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三十七章 兵临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三十七章 兵临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31 03:49:07 来源:源1

第三十七章兵临(第1/2页)

华夏军的推进速度远超清廷最坏的预估。

因为百姓们苦了太久太久了。

在确认华夏军队真如传言所说那般,而不是像官府或者白莲教,天地会那样之后,中原大地宛若久旱逢甘霖一般,甚至包括一些底层官员和士绅在内,纷纷默认了朝廷的覆灭。

谁叫朝廷不把他们当人看呢?

殷灵毓等人一路上连连攻克各地,势如破竹,通州几乎未作抵抗,便落入华夏军队手中。

接下来,便是门户大开的京城。

京城城墙高大坚固,理论上足以坚守一段时日,然而,守城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早已不是入关时的虎狼之师。他们中的精锐大部分被调拨到前线,剩下的人一直以来也久疏战阵,粮饷不继,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一些在康熙拼着最后一点能力组织起来的抵抗下,紧急武装起来的八旗勋贵子弟,组成所谓的“神机营”,带着祖传的盔甲和火绳枪,试图迎敌。

但收效甚微。

因为双方的军队,不论在武器上,还是思想上,作战意识上,都根本不处于一个时代。

清廷这边甚至还有人骑着高头大马,试图在城外野战,以示勇武,结果自然是在华夏军几发精准的手榴弹下人仰马翻。

但华夏大军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在京城外扎下严整的阵地。

一门门破虏炮被推上前沿,冰冷的炮口遥指巍峨的城墙,气氛肃杀而凝重,无声的向城内施加着巨大的压力。

这是殷灵毓与众人商议之后的决定,一来城里人口密集,一旦炮轰,将会死伤无数,二来这紫禁城马上就是华夏的了,这城墙,这建筑,都得好好爱惜。

至于说康熙调兵回援,里应外合,让华夏战士们被包夹……

那是在大军啃不下中心这块硬骨头的前提下。

康熙要是真这么干了,那他们华夏的炮也不是不能直接把京城大门轰开再进去。

谁惯着你啊!

殷灵毓派出的使者抵达城下,送去的不是战书,而是劝降书。

送给康熙的。

周文渊带人写的。

大意便是:天命已移,民心已失,负隅顽抗,徒使京师化为齑粉,爱新觉罗氏血脉断绝,若肯顺应天命,罢兵退位,可保子嗣后代平安,可全末代君王体面。

劝降书被呈到康熙面前时,他正强撑着气势威严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几天之间仿佛又苍老了许多。

他没有暴怒,没有嘶吼,只是自嘲的笑笑。

殷灵毓那边明白的事情,他自然也能看清。

他不甘心,但他没有选择。

他一生自负文治武功,自诩千古一帝,如今,却要以这样一种屈辱的方式,向新朝首领,一个堪称“妖孽”的女子俯首称臣,这比杀了他更难受。

但他终究是康熙。

愤怒和屈辱过后,理智重新占据上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势已去。

辽河大军远水救不了近火,城内军心涣散,就算闭门坚守,粮草能支撑几日?城门又能扛下几炮?

一旦城破,以华夏火炮的威力,紫禁城必将化为一片火海,到那时,他爱新觉罗氏恐怕真就要绝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兵临(第2/2页)

在堪称绝望的现实面前,康熙身上那最后一丝“保全社稷”的帝王责任,让他明白,他不能拖着整个宗室和满城百姓为自己殉葬。

“传旨,开城…投降吧。”

这几个字,康熙说的无比艰难。

胤禛得知消息时,先也慌乱过,随后自知没有其他出路,便沉默了下去,却也没想过隐姓埋名逃出京城。

到了如今,胤禛只有一种极致的疲惫和“果然如此”的漠然,还有一种诡异的解脱感。

这一年来,他跟着康熙,一直在努力的修补大清,也实在累了。

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想办法让十三弟被放出来,保下他的性命,还有他和自己的福晋,孩子。

胤禩等人则是彻底的惊慌失措,他们擅长的是权谋算计,而非面对真正的刀兵。

他们倒是想像一些手下那样逃命,可是他们终究是皇子。

康熙留下,他们先跑了?

先不说康熙接到消息后京城便开始封城,他们根本出不去,就算他们强行闯城门,也很有可能先被康熙一怒之下弄死。

于是城内众人只能惴惴不安,疯狂的盘算着能不能出卖些什么换取性命,甚至与新朝权贵搭上关系。

他们是如此的焦灼。

因为曾经的他们就是这样,对上一任的失败者赶尽杀绝的。

八旗旗主,贵族们也陷入巨大的恐慌,他们享受了近百年特权,深知积怨甚深,害怕遭到清算和报复。

许多人家紧闭门户,哭声一片。

汉臣与士绅们的心情却是极度复杂的,但更多的是一种隐秘的期待和观望,许多人开始悄悄销毁与满清权贵交往过密的书信文件。

底层百姓在最初的恐惧过后,涌起的则是麻木,还有一点小心翼翼的期盼。

“换朝廷了…日子会不会好过点?至少…别再加税了吧?”

毕竟这几日京城九门紧闭,物价飞涨,再加上近两年的各种动荡,剥削,他们早已苦不堪言。

京城的城门,缓缓洞开。

殷灵毓没有举行什么入城仪式,也没有说要康熙出城跪献玉玺,华夏军队只是以严整的队形,沉默的占据京城的各处紧要点位。

没有欢呼,也没有抵抗,只有死一般的寂静和无数双从门缝,窗隙中偷偷窥探的,充满惊惧和好奇的眼睛。

战士们纪律极严,对道路两旁的民居秋毫无犯,只是迅速接管了各处城门,衙门,武库,粮仓等要害部门。

戴梓和袁珠直奔紫禁城里存放图书和资料的地方。

那可都是最要紧的东西!还没被太多的嚯嚯干净,可不得赶紧保留好!

政委们入城后第一件事,便是在全城各处张贴白话安民告示,并大声宣读,明确表示清算对象仅限于负隅顽抗的死硬分子和罪大恶极的贪官,普通旗人,官员,百姓只要没有作奸犯科,生命财产安全皆受华夏军人保护。

而殷灵毓从容的步入紫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