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95章 同情倭人?你没事儿吧?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95章 同情倭人?你没事儿吧?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09 16:08:38 来源:源1

第495章同情倭人?你没事儿吧?(第1/2页)

清晨的阳光洒满长崎港口,朱高炽带着朱雄英,在朱棣与朱棡的陪同下踏上码头。

海风裹挟着鱼腥与檀香的气息扑面而来,码头上车水马龙,搬运货物的脚夫喊着号子穿梭往来,江南口音、山西腔、甚至还有几句生涩的朝鲜话混杂在一起,热闹得像南京的夫子庙。

“这吴远山倒是会做生意。”朱高炽望着眼前的景象,不禁点头。

长崎港的三座码头被扩建得整整齐齐,青石铺就的地面光可鉴人,十余艘大型商船正停靠在泊位上,伙计们正用滑轮将一筐筐硫磺、铜料吊上岸,换成江南来的丝绸与瓷器。

码头两侧的货栈连绵成片,牌匾上“吴记”“扬州商号”的字样格外醒目。

一个穿着锦袍、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上来,正是扬州盐商吴远山。

他老远就躬身行礼,脸上堆着精明的笑:“参见皇孙殿下、燕王殿下、晋王殿下!小人已备下薄茶,恳请殿下移步歇息片刻?”

“不必了。”朱高炽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码头尽头的海关署,“说说吧,这长崎港如今每日能过多少货?”

吴远山连忙回话:“回殿下,自打多年前小人拍下码头,就请了江南工匠改造泊位,现在每日能停靠大小船只三十余艘。光是这码头的关税、仓储费,每月就有三万两进项,更别提咱们自家的盐船往来,一年下来,赚头着实不少。”

他说着,眼角的笑纹堆得更深——当年花一百万两拍下码头时,不少人说他疯了,如今看来,这笔买卖简直赚翻了。

朱棣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商人就是商人,眼里只认得银子。”

话虽如此,他看着这繁华景象,心里也清楚,长崎港的繁荣,对燕军的军需补给大有裨益。

朱棡则绕有兴致地看着朝鲜商人与倭人伙计讨价还价,笑道:“吴掌柜倒是有眼光,这长崎港扼守东海航道,将来往南洋去的船多了,怕是更热闹。”

朱高炽没接话,只是指着码头上那些穿着粗布短打的倭人:“他们是罪民区调过来的?”

“正是。”吴远山点头,“殿下定下的规矩,罪民服劳役抵罪,小人管他们三餐,不付工钱。这些倭人虽笨,干活倒是还算听话。”

朱高炽“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当年定下罪民区制度,本就是为了让倭人赎罪,如今他们能靠苦力换口饭吃,已是宽待。

离开长崎港,一行人往西北行,沿途渐渐荒凉起来。

越靠近石见银矿,道路两旁的树木就越稀疏,空气中弥漫着硫磺与尘土的味道。

远远望去,连绵的山坳里插着无数面小旗,分别写着“晋”、“徽”字样,那是山西晋商与徽州徽商划分的矿区边界。

“到了。”朱棡勒住马缰,指着前方黑压压的矿洞,“那边五座是山西王家的,这边五座归徽州程家。”

众人下了马,步行走进矿区。

眼前的景象与长崎港截然不同:裸露的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矿道入口处,数十个倭人背着沉甸甸的矿石,佝偻着身子往外挪,他们身上只裹着块破布,手脚上满是冻疮与伤口,脸上沾满黑灰,只剩下一双双麻木的眼睛。

一个监工模样的汉子拿着鞭子,见有倭人走得慢了,扬手就抽下去,嘴里骂着:“快点!磨蹭什么!天黑前挖不够十筐,今天就别想吃饭!”

倭人发出一声闷哼,却不敢反抗,只能咬着牙加快脚步。

朱雄英看得有些害怕,拉了拉朱高炽的衣角:“高炽,他们好可怜。”

朱高炽拍了拍他的头,语气平淡:“他们不是可怜,是活该。当年倭寇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多少百姓家破人亡,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干点活赎罪,算便宜他们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5章同情倭人?你没事儿吧?(第2/2页)

可怜倭人?

你没事儿吧?

朱高炽没好气地瞪了朱雄英一眼。

“有那同情心,你倒不如关心一下这矿区的产量。”

朱棣在一旁看得直皱眉,却不是同情倭人,而是不满:“这些商人也太苛待了,干活的人若是垮了,谁来挖矿?”

姚广孝跟在后面,低声道:“商人逐利,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石见银矿的银料七成要运给朝廷,剩下的才能自己卖,他们自然想多挖些。”

正说着,一个山西商人模样的老者匆匆赶来,见到众人连忙行礼:“参见各位殿下!小人王承业,忝为山西商会主事。”

朱高炽看着他:“王掌柜,这矿区的倭人,多久换一批?”

王承业愣了一下,连忙回话:“回殿下,矿上活重,一般三个月换一批,实在顶不住的,就送回罪民区……”

“顶不住的,怕是也活不成了吧?”朱高炽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股寒意。

王承业的脸白了白,干笑道:“殿下说笑了,咱们商会虽严苛,却也管饱饭……”

朱高炽没再追问,只是走到一个矿洞前,探头往里看了看。

黑漆漆的矿道深不见底,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镐头声与咳嗽声。

他转过身,对王承业与随后赶来的徽州商人程掌柜道:“银矿要挖,但也别竭泽而渔。给他们备些御寒的衣物,每月歇两天,不然人都死光了,你们跟谁要矿石?”

这话虽是叮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承业与程掌柜连忙应下:“谨遵殿下吩咐!”

朱棣与朱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他们原以为朱高炽会严惩这些商人,没想到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离开石见银矿时,朱雄英还在回头望那些矿洞。

朱高炽叹了口气,对他道:“雄英,你要记住,倭人是咱们的俘虏,是罪民,对他们仁慈,就是对当年死去的百姓残忍。但也不能把事做绝,毕竟,他们还有用。”

朱雄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攥紧了小拳头:“我知道了,高炽。就像……就像种地,不能把种子都吃了。”

“差不多这个意思。”朱高炽笑了笑,翻身上马,“走,去佐渡金矿看看,那边的苏州商人,怕是比这边更会算账。”

一行人策马远去,身后的石见银矿依旧传来镐头声与监工的呵斥声,只是不知那两位商人,是否真会照朱高炽的话去做。

但对朱高炽而言,这已足够——他要的不是对倭人施恩,更不是当什么救世主。这些倭人当年跟着倭寇烧杀抢掠,手上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如今沦为罪民服劳役,本就是罪有应得。

他关心的从来不是他们过得好不好,而是这些资源区能不能长久运转,硫磺、铜料、银矿能不能一船船运向大明,变成铸造兵器的原料、充盈国库的税银、推动贸易的资本。

至于那些倭人的死活,从来不在他的考量之内。

累死了,自有新的罪民补上来;就算死得多了,只要能维持开采,让矿产不断供,那点损耗根本不值一提。

对他来说,这些倭人不过是会喘气的工具,工具旧了坏了,换一批就是,没必要费心维护——毕竟,当年他们挥刀砍向大明百姓时,可没念过半分仁慈。

佐渡岛的轮廓渐渐出现在海平面上,那里的金矿,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而朱高炽知道,无论看到什么,这都是他一手规划的结果,是倭人必须付出的代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