛得住,造船的木料、铁器也得优先供应。”

他看向老朱,语气恳切:“皇爷爷,北洋水师是这条商路的根基。您想啊,商船队出去,总得有战船护航吧?女真各部要是见了好处想抢,总得有军队镇着吧?奴儿干都司的造船厂要开工,总得有水师盯着进度吧?只有让北洋水师建制完备,这条黑水航路才能跑得顺,大明才能真正经略辽东和黑龙江流域。”

太子标深以为然:“高炽说得在理。北疆的安稳,从来不是靠嘴说的。当年收奴儿干都司,靠的是咱们的大军;如今要在那边做贸易,就得靠北洋水师镇场子。不然银子还没赚着,先被部落抢了商船,那可就成了笑话。”

“银子不是问题。”老朱大手一挥,刚刚赚来的四千多万两让他底气十足,“你说个数,要多少将士?多少银子?朕让兵部、户部给你拨!”

“将士至少还要一万人,先编五个营,从辽东都司和山东沿海卫所抽人;银子嘛,先拨五百万两——三百万造船,一百万养兵,一百万在奴儿干都司建贸易中心和仓储。”

朱高炽报出数字,“第一年可能见不着多少利,但只要把据点扎稳了,船队练熟了,不出三年,这条航路挣的银子,绝不会比东海少。”

老朱盯着海图上的黑龙江入海口,又看向更东边的勘察加半岛,仿佛已经看到了满载皮毛、象牙的商船往回赶。

他这辈子打了一辈子仗,最懂“先予后取”的道理,更何况朱高炽先前说过,这块地方可是帝国右臂,战略价值与帝国左臂西域一样,所以必须掌握在大明手中!

于是老朱沉声道:“就按你说的办!朕让徐达从北平调些老兵去北洋水师,再让工部把最好的造船匠都派去奴儿干都司。告诉水师都督府那边的将官,要是敢把这五百万两银子贪了,朕亲自去剥他的皮!”

这可关乎国之大计,谁敢伸出爪子,那就剁了他娘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