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401章:怎么又在欺负司马公?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401章:怎么又在欺负司马公?

簡繁轉換
作者:喜欢吃牛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26 15:49:50 来源:源1

第401章:怎么又在欺负司马公?(第1/2页)

“总之,就是很奇怪……”

韩融和赵戬心里还是纠结,总觉得许子泓对于讲学之事太过平静,根本不上心。

事出反常必有妖。

但是杨彪那句话也说得对,他有盖世的功绩,平定叛乱本来就已经是他人难追的成就了,再加上还有伐外之功。

他看不上这儒林名望也是应该的,当然,这也是他们各家学派的机会。

只要能提出引领风潮的主张和文论,便可让许泽不能摘此果实。

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韩融、赵戬等人在朝堂上也没什么事做。

丞相府把职权都干完了,兵权也是等同于没有。

“老赵,喝酒。”

“喝,喝喝,呵呵呵……”

……

与此同时,崔琰也在家中得到消息,他亦是打探了许泽的动向,发现他并没有让孔融和许靖来许都。

若是他们二人不来的话,凭借许子泓一个蔡氏代传的儒林出身,估计不会有多少儒生买账。

因此也松了口气。

月夜下,虫鸣稀疏,崔琰在窗前长长地叹了口气,“不知林弟在大理寺狱中如何。”

崔林实际上是性子敦厚的人,寻常在家中亦是安心作著,不想着入仕之途,乃是如今冀州清河归附大汉,方才应家族之邀,接受了征召而入仕。

却没想到,害他得了个结党营私的罪名,下狱待查。

此事,崔琰还不能反抗得太过激动,否则很可能又一次掀起党锢之祸。

天下百姓都已安分,党锢之祸限制了世家子弟,那就真的是顺势退出朝堂了。

崔琰深思良久,仍然觉得当今朝堂并不算真正的恢复大汉旧制,在他看来,兵权掌控于曹丞相手中,便和董卓时无异。

除非让各家族分派掌兵,彼此制衡,而后陛下可御百官而理政,才是真正的拿回属于皇家的权势。

未来,刘氏三兴大汉的传言一定会传遍四方,百姓对于天赋皇权恐怕会深信不疑。

到那时,陛下的话语权也会极重,臣子不敢妄夺权势,更别说造反了,稍有不敬都会遭到口诛笔伐。

若真能到那一日,应当也可解除当下的困境。

想到这,崔琰揉了揉眼睛回到座位上,按照往常议郎之职,上书朝堂,劝诫陛下多理朝政,着重把握财政、土建、征兵之事。

建议恢复以往府兵制度,让各地衙署都能自招兵马,用以减轻丞相负担。

当然,这奏疏到了台阁,马上就被送到了丞相府。

曹操看完之后,冷笑了几声,扔进了火堆里焚烧殆尽。

“崔琰以清名存世,一心为汉室,而今也奉先做了亲家,却还是不肯归顺我曹操。”

戏志才躬身道:“据在下所知,他在冀州的时候也是如此,想来不是刻意为之。”

“哼,那倒是,”曹操咧嘴笑道:“他若是连这个都守不住,那崔氏可就真的完蛋了,他们存于世间不就是靠着这个吗?”

“这是立身之本,万万不能丢掉。”

“也是。至于韩融、赵戬,此刻都在月桂楼阁赏玩舞姬,估计私底下也会畅聊此事。”

“而别的儒生,那就不足为虑了,可是子泓最近也很奇怪……”

曹操眉头一挑,嘴角不自觉的抽了一下,他哪一天不奇怪。

“他又在做什么?”

戏志才想起了今日得到的消息,又哭笑不得起来,昨日是钟繇、刘备去找过他,谈及了讲学之事。

而今日又是宴请大理寺的官吏旧友,说是要感谢他们帮忙分担大理寺的职责,实际上也是许泽平亿近人的一种方式。

戏志才说完最近许泽宴请宾客的规律后,又迟疑了片刻才道:“凭在下对许扬州的了解,他可能想卖这个机会……”

“卖?”

