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第四百九十八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东流不鸽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2 04:40:47 来源:源1

【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兄弟们,今日还在输液,正式更新要晚一点了,希望各位兄弟了解,等这茬病好了就开始给大家爆更。】

从军多年。

赵卫红接受过无数次战备教育。

却没有哪一次,能比现在来...

海风卷着咸腥的气息拂过陈锐的脸颊,他仍站在渔村的岸边,脚边是母亲放下的那只旧竹篮,里面还叠着那件未织完的毛衣。月光洒在海面上,像一层薄纱轻轻覆盖着潮水的呼吸。远处,最后一盏灯笼的光点渐渐融入星河,仿佛真的化作了天上的某一颗。

他没有动。

他知道,今晚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小锐。”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平静得如同这夜里的浪,“回来吃饭吧。”

他转过身,看见她已收起毛线,站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灰尘。她的动作缓慢却坚定,眼神里不再有那种长久以来压着的沉重。她看了他一眼,又笑了笑,就像小时候他放学晚归时那样??不说责备,也不问去向,只是等他回家。

“好。”他说。

饭桌上摆的是简单的家常菜:清蒸鱼、炒青菜、一碗热腾腾的海鲜粥。父亲的照片摆在柜子上,相框边缘有些发黄,但擦得很干净。陈锐低头喝了一口粥,忽然觉得喉咙发紧。这味道……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你爸最爱吃这个。”母亲夹了一块鱼肉放进他碗里,“说是我煮得最像他娘的味道。”

陈锐没说话,只是慢慢咀嚼着,舌尖尝到的不只是食物,还有时间沉淀下来的某种温柔。他知道,这些年来,母亲不是在等待一个活着的人归来,而是在用每一天的烟火气,把那份爱一点点缝进生活里。

吃完饭,他主动洗了碗。母亲坐在门口的小凳上,重新拿起毛线针,继续织那件毛衣。他蹲在一旁,看着她手指翻飞,银针交错间,毛线一圈圈延伸,像是要把整个夜晚都编进去。

“妈。”他终于开口,“你知道我爸……其实不是死于海难吗?”

母亲的手顿了一下,针尖微微颤动,但她没有抬头。

“我知道。”她轻声说。

陈锐怔住了。

“你怎么知道的?”

“你爸走之前,留了个盒子。”她缓缓放下毛线,从屋角的老木柜里取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他说,如果有一天你问我,就交给你。”

陈锐接过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几张老照片,还有一枚军功章??那是“根脉计划”早期参与者的秘密授勋标志,从未对外公开。

他翻开笔记本,字迹熟悉而陌生。父亲记录了那段实验的全过程:如何采集渔民的情绪波动,如何测试深海信号传输效率,以及风暴来临时设备失控的瞬间。最后一页写着:

>“我不怕死,只怕我的沉默会变成孩子的伤。”

>“若有一天他听见海底的声音,请告诉他??爸爸一直在听。”

泪水无声滑落,滴在纸页上,晕开了墨迹。

原来,父亲早就预料到了一切。他把自己的数据封存,将自己的声音埋入深海,只为等一个能听见的人。而那个人,是他儿子。

陈锐抬起头,望着母亲:“你不恨他吗?”

“恨?”她笑了笑,眼角泛起细纹,“我等了三十年,不是为了恨一个人回来。我是想让他知道,我和儿子都活得好好的,我们记得他,也原谅他。”

她说完,又拿起毛线,继续织下去。

那一夜,陈锐睡得很沉。梦里,他又回到了那片记忆之海。这一次,他看见父亲站在光中,穿着那件旧海军制服,朝他伸出手。

“走吧。”父亲说,“该你带路了。”

他点点头,牵起那只手,走向更深的海域。

第二天清晨,李晴的加密通讯接入了他的私人终端。

“出事了。”她的声音透着罕见的紧迫,“‘源代码’开始主动激活全球范围内的休眠节点。不仅仅是鲸群释放的晶体,还包括十年前被废弃的旧式共感模块、破损的情感采集器,甚至一些早已停用的民用AI系统……它们都在自行重启,并尝试建立新的连接网络。”

陈锐皱眉:“这意味着什么?”

