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宋秀 > 第四十八章 太原郡侯,你来说说看

宋秀 第四十八章 太原郡侯,你来说说看

簡繁轉換
作者:渔舟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30 02:31:32 来源:源1

第四十八章太原郡侯,你来说说看(第1/2页)

因是临时召见,当赵德秀来到宣德门外时,宫门下到达的官员不算多。

待车驾停稳后,赵德秀缓缓从车驾上走下。

他一出现,宫门外原本正各自聚团议事的官员们,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他。

十日三诏,陛下对赵德秀的恩宠显而易见。

况且皇子常居深宫,与皇子开府参政,对众官员来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

“太原郡侯,臣是...”

不时有官员上前来,向着赵德秀问好。

主动来向赵德秀问好的,大多是品阶不高的官员,似一部分手握重权的官员,都在尽量保持着与赵德秀的距离。

哪怕主动前来问好的官员大多品阶不高,可赵德秀都会谦逊的一一回礼。

在赵德秀与许多官员互相致礼时,安排好军务的一应禁军将帅,亦都陆续来到了宣德门下。

最先到达的是日渐清闲的侍卫司将领,李处耘便是其中一位。

见赵德秀与许多官员打成一片,李处耘纠结一番后,还是忍不住来到他身前。

李处耘到来后,周围官员渐渐识趣地退去。

待无六耳后,李处耘上前一拜后言道:

“当下来与太原郡侯攀附者,大多是邀宠之人,郡侯当小心。”

换做以往不喜涉足政治的李处耘,是不会主动说这番话的。

可当下他李氏已与赵德秀定亲,很多事他没办法继续视而不见。

从刚才周围官员对李处耘的称呼中,赵德秀知晓了李处耘就是他的便宜老丈人。

赵德秀一向是个尊敬长辈的人:

“您放心,他们的吹捧,我不会放在心上的。”

让李处耘安心后,赵德秀便顺势问道:

“李筠叛乱,一会陛下或会问及讨贼方略,我该如何应对?”

在得知自己的妻子人选后,赵德秀让魏仁浦查过李处耘的过往。

魏仁浦查到的结果是:俨明有将略。

先不管李处耘的将略到底有多深,有总比没有好,赵德秀打算先向李处耘讨教一下。

李筠叛乱一事,李处耘早在心中盘算过,自有一番看法。

“李筠兵力大多在于潞州,潞州地势险要,北可为开封屏障,西是怀州臂膀。

若李筠率军顺太行山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怀州、孟州,再一举堵塞虎牢关,占领洛邑,那西边的天下就不再是大宋所有了。

陛下一会若问郡侯韬略,郡侯以此担忧答之,定可得陛下嘉奖。”

能推断出敌方最有杀伤力的战术,以让朝廷有所准备,这已是大功一件。

说完心中筹谋后,李处耘又提醒道:

“要是陛下问起郡侯破敌之策,郡侯可用情报未明对之。

兵家大事,知己知彼是首要。”

李处耘生怕一会赵德秀急于表现,在众臣面前纸上谈兵一番,那反倒不美了。

李处耘的话,让赵德秀若有所思。

在李处耘与赵德秀商谈时,慕容延钊,石守信等人已来到宣德门下。

赵德秀在一应殿前司将帅中,看到了赵光义的身影。

一想起赵光义担任的殿前都虞候这职务,赵德秀就有如芒在背之感。

待大小众臣到齐后,礼官就让众臣按身份高低排起次序。

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小小插曲。

因赵德秀是大宋开国以来,封赏爵位第一人,礼官在赵德秀的站位上犯了难。

侯、公、王,这是五代爵位进封的路线。

太原郡侯的地位,是不如公、王尊贵,可架不住满朝就赵德秀一位郡侯。

考虑到赵匡胤对赵德秀的恩宠,礼官有意让赵德秀居于赵普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八章太原郡侯,你来说说看(第2/2页)

枢密副使等同副相,以郡侯之尊,位于副相之后大致上得体。

不料礼官的这一安排却得到了赵德秀的婉拒。

“郡侯与副相谁尊,陛下尚未明诏确定,我何德何能居于副相后,众尚书前?

以澶州防御使看我即可。”

说完这番话后,赵德秀很自然的走到了武将序列的中间位置。

赵德秀的这一做法,引得了许多文官的好感,文臣自古以来皆看重脸面。

五代乱世中,多的是皇子仗着身份尊贵欺辱文臣的例子。

大宋出了位尊敬文臣的皇子,一对比之下,这简直太稀罕了。

至于慕容延钊等禁军大将,见赵德秀主动加入己方行列,大多人脸上有着笑意。

当上百位文武大臣排好次序后,他们在礼官的引领下一步步朝着崇元殿前进。

不久后,两条长龙便涌入了崇元殿内。

文武大臣站定没多久,身穿龙袍,形象威武的赵匡胤就坐到了御座上。

赵匡胤刚一坐下,眼中就在寻找着什么。

当在潘美的身后看到赵德秀的身影后,他才将目光收回。

“砰”的一声,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赵匡胤用力拍了一下御案。

赵匡胤身负勇力,他这用力一拍,让木质的御案发出了一声巨响。

这声巨响,清晰表达出了赵匡胤的“愤怒”。

“朕自问待李筠不薄,他为何反叛?

若是他真为周太祖之恩而反,朕反倒敬他是一条汉子。

可他接受了朕的封赏,现在已是大宋之臣。为宋臣却叛宋,李筠实乃小人叛贼也!”

出兵讲究出师有名。

李筠反叛大宋,打的是“复兴周室”的旗号。

宋室代周而起,这一旗号的确能吸引一些拥趸。

为不让李筠的势力继续壮大,赵匡胤就要在大义上对李筠进行反驳。

真是周室忠臣,早干嘛去了?

当赵匡胤对李筠的行为定性后,身为禁军之首的慕容延钊出拜言道:

“臣愿为陛下兴兵讨贼。”

慕容延钊一出列,他身后的石守信、高怀德等人亦都义愤填膺。

禁军诸将的踊跃请战,令赵匡胤深感满意。

在伸手安抚住禁军诸将后,赵匡胤说出了他的想法:

“朕欲御驾亲征。”

赵匡胤这话一出,满殿哗然。

就是慕容延钊等人都没预料到,赵匡胤竟报着这一想法。

很快就有一位大臣出来谏阻道:

“陛下,臣以为不可。”

赵德秀定睛看去,谏阻的这位大臣正是赵光义。

“天子之尊,如日月临天,不可轻离国都;

今李筠反叛之事,自有良将统兵,若慕容将军之勇略,足可代天巡边,廓清边尘。

国家初定,陛下若轻离国都,势必会使人心不安,社稷动摇。

臣请陛下三思!”

赵光义说完后,对着赵匡胤深深一拜。

赵光义的话引起了许多朝臣的赞同,他们都出来支持赵光义的看法。

众臣的话,并没让赵匡胤打消亲征的想法。

赵匡胤正想出言解释时,他的眼光瞄到了一位少年还静静站在班中。

片刻之后,赵匡胤心中已有想法。

赵匡胤将手指向班中的赵德秀,朗声道:

“太原郡侯,你以为众臣所言如何?”

帝王亲指,让众臣都将目光聚焦在赵德秀身上。

一声太原郡侯,更让赵德秀惊讶的看向赵匡胤:

您培养皇子,不给新手保护期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