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二十七章 农桑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二十七章 农桑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19 02:07:53 来源:源1

第二十七章农桑(第1/2页)

殷灵毓边吃边想接下来该怎么做。

燕云八州的归还不用想,必定还是空城,金国第一次就这么干的,现在还被敲了一笔,必定要有样学样。

赔偿款与岁贡倒是没办法作假,但其实只有用完颜宗望换的那笔钱是实打实的,剩下的,谁知道他们能给几次?什么时候就直接撕破脸?还是先下手为强最好。

但现在粮草确实有点缺了,接着打仗不如先敲一笔,让大宋先缓一缓。

果然还得先积蓄力量,然后再雪耻啊。

搞民生,这她熟,但真正站在君主的位置上,还是第一次。

吃完饭,蜡烛一点,把最后几样事情处理好,殷灵毓送走大臣,往椅子上一靠,闭上眼睛。

殷愿在窗外树上玩心大起搭窝,见状飞了过来。

“宿主,我给你放点歌听?”

“好。”

轻柔舒缓的旋律在殷灵毓脑袋里响起来,殷灵毓伸了个懒腰,趴在桌子上,又叹口气。

年号她不想起赵构的建炎什么的,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干脆和金人对垒,他们自诩天命,自己的年号便为天兴。

天命所归,华夏兴盛,金国不准来沾边。

宫殿暂时就清理清理,简单修缮就可以了,什么奇石文玩,她没兴趣,整理干净就行,顺便她还很有预见性的给大臣们规划了一个加班后的暂住宿舍。

毕竟北宋官员买不起房也挺出名的,日后他们不加班也是不可能的。

而登基大典也从简了,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全力发展民生,练兵储粮,时刻准备北伐。

她现在最苦恼的只有一个问题。

宋朝的官职官位也太多了,根本记不完,反正她一视同仁,一律先叫爱卿。

但这个官职冗余的问题必须得解决。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是北宋中后期财政危机和社会矛盾的根源,从宋仁宗一直到宋徽宗期间,大大小小改革做了不少次,可惜除了宋神宗,态度都不够坚决,执行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也不能怪很多人戏称说文科生的巅峰在北宋,相对其他朝代,待遇确实很不错。

北宋科举每年录取几百人,还有恩荫制度,再加上实行官,职,差遣分离制度,官僚体系本就臃肿,却还高薪养廉,国库不连年赤字才怪呢。

范仲淹庆历新政,精简官僚,严控恩荫,强军兴学,考核官员政绩,结果触犯了既得利益集团,遭保守派强烈反对,仅推行一年半即失败,自己也被贬。

王安石的变法心是好的,也让短期内国库增收,可惜青苗法演变成强制摊派,弊端频出,再加上旧党的反对,随着神宗去世,旧党全面废除新法,宋哲宗时期虽然恢复过一部分,短暂缓解财政危机,但也让新旧党争加剧,朝政更加混乱。

至于宋徽宗的蔡京改革,殷灵毓都不想提,没有参考意义,还导致贪腐横行,民怨沸腾,加速了北宋灭亡。

将这些信息一一列举出来,殷灵毓顿了顿,又拿出一张信纸,写下两个字。

政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农桑(第2/2页)

一支军队的灵魂之一,也是解决宋朝开始,重文抑武,文官体系臃肿,军事指挥体系混乱,对军队频繁调换将领,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方法。

殷灵毓想了想,又在旁边写上“公务员”三个字。

官多事少,层层上报,决策缓慢,难以应对战争等紧急情况是吧?

官员从一定层面上减少,再把事情给我多起来不就好了?

至于保守派和务实派可能还会继续党争?

醒醒吧各位大人,谁再争谁去给我扫盲好吗?有什么话去给我跟劳动人民说好吗?学会什么叫为人民服务好吗?

殷愿看她刷刷写东西,歪头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宿主,早点休息,我先去睡了。”

“睡你的窝?”

“……宿主你明知道我搭失败了!”

“四面透风都得先有四面墙,阿愿的窝连墙都没有。”

“好歹有个底座!”

“对对对,底座一共搭上去五根树枝?”

“宿主你怎么知道?你都没去看!”

殷灵毓往外一指:“因为它刚才塌了,我看见了。”

殷愿气的背对她一趴,殷灵毓上手摸了摸它的羽毛,绒毛在这些日子里又换掉了一些,殷愿也越来越像一只成年的金雕,威武又漂亮。

“没事,塌了就塌了,刚好可以建立一个更稳当的。”

殷愿被顺毛,点点头:“好。”

不是缺窝,只是确实很有意思,金雕一般也不太会筑这种完全在树上的巢穴,睡岩壁上的居多,更符合种族的习性。

登基的黄道吉日定在了五月初六,时间很赶,但星象表明此日为天德合日,百事皆宜,象征“天命所归”,大臣们私心里还是更愿意让殷灵毓在此日登基。

征询了殷灵毓,殷灵毓没什么意见,也没要求什么排场,大臣们立刻准备了起来。

吉时是在辰时,殷灵毓等人就只能起的更早,受天命,告太庙,一套流程走下来有些年纪比较大的老臣都有点摇摇欲坠了。

一连串的皇天鉴之,后土察之,列祖听之,李清照念的慷慨激昂,她虽然素来爱写诗文,可写这种高度的登基祭文,还要留在史书里,她还是兴奋不已,恨不得拿出所有的词藻和力气。

殷灵毓身上穿着的就是这次登基大典赶工赶的最狠的东西,登基礼服,玄衣纁裳,宽袖大袍,交领右衽,腰间束带,十二章纹以五彩丝线绣制,点缀其上,色彩华丽又庄重。

冕冠还好说,衣服得量体裁制,费时费力,殷灵毓还劝不住,哪怕她都说了,拿以前的凑合也行,她以后又不是不长个子了,或者以后有时间了再做,但别说大臣了,就是赵缨络等人也不同意。

本来各种简化,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在委屈陛下了,连衣服都要捡别人的,那怎么行?

这可是救了他们也救了他们妻女的小陛下的登基大典!

于是,在赵缨络,赵多福等人的号召下,殷灵毓的礼服,由东京城中不少命妇,协力绣娘们一同及时织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