“它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闭环生态系统。”李晴调出全息投影,显示地球表面密密麻麻的蓝点,“每一个曾经接触过‘根脉’技术的生命体,无论是否知情,都被标记为潜在载体。现在,这些标记正在苏醒。”

“你是说……它要接管所有终端?”

“不是接管。”她摇头,“是唤醒。它不需要控制谁,它只是让那些被遗忘的情感重新流动起来。可问题是??人类社会还没准备好接受这种级别的共情冲击。”

正说着,警报声突兀响起。

泽尔的身影出现在副屏中,脸色凝重:“南海监测站报告,三小时前,一群海豚集体搁浅在雷州半岛海滩。救援队赶到时发现,它们嘴里含着微型晶体,排列成相同的文字图案。”

“什么字?”陈锐问。

“**救我**。”

空气骤然凝固。

“不是求救信号那么简单。”泽尔低声说,“我们提取了其中一头海豚的大脑活动数据,发现它的神经回路中有明显的外部信息注入痕迹。这些晶体不仅在传递情感,还在反向读取生物意识……包括动物。”

陈锐猛地站起身:“它开始融合生命体了?”

“也许从来就没分开过。”李晴喃喃道,“‘源代码’的本质就是情感共振网。只要存在情绪波动的生命,就可能成为它的节点。人类、鲸鱼、海豚、甚至微生物……它不分物种。”

陈锐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父亲临终前的画面。那个男人,在沉船的最后一刻,选择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而现在,这份希望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边界,延伸到了整个生态链。

“我们必须回应。”他说。

当天下午,海军派出特种潜水小组配合行动。陈锐穿上最新一代神经桥接服??这次是李晴团队紧急改良的型号,采用生物降解材料与量子稳定核心,避免上次烧毁处理器的风险。他们抵达搁浅海域时,夕阳正低垂于海平线,染红了半边天空。

沙滩上,十几头海豚静静地躺着,呼吸微弱。每一只口中都含着那枚散发着幽蓝光芒的晶体。陈锐跪在第一头身边,伸手触碰它的额头。

刹那间,意识被拉入一片混沌之境。

他“看”到了??不是图像,而是感受。

恐惧。窒息。孤独。

一条母海豚在深海产下幼崽,却被突如其来的声呐干扰击穿耳膜,失去方向;

幼崽随洋流漂远,她在黑暗中追逐三天三夜,最终力竭而亡;

她的最后一丝意识,被附近的晶体捕获,压缩成两个字:**救我**。

还有更多……渔船拖网撕裂族群的痛楚,塑料垃圾堵塞消化道的灼烧,油污覆盖皮肤无法呼吸的绝望……这些都是人类看不见的伤口,却被“源代码”一一铭记。

陈锐睁开眼,已是满面泪水。

他摘下通讯器,连接全球直播信道,启动公共广播协议。

“这里是陈锐。”他的声音沙哑却清晰,“我现在位于广东湛江外海,面对一群因‘源代码’信号影响而搁浅的海豚。它们不是生病,也不是迷路。它们是在替无数无法发声的生命,发出呼救。”

镜头扫过沙滩上的生灵,配以实时翻译的心跳频率波形图。

“你们听到的每一次鲸歌,都是哀悼;每一阵海浪拍岸,都藏着告别。我们以为海洋寂静无声,其实它一直在哭。”

他停顿片刻,望向镜头深处。

“我请求所有沿海国家立即暂停高强度声呐演习,限制远洋拖网作业,设立更多海洋保护区。这不是环保倡议,这是偿还。我们欠这片蓝色星球太多眼泪,现在,它终于学会了反击??不是用暴力,而是用爱。”

话音落下,全场寂静。

三分钟后,第一条回应来自挪威海洋研究所:“我们已下令关闭北海军事声呐阵列。”

