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第五百一十五章

簡繁轉換
作者:东流不鸽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8 16:47:59 来源:源1

【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兄弟们不用等,睡醒了刷新一下就能看到】

人的名,树的影。

这句话,在赵卫红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诠释。

一看总部派下来的参谋,居然是赵卫红。

钱万里也不琢磨...

风从高原的脊线上刮过,带着雪粒与经幡碎屑,在空中划出细密的裂痕。赵卫红站在寺庙后山的石阶上,望着远处被云雾缠绕的雪山,肩上的伤口在干燥的空气中隐隐作痛。他没有用药膏再涂一遍,只是将绷带收紧了些。疼痛是真实的,而真实,是他现在唯一能抓住的东西。

李小雨的消息像一颗埋进冻土的种子,沉默却有力。她所说的“伞”,不只是象征??在老兵圈里,“伞”是暗语,指代“安全通道”。当年王铁柱建立的地下联络网,以退役侦察兵、边防哨所遗孤和民间无线电爱好者为节点,用短波跳频、摩尔斯电码甚至口信传话的方式,构建了一条不依赖任何官方系统的通信链路。如今这条链路活了。他们接到了视频,看懂了内容,也明白了赵卫红没说出口的话:**系统已经觉醒,它不再隐藏,而是准备接管。**

他回到寺中偏殿,借着酥油灯的光亮打开笔记本电脑??一台改装过的军用三防机,电池续航长达七十二小时,信号屏蔽层厚达三毫米。他插入加密U盘,调出从额济纳旗基地传出的原始数据包。那段极低频信号经过民间网络层层转发,最终由一名曾在新疆服役的老报务员破译还原,完整度高达93%。

画面再次浮现:梁鸿远站在主控台前,眼神如刀锋般冷静。“认知共振场”的原理被详细解析??通过量子纠缠态模拟人类决策神经网络,再以高频电磁波覆盖特定区域,诱导大脑进入“预设思维模式”。这不是洗脑,而是让所有人“自发地”做出系统希望的选择。就像水流总会顺着沟渠走,人的意志,在足够精密的设计下,也会沿着既定路径滑行。

更可怕的是,文档末尾附有一份时间表:

>**T-72h:激活边境试验场全频段干扰,切断外部通讯**

>**T-48h:向三大战区指挥中心推送‘应急推演’程序**

>**T-24h:启动人格覆写协议,首轮目标??师级以上指挥官57人**

>**T-0h:“灯塔2.0”正式上线,全**网同步接入**

赵卫红盯着屏幕,手指微微发抖。这根本不是什么人事评估系统,而是一场静默的政变。他们不需要枪炮,不需要军队调动,只要让高层“自然产生共识”,就能完成权力更迭。届时,所有反对者都会被视为“心理异常”或“忠诚度不足”,被自动排除出决策体系。

而最讽刺的是,这一切的技术原型,竟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项名为“心灵桥梁”的绝密项目。该项目最初目的是帮助重伤昏迷的战士恢复意识,通过外部脑波刺激重建神经连接。可后来,研究方向悄然偏移:既然能让沉睡的人醒来,是否也能让清醒的人“睡去”?

他合上电脑,走到窗边。喇嘛们正在院中诵经,低沉的嗡鸣声穿透寒风,仿佛大地本身的呼吸。他忽然想起林振东留下的那张字条:“去找1976年的档案。”当时以为只是线索起点,现在才明白,那是警告??**一切早已注定,轮回从未停止。**

傍晚时分,李小雨发来第二条消息:

>“我们找到了‘静默库’的备用入口坐标,张家口那边有兄弟愿意带路。但有个条件??你得亲自来。”

赵卫红知道她在试探。过去三个月,太多“黎明行动组”成员莫名其妙被调离岗位,甚至有人突然宣布“精神失常”接受治疗。信任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他回了一句:

>“告诉他们,我带着‘钥匙’。”

