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36章 棘手!老朱的愤怒!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36章 棘手!老朱的愤怒!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9 15:54:45 来源:源1

第436章棘手!老朱的愤怒!(第1/2页)

朱高炽正在殿内侃侃而谈。

然而他话未说完,便被陈敬之打断:“世子殿下何必辩解?‘君有命,臣当从;父有命,子当遵’,陛下让您去倭国镇守,便是君命;燕王殿下若知晓,定会欣然同意,便是父命。君父之命在前,宗法礼制在后,您还有何理由滞留?”

这群文臣显然是有备而来,句句不离“君命”、“父命”、“宗法”,把朱高炽的退路堵得死死的。

朱高炽看着他们一张张义正辞严的脸,心里冷笑——这些家伙只怕早就密谋了一夜,怕是连说辞都打磨了无数遍,就是要趁他和老朱不备,用“礼制”这顶大帽子压死他。

朱元璋的胸膛剧烈起伏着,他纵横天下一辈子,还没被臣子这般逼迫过。

这群文臣明着是弹劾朱高炽,实则是不满他重用武将、开辟财源,借着宗法礼制来逼他让步。

若是今日真把高炽赶到倭国,岂不是承认了他们的逼迫有效?

那日后朝堂之上,文臣只会更加嚣张,他想推行的新政,怕是处处都会被掣肘。

可若是不答应,他们又拿“坏陛下贤名”、“违逆宗法”说事,传扬出去,难免让天下人觉得他朱元璋为了皇孙,连祖宗家法都不顾了。

殿内的气氛僵持到了极点,武将们个个怒目圆睁,恨不得冲上去把这群文臣拖下去打一顿,却碍于朝堂规矩,只能按捺着。

文臣们则挺直腰杆,一副“为礼制献身”的模样,寸步不让。

朱高炽看着老朱铁青的脸色,知道不能再让他为难,正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见朱元璋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此事……容后再议!”老朱丢下这句话,声音冷得像腊月的冰,没再看任何人一眼,转身便径直走向后宫,龙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怒火。

直到那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屏风后,殿内的文武百官才仿佛松了口气。

詹徽等人对视一眼,虽然没能立刻让朱高炽滚去倭国,但能让皇帝陛下当众让步,暂且拖延此事,已是不小的胜利。

朱高炽站在原地,望着老朱离去的方向,又看了看那群文臣脸上掩饰不住的得意,眼神渐渐沉了下来。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这群士绅缙绅既然动了把他赶出京师的心思,就绝不会善罢甘休。

回到御书房,朱元璋刚跨过门槛,便听得“哐当”一声巨响——他反手一脚踹飞了手边的紫檀木锦凳,那凳子撞在墙上,裂成了数块,锦垫散落一地。

伺候的太监们吓得“噗通”跪倒一片,连头都不敢抬,御书房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只剩下老朱粗重的喘息声。

“一群混账!一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朱元璋背着手,在御书房里大步疾走,龙袍的下摆扫过案上的奏章,纸页纷飞。

他这辈子经历过刀光剑影,见过臣下结党营私,可从未像今日这般窝火——这群文臣竟借着宗法礼制的由头,明目张胆地算计起朱高炽来,还要把他发配去倭国那个蛮荒之地,这简直是在剜他的心!

昨日刚刚决定建设岭北,今日便在奉天殿发难,显然是早有预谋。

他们算准了自己看重礼法名声,算准了朱高炽年轻根基浅,想借着“就藩”的名义,把这个最像自己、也最有才干的皇孙踢出权力中心。

这哪里是弹劾一个藩王世子,分明是冲着他朱元璋的布局来的!