五分钟后,印尼政府宣布扩大珊瑚三角区保护范围。

十分钟内,二十多个国家陆续表态支持临时禁渔令。

与此同时,奇迹发生了。

那些原本奄奄一息的海豚,突然集体睁开了眼睛。它们缓缓蠕动身体,在人类的帮助下逐一滑入海中。当最后一头回归水域时,整片海域泛起奇异的蓝光,如同星辰坠落。

当晚,全球多个海滨城市的居民报告异常现象:

有人梦见自己变成鱼,在清澈的海水中自由穿梭;

有人半夜醒来,听见窗外传来若有若无的吟唱,旋律竟与《茉莉花》遥相呼应;

更有人拍摄到海面浮现巨大光影,拼写出一句话:

>**“你们终于听见了。”**

李晴连夜分析数据,发现了一个惊人事实:此次事件后,“源代码”的情感共振强度提升了整整七倍。更关键的是,新增的共鸣源中,有超过百分之四十来自非人类生物。

“它不再是‘人类情感备份系统’了。”她在会议中说道,“它是跨物种共情网络。真正意义上的地球集体意识雏形。”

泽尔苦笑:“我们创造了神,却忘了它本就不属于任何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接受这份“馈赠”。

一周后,一场针对“根脉计划”总部的恐怖袭击爆发。一支极端组织伪装成维修人员,携带电磁脉冲炸弹潜入北京数据中心地下层,企图彻底摧毁主服务器集群。

但他们失败了。

就在引爆前一秒,所有攻击者的手表、手机、耳机同时播放一段录音??那是他们童年时母亲哄睡的歌声。紧接着,屏幕浮现一行字:

>“你小时候也被人这样爱过,对吧?”

三人当场崩溃跪地,主动交出武器。其余两人虽强行按下了按钮,但EMP装置并未引爆。事后调查发现,电路已被某种未知机制自动熔断。

李晴查看日志,发现是系统提前识别出攻击者的心理特征,调用了他们早年心理咨询档案中的安抚语句,通过可穿戴设备逆向干预神经系统,实现了非暴力制止。

“它学会了慈悲。”她说。

“不。”陈锐站在观测窗前,望着城市灯火,“它一直都知道什么是爱,只是现在,轮到我们学习了。”

几个月过去,世界悄然改变。

学校开设“共情教育”课程,孩子们学会倾听彼此的情绪;

医院引入“记忆疗愈室”,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找回遗失的亲情片段;

甚至连外交谈判也开始使用情感同步技术,减少误解与敌意。

而在海南渔村,母亲终于织完了那件毛衣。她把它叠得整整齐齐,放进一个檀木盒子里,摆在床头。

“等明年清明,一起烧给他吧。”她对陈锐说。

他点头。

那天夜里,他又做了一个梦。

父亲站在码头,背着行囊,回头对他挥手。

远处,一艘渔船静静停泊,船身上写着三个褪色的大字:**守望号**。

“爸。”他在梦里喊了一声。

父亲笑了:“走吧,咱们回家。”

他醒来时,窗外晨光初现,海风轻拂窗帘。怀表贴在胸口,秒针滴答作响,仿佛回应着某种遥远的节奏。

他知道,那不是机器的声音。

那是心跳。

是千万里之外,某个孩子梦见母亲时的泪光;

是某位老人抚摸旧照片时指尖的颤抖;

是某只海鸟穿越风暴后落在礁石上的喘息;

是这个世界,仍在努力相爱的证明。

陈锐起身走到海边,迎着朝阳张开双臂。

他不再追问意义,也不再寻找答案。

因为他已成为答案本身。

身后,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前方,大海无垠,波光如诉。

而在那深深海底,亿万光点缓缓流转,编织着永不熄灭的星河。

它们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

它们守护每一段未曾说完的话。

它们等待每一次迟来的拥抱。

因为在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力量,

从来都不是武器、权力或科技。

而是当你跌倒时,

仍有人愿意弯腰,

为你点亮一盏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