曹操在错愕之中放下公文,深以为然。

这很像他干的事情。

这么说来,讲学之事,他真不看重,看重的是那些世家儒生争夺,以为奇货。

想在钟繇、韩融、崔琰三帮人那里卖出一个好价钱,所以才会这般造势。

接下来,极有可能会反复接触几派人士,然后暗中抬高价格,让他们彼此争夺,从中赚一大笔走。

“肯定是,”曹操甚至不猜忌,之前没人点明也就罢了,现在一点明,简直脉络清晰。

“而且,子泓已经攻下闽越余党,接下来是进犯交州之事,和交州将会强硬谈判,动辄可能诉诸于刀兵,他的远略是攻夷州,而交州在后方,必须要平定方可出征,才没有后顾之忧。”

戏志才分析半晌,咧嘴一笑道:“如此看来,他肯定要盯着韩少府和赵校尉。”

“想要河东财资?”

曹操眼眉一挑,河东那帮人虽然听话归附了,可只是面上听从,不敢忤逆当时的吕布,后来还是想了不少办法来阳奉阴违的。

想要让他们乖乖掏钱、出资,那肯定是要通过韩融和赵戬,毕竟他们二人代表了河东世家在朝堂的派系。

河东郡百年积攒下来的几十个氏族,现在都投奔了他们二人,这些地方加起来,财资十数亿未必不可能,更何况还有田产、布坊、金山银矿,这些都是能有长期收成的。

真能拿下,那当然是支持他!

“挺好,又有戏看了。”

曹操笑了笑,再次拿起了公文。

……

第二日。

许泽上朝时,典韦、许褚伴随左右,直道上又恢复了以往的场景,三人横行霸道,不熟的、敌对的、有过节的根本不敢靠近。

“诶?司马公!”

许泽看着远方那个已略微佝偻的身影,当即眼睛一亮,快步追去。

司马防听见身后叫喊,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他最近真的很低调,基本上不吃请、不设宴,也不出门访友,上任的时候也是将公务分派给别的官吏,自己享清闲。

若是没记错的话,华子鱼任清河太守、冀州刺史期满后,后续就要来接替他的京兆尹这上卿之职。

所以就等着平稳交接了,而司马防不退,主要的原因还在自己的两个儿子身上。

司马朗在丞相府一院为主簿,司马懿在许子泓手底下不知道在干什么。

任何一个都非常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许泽、曹操抓捕下狱,或者来点意外什么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01章:怎么又在欺负司马公?(第2/2页)

也极有可能,被推进什么万丈深渊之中,身为父亲,他必须要在上卿的位置上看护着,尽可能的保护好家族。

“司马公,别跑了,”许泽和典韦追了上来,一左一右的揽住了他的肩膀,司马防肩膀一抖,不自觉的向上缩了缩。

“没有跑,君侯安好。”

“你这老小子,见到俺们就跑,是不是又存着什么上奏暗害的心思?”典韦打趣着问道。

“中郎将哪儿的话,”司马防也只能讪笑,意图蒙混过去,让这两个瘟神赶紧远离!

许泽咋了咋舌:“你儿子在我那身居要职,怎么和我说几句话都不愿意?你不怕我回扬州之后给他穿小鞋?”

“千万别,千万别,不至于如此,”司马防听见这话急了,被拿捏得死死的,“君侯,吾儿到底在扬州是居于什么官职?为何都,都询问不到啊。”

“反正很重要,每年八百石,一分钱我都不会少他的。”

“八百石?”司马防心里还奇异了一下,对于刚入仕的学子来说,这地位已经很高了,“君侯,是你发给他,还是扬州府?”

“有什么分别吗?”许泽面色不悦的瞥了他一眼。

“噢噢,没有没有,”司马防说话小心谨慎,生怕得罪了许泽,可他怎么都想不到,他说什么话都极有可能会被挑刺从而得罪,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

堂堂京师上卿,在外来的州牧面前说话小心翼翼、卑躬屈膝,这像话吗?

当然不像话!

可是没办法,命脉在人手里拿捏着呢,上次来把司马府房子烧了,这次不知道还想干点什么。

“君侯忽然赶上来,是有什么话要和老朽说吗?”

司马防追问道。

“没有,我是问问你,有没有兴趣弄一个什么学派?把司马氏的才学传承出去?”