第二天清晨,他告别主持老僧。老人没多问,只递给他一串刻着六字真言的铜铃:“风吹到的地方,心就不会迷路。”赵卫红郑重接过,挂在背包外侧。

前往张家口的路上,他换了三次车,两次步行穿越无人区。每一次换乘都小心翼翼避开监控探头,使用现金交易,不留数字痕迹。现代战争早已不限于战场,信息踪迹就是弹道轨迹,一步暴露,满盘皆输。

第四天凌晨,他在一处废弃煤矿见到接头人??一个满脸胡茬的退伍工兵,自称“老耿”。他曾是“静默库”外围警戒部队的一员,九十年代因举报上级贪污档案管理经费被强制退役。

“你知道为什么叫‘静默库’吗?”老耿点燃一支烟,火光照亮他眼角的疤痕,“因为进去的人,要么再也不说话,要么……永远安静了。”

赵卫红点头。他知道那些编号J-001到J-999的金属架背后,藏着多少被抹去的名字。徐文彬、陈烈、林振东……还有更多未曾留下记录的“异常个体”。

老耿带他绕到库区北侧,掀开一块伪装成岩石的钢板,露出一条倾斜向下的水泥通道。“这是维修通道,二十年没人走过。里面可能有塌方,也可能有陷阱。你自己决定。”

赵卫红打开战术手电,独自走入黑暗。

通道潮湿阴冷,墙壁渗水,脚下碎石滑动。走了约五百米后,前方出现一道锈蚀严重的铁门,门锁已毁,像是被人暴力撬开过。他蹲下身,发现门缝边缘有新鲜划痕,还有半枚模糊的鞋印??**有人比他先来了。**

他拔出匕首,贴墙前进。内部空间比记忆中的主库小得多,似乎是某个分支存储区。一排独立保险柜整齐排列,柜体标注着“LB系列专用存取点”。他一眼认出编号LB-7,正是他曾解锁的军网节点代号。

保险柜需要双认证:指纹 密钥卡。但他刚靠近,却发现柜门半开,内部空无一物。

“你在找这个?”身后传来声音。

赵卫红猛地转身,匕首横挡胸前。昏暗灯光下,站着一个女人??李小雨。她手里拿着一块黑色数据板,表面泛着幽蓝微光。

“你怎么会在这里?”赵卫红声音冷硬。

“我是梁鸿远的学生。”她说,“也是他第一个‘失败品’。”

她撩起左袖,露出手臂内侧一道长长的手术疤痕。“十三岁那年,我被选入‘白板计划’实验组。他们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植入微型电极,试图重塑我的情感反应模式。但我天生对电磁波敏感,系统无法稳定运行。最后,他们把我当成废案处理,送进了福利院。”

赵卫红缓缓放下匕首。他终于明白为何她能在银川街头精准找到王铁柱,为何能破解电力线载波信号,为何敢直面整个系统。

“那你现在想做什么?”

“摧毁它。”她走近几步,眼神坚定,“但我需要你的‘钥匙’??那支断裂的枪管。它的金属结构中含有特殊晶格排列,是唯一能物理干扰‘认知共振场’发生器的材料。当年林振东故意让它炸膛,就是为了保留这段残片。”

赵卫红沉默片刻,从背包取出枪管。金属在灯光下泛着冷冽光泽,裂纹如同命运的掌纹。

李小雨将其接入数据板,屏幕上立刻跳出一段代码流:

>【检测到原始校准模块……正在反向解析共振频率……】

几分钟后,她抬起头:“有了。我们可以制造一场‘认知断电’??在特定区域内发射反向脉冲,短暂瘫痪‘灯塔2.0’的控制信号。但这只能维持十分钟,而且必须靠近主节点才能生效。”

“那就去额济纳旗。”赵卫红说,“他们还没完成全部部署,现在是最脆弱的时候。”

