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96章 佐渡金山!殿下仁善啊!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第496章 佐渡金山!殿下仁善啊!

簡繁轉換
作者:朕闻上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6 16:11:54 来源:源1

第496章佐渡金山!殿下仁善啊!(第1/2页)

佐渡岛的海风带着股铁锈味,吹得人脸颊发紧。

朱高炽一行人登上码头时,远远就看见连绵的山体被削去了半边,露出赭红色的岩层,像一道巨大的伤疤刻在岛上。

“那就是佐渡金山的矿区。”朱棣指着远处的烟尘,“苏州那帮商人与沈家把这里挖得底朝天,光是去年,就往大明运了三万两黄金。”

话音刚落,两个身影已迎了上来。

左边的林锦堂穿着湖蓝色绸缎袍,手里把玩着玉扳指,笑容里带着江南商人特有的精明;右边的沈熙则一身素色长衫,袖口磨得发亮,眼神沉静,正是江南沈氏的主事人。

“参见皇孙殿下、燕王殿下、晋王殿下。”两人齐齐行礼,态度恭敬却不谄媚。

当年苏州商贾联合拍下五座矿脉时,林锦堂是牵头人;而沈氏能强势夺走剩下的五座,靠的正是沈熙父亲沈逸风留下的人脉与财力。

“林掌柜,沈掌柜,不必多礼。”朱高炽摆了摆手,目光投向矿区,“听说你们把佐渡金山的产量翻了好几倍?倒是让我瞧瞧,你们用了什么法子。”

林锦堂连忙引路:“殿下这边请。佐渡的矿脉与石见银矿不同,石见多是火山岩里的银脉,咱们只要顺着断裂带挖就行;可这金山,有一半是砂金,藏在河谷的泥沙里,另一半是硬岩矿脉,得往山肚子里钻。”

众人跟着他走到一处河谷旁,只见数百名倭人正挥着锄头铲土,将一筐筐土石倒进木槽。

木槽下方连着水流,几个工匠正摇动把手,让泥沙顺着水流冲刷,最后留在槽底的,便是闪着微光的砂金。

“这是‘淘砂法’。”林锦堂解释道,“咱们从江南带来了木匠,把木槽改造成了三层,第一层滤掉大石块,第二层留细沙,第三层专门接金沙,比倭人原先的土法子快十倍。”

他指着远处被削平的山坡,“那些砂金藏在山体表层,咱们索性把山削平,让土石自然滑进河谷,省得人工搬运。”

朱高炽点点头,又问:“硬岩矿脉呢?”

沈熙接过话头,领着众人往山坳里走:“殿下请随我来。硬岩矿脉藏得深,最麻烦的是排水和通风。”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十几个黑黝黝的洞口,每个洞口都架着木轮,几个倭人正拼命摇动,轮轴带动着竹筒,不断将矿洞里的水往外抽。

“这是‘龙骨水车’改的排水装置。”沈熙指着木轮,“矿洞挖到五十丈深就会出水,原先倭人用陶罐往外舀,一天也排不了几桶;咱们用这水车,一天能排二十石水,矿洞自然能挖得更深。”

他又领着众人进了一个通风的矿洞。

洞壁两侧每隔几步就嵌着油灯,空气中虽有尘土味,却不呛人。

“这里用了‘风箱道’。”沈熙指着洞顶的竹筒,“在山顶开个风口,用竹筒把新鲜空气引下来,再从另一头的烟囱排出去,工匠在里面干活才不至于闷死。”

朱高炽走到矿洞深处,只见工匠们正用铁钎凿岩,旁边堆着一排排炸药——那是江南火药坊特制的,威力适中,既能炸开岩石,又不会震塌矿洞。

“这炸药用量得拿捏好。”林锦堂笑着补充,“咱们请了军中的老工匠来指导,试了几十次才摸准分寸。”

朱棣看着这井然有序的开采场面,忍不住道:“你们倒是舍得下本钱。这些水车、风箱,怕是花了不少银子吧?”