“哦呵呵呵,这件事,”司马防轻笑了几声,谦和的道:“在下家学浅薄,实在是不能办学,也只能是供学子启蒙而已,都是末学罢了。”

“哦,那就多谢司马公了,”许泽眉飞色舞,拍打着他的肩膀似是极其亲密,“司马公大德,在下替青州那些需要启蒙的学子感谢司马氏。”

司马防:“……”

“君侯,老朽不是那个意思!”

我他妈是谦虚,谦虚你听不出来吗!还是说听出来了故意这么说的!

许子泓,你欺人太甚,难道不知泥人也有三分火的道理,真惹急了,我……我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惹急了能干点啥,就许子泓这个武力,匹夫一怒都不可能,真拔刀一瞬间就被拆了老骨头了。

玩别的阴谋诡计,也玩不过他……

“哎,那是真的多谢了,俺也替那些学子谢过司马氏了,这也算司马公为天下人做一件好事,省得在许都养肥了你们,却毫无用处,”典韦捏紧了司马防的肩膀,瓮声感谢道,声音之大让周围官吏也都不由侧目。

司马防也讨好许泽吗?

还捐献家族的书籍,如此可是助许泽办学啊,若是积攒的书籍、学问多了,学子不去也得去。

将司马氏的家学也囊括其中,那这人脉可就真的广博了。

司马氏都入局了,可要好生提醒韩少府,别到时候错失了良机。

崔君虽然不在意,可他不喜许子泓走圣贤道,此事私底下说过不止一次,需早日防范。

杨公说过,许君侯有直追圣贤的魅力,如今看来果然如此,连司马公都愿意相助。

子泓怎么又在欺负司马公。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心中也是各有所思,有的甚至看着热闹窃窃私语,四周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扰得司马防心里难受至极。

“君侯、中郎将,怎可如此行事呢?”司马防压低了声音,咬着牙道。

许泽大方的拍打他后背,道:“乃是司马仲达之言,让我回来务必拜会司马公,将家学请去青州,不失为存世之道。”

“你司马氏的家学多为传学,少有出土的典籍,但司马公有此心,在下一定铭记于心,日后办学之事,定传司马氏恩德。”

“何时去领?”许泽压低了声音。

“过一段时日,老朽需要整理一番,”司马防咬了咬牙,无奈碰上这个流氓,只能先答应下来,回家把重要的书籍收起来再说,是以也压低声音先稳住许泽。

“散朝之后,甚好!许某多谢司马公大义!”许泽朗声喊道。

司马防:“……”

路过的刘备看了一眼这边,咧嘴笑了几声,这场景这么像呢。

学得可真快啊许子泓。

司马防不知道他笑什么,还得躬身行礼唤一声宗伯。

朝堂之上,诸事议毕之后,许泽站出来拱手道:“陛下,前日里说起了正大光明之事,趁此时机树建安清正之风,在下启奏,在各地加设衙门判司,增设捕役。”

“将衙门以州、郡、县划分,逐级设立班房,广招捕快专门处理案件之事,自上而下管理,需增募上万人。”

“上万人?”

满堂文武都左右相看,不想答应。

现在各地衙署各自负责,由太守直隶,至于如何收支都是让他们自己负责,一下子设立自上而下的衙门,上至京师总部,下至乡里治安。

步子迈得太大了!

许子泓总是这样,一在朝堂上抓住机会,就喜欢冷不丁的推出一个大略。

但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大刀阔斧,他们一向喜欢慢慢来,因为走得快了,长远利益、短期利益,都来不及看清楚,很容易落入许子泓的快攻陷阱!

但是,先听听别的大臣怎么说,到时再商议。

“微臣附议,”杨彪直接躬身,言辞有力语气坚实,仿佛带着某种崇高理想似的。

韩融和赵戬一看,不行,这老小子果然有事瞒着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

“陛下,微臣附议!设立衙司、广招捕役,有助于各地长治久安!亦可招揽到各地英豪!”

“不错!此乃是长远大计,许扬州殚精竭虑,令人敬佩,若有顾虑可以在扬州试行!”

赵戬非常的细节,甚至还留了个缓和的余地,来更加令人信服。

殿上这一百多官吏听完目瞪口呆。

这两人是不是在月桂楼阁赏舞赏疯了!?怎么开始站许子泓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