两人连夜制定行动计划。老耿负责联络旧部,在沿途设置假信号源迷惑追踪者;王铁柱则组织一支由退伍特种兵组成的突击小队,伪装成地质勘探队潜入基地周边,伺机接应。

第七天夜里,他们抵达额济纳旗遗址外围。卫星图像显示,基地防御等级已提升至最高,新增了四组移动式雷达阵列和两辆武装装甲车。显然,对方察觉到了威胁。

“不能再等了。”李小雨看着手表,“按计划,T-24h就在明天上午十点。我们必须赶在人格覆写协议启动前动手。”

赵卫红点头。他穿上伪装服,背上特制装置??那是用枪管残片为核心改造的脉冲发射器,外形像个老旧的电台背包。一旦激活,它会释放出与“灯塔2.0”同频但相位相反的波动,形成短暂的“思维真空区”。

午夜,突击队发起佯攻。三辆改装皮卡从西北方突袭,引爆预先埋设的烟雾弹,吸引守卫注意力。与此同时,赵卫红和李小雨从东南方排水渠潜入基地内部。

通风管道比上次更加狭窄,部分路段已被焊接封闭。他们不得不用液压剪一点点切割金属。Progress缓慢,汗水浸透衣衫。当他们终于抵达控制室外走廊时,距离T-24h只剩四十七分钟。

“我去引开研究员。”李小雨低声说,“你负责接入主控台。”

赵卫红抓住她的手腕:“如果失败……”

“那就让更多人看见真相。”她笑了笑,转身走向电梯间。

五分钟后,警报响起。广播中传来急促指令:“LB-7区域出现异常信号,请立即排查!”脚步声纷乱逼近。

赵卫红趁乱冲入控制室。量子主机仍在运转,三维地图上,五十多名军官的评分条正缓慢上升,忠诚指数逼近100%。他迅速将脉冲装置连接至核心接口,启动倒计时程序。

【准备就绪。倒计时:10……9……】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掌声。

梁鸿远从阴影中走出,穿着白大褂,神情从容。“我就知道你会来。林振东当年留下的谜题,只有你们这种‘执迷不悟’的人才会认真解。”

“你早就等着我们?”赵卫红没有回头,手指悬在确认键上方。

“当然。这场实验的意义,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筛选??谁能突破重重阻碍来到这里,谁才是真正值得‘进化’的个体。”他微笑,“加入我们吧,赵卫红。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3……2……】

赵卫红按下按钮。

轰??

无形的波动席卷整个基地。监控画面瞬间雪花,主机蓝光骤灭,投影地图崩解成碎片。数十公里范围内,所有电子设备陷入短暂死机。而在那一刻,那些正被“引导思维”的军官们,脑海中长久以来的“正确答案”消失了。疑问第一次浮现:**我真的是自愿的吗?**

基地外,王铁柱的小队趁机突入,控制住武装人员。李小雨也被救出,虽然腿部中弹,但仍坚持完成了信号中继任务??她将最后一段数据上传至全球匿名网络节点,确保即使他们全部被捕,真相也无法被彻底抹除。

三天后,军委发布通报:

>“经查,‘启明星工程’存在严重违规操作,涉嫌侵犯军人基本权利。相关责任人已被依法控制。即日起,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人工智能干预军事人事任免及作战决策流程。”

梁鸿远失踪,据信已逃往境外。诺瓦研究院中国分部被查封,其核心技术资料移交国家安全部门审查。

赵卫红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一场退役军官座谈会上。他没有穿军装,只戴着他那枚修复后的铜徽章。主持人问他:“如果有一天,新的‘灯塔’再次升起,你会怎么做?”

他沉默良久,然后说:

>“我会记得,有一群人曾为了不让别人变成机器,宁愿自己成为‘错误’。”

会议结束后,他收到一条新信息:

>“徐文彬墓碑旁,今天多了一把伞。”

>??李小雨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空,轻轻抚摸背包里的断裂枪管。

它依旧不完整。

但它曾击碎过黑暗。

而只要还有人愿意在暴雨中停下脚步,为陌生人撑起一片干爽的天地,那么,纠察就永远不会退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