沈熙淡淡一笑:“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殿下定下的规矩,金矿抽成五成给朝廷,剩下的五成能自由买卖。去年光是沈氏的五座矿脉,就产了一万五千两黄金,这点投入算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6章佐渡金山!殿下仁善啊!(第2/2页)

朱高炽听得满意,却也没忘了提点:“法子是好,但也得注意分寸。”

他指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倭人,“削平山体虽快,却也伤了地脉,雨季容易滑坡;矿洞挖得太深,万一塌了,损失的可不止是矿石。”

林锦堂与沈熙对视一眼,连忙应道:“殿下说得是,我们记下了。”

“还有这些倭人。”朱高炽的目光扫过那些挥汗如雨的身影,“虽说他们是罪民,却也不能往死里用。给他们备些御寒的衣裳,每月发两顿带肉的饭,不然人垮了,谁来挖矿?”

这话与在石见银矿时如出一辙,却让林锦堂与沈熙心头一凛——这位皇孙看似不管倭人死活,实则比谁都清楚,只有让这些“工具”保持基本的体力,才能长久开采。

他这哪儿是什么善心呐,分明就是要这些倭奴一直挖矿,挖到死为止!

让他们有口饭吃,不过是怕他们饿死了没人干活;给件破衣裳御寒,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能扛过冬天,开春继续下矿洞。所谓的“歇两天”,不过是怕他们累垮了影响进度,就像磨驴得歇口气才能继续拉磨。

说到底,就是把这些倭奴当成不会说话的工具,得好好保养着,不是为了怜惜,而是为了让他们能一直出力,直到榨干最后一丝力气,倒在矿洞里再也爬不起来。

这哪里是仁慈,分明是更精明的算计,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产出,让他们在绝望里干活,直到死在这不见天日的矿脉深处。

“殿下仁善啊,我们这就去办。”林锦堂连忙应声,心里却暗自咋舌——难怪人家能在朝中执掌大权,这算计可比商人还精。

朱高炽又与两人聊了些开采细节,从砂金的筛选到硬岩的熔炼,甚至连工匠的工钱都问得一清二楚。

末了,他指着远处的海岸线:“我听说你们把淘出来的金沙直接装船运走?其实可以在岛上建个熔金坊,把金沙炼成金锭再运,既省地方,也不容易损耗。”

沈熙眼睛一亮:“殿下提醒得是!我们先前总担心倭人作乱,不敢在岛上存太多金子,若是建个带围墙的熔金坊,倒能省不少事。”

“还有这河谷。”朱高炽望着奔流的河水,“雨季快到了,得修几道堤坝,不然山洪下来,淘砂的木槽全得冲毁。”

林锦堂连忙记下:“殿下说的是,回去我就让人画图纸。”

一行人离开佐渡金山时,夕阳正染红了半边天。

矿区的灯火渐渐亮起,水车转动的吱呀声与倭人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永不停歇的劳作曲。

朱雄英趴在马背上,看着那些移动的灯火,忽然道:“高炽,他们挖这么多金子,要做什么呀?”

朱高炽勒住马缰,望着远处的海面:“做船,做兵器,做丝绸瓷器。这些金子,会变成大明的船帆,扬遍整个东海;变成将士的甲胄,守护万里疆土;变成百姓的饭碗,让江南的织工有活干,让江北的农夫有饭吃。”

朱棣与朱棡听着这话,心里忽然亮堂起来。

他们争了许久的倭国地盘,在这源源不断的矿产面前,似乎真的算不了什么。

若是将来能把美洲的金矿、银矿也这样开采出来,那大明的国力,又会强盛到什么地步?

海风依旧吹着,带着那股铁锈味,却仿佛多了几分希望的气息。

佐渡金山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像一颗颗被唤醒的星辰,照亮了大明开拓海外的漫漫长路。

而朱高炽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