更让他怒不可遏的是,这群人竟敢打朱高炽的主意。

抛开祖孙血脉相连的情分不说,老朱早已将朱高炽视作大明未来的砥柱。

这孩子文武双全,既能在北伐时阵斩敌将,又能规划东海贸易充盈国库,更难得的是有魄力、有远见——陆军军校、海军学院的章程,句句说到了老朱心坎里。

他本已打定主意,要借着朱高炽之手,慢慢收拢各地兵权,让军校出身的军官取代旧勋贵,将军队牢牢攥在皇权手里,可现在,文臣们却想断了他这条臂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6章棘手!老朱的愤怒!(第2/2页)

“反了!真是反了!”朱元璋猛地一拳砸在龙案上,案上的镇纸被震得跳起,“以为朕老了?以为朕不敢动他们?!”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太子殿下、燕王世子到——”

朱标和朱高炽一前一后走进来,见满地狼藉和老朱铁青的脸色,便知方才定是动了雷霆之怒。

太子标连忙上前,躬身道:“父皇息怒,龙体为重。文臣们虽言辞过激,却也是一时糊涂,何必与他们置气?”

“糊涂?”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语气依旧火爆,“他们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借着礼制逼宫,想把高炽赶去倭国,下一步是不是就要逼朕把军权交出去?是不是要让朕眼睁睁看着他们士绅垄断天下财路,把大明变回唐末藩镇的模样?”

朱标叹了口气,继续劝道:“父皇,文臣缙绅素来看重宗法,今日之事,虽有私心,却也未必是要与皇权作对。不如先冷处理几日,等他们气头过了,儿臣再去敲打一番,想来他们也不敢再提。”

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没听进去。朱高炽站在一旁,见老朱怒气稍缓,便上前一步,沉声道:“皇爷爷,丧标,孙儿倒有个主意。”

朱元璋看向他,眼中怒火稍敛:“你说。”

“文臣们今日发难,不就是拿‘倭国需宗室镇守’说事吗?”朱高炽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笃定,“他们说孙儿是藩王世子,该去倭国代父守边,那不如就顺着他们的话头,把‘藩王改封海外’的事提上日程。”

朱标一愣:“改封海外?这……会不会太急了?”

“急?可他们已经逼到家门口了。”朱高炽道,“秦王如今在朝鲜坐镇,当年扶持李成桂上台时便说好,需有宗室在朝鲜监国,这几年他与李成桂斗智斗勇,把朝鲜拿捏得死死的,便是先例。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让更多藩王去海外开疆拓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御书房墙上的舆图:“晋王性子刚猛,在太原封地闲得发慌,不如调他去倭国坐镇——文臣们不是说倭国需要宗室镇守吗?让晋王去,他能带兵,能镇场子,正好收拾倭国那些残余的叛乱势力,比孙儿去更合适。”

“周王性子恬淡喜欢看书,琉球群岛地处东海贸易枢纽,让他去那里经营,既能稳固商路,又能为朝廷敛财。”

“至于其他几位王叔,日后再慢慢调动,或去南洋,或去西域,让宗室子弟真正成为镇守海外的屏障。”

朱高炽咧嘴笑了笑,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自从当初借着远征倭国的由头,把朱老四发配到那海外孤岛,他这心里面就一直不踏实。

毕竟姚广孝也跟着去了——这可是个能掐会算、翻云覆雨的主儿,当年辅佐朱老四在北平蛰伏,硬生生熬出了一片天地。

谁能保证这对顶尖君臣到了倭国,不会借着“镇守封地”的名义暗中谋划?

朱老四有野心,姚广孝又有手段,两人凑在一起,保不齐哪天就闹出些动静来,到时候远在京师的自己,怕是鞭长莫及。

所以刚才提出让晋王朱棡去倭国,可不是临时起意。

朱老三性子刚猛,又素来与朱老四不对付,当年在南京时就因为兵权分配吵过好几次,把他扔去倭国,正好能给朱老四添个堵。

两个藩王在那弹丸之地互相牵制,谁也别想独大,更别说暗中搞小动作了。

如此一来,既能顺着文臣的话头堵住他们的嘴,又能借朱老三的手看住朱老四,简直是一举两得,完美得很。

至于朱老三愿不愿意去?那由不得他。

老朱正憋着怒火要收拾人,一道圣旨下去,他敢抗命?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也得乖乖收拾行囊去倭国“建功立业”。

到时候,一个刚猛的朱老三,一个藏锋的朱老四,再加上一群还没彻底臣服的倭人,那倭国的日子,怕是要热闹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