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三十九章 入围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三十九章 入围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17:19:01 来源:源1

第三十九章入围(第1/2页)

想着就把奶茶凑到唇边喝了一口,又甜又暖,带着淡淡的姜辣味,喝的人却浑身暖和,人也缓和下来。

韩琦便又有些许的羞愧起来。

这……他实在是气不过,但好像跟殿下诉苦的次数有些多了啊!

虽然就是想要把人外放或者甩出去,但好像在太女殿下面前,有些有失庄重了……

“……让殿下费心了。”

“无妨,倒是累了相公操心琐事了。”

殷灵毓语气温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前日览相公所呈整顿陕西盐务条陈,其中几处见解颇为独到,我正欲寻机与相公细论。”

韩琦眼睛一亮,顿时将孙沔抛到了脑后:“殿下也觉得可行?那臣稍后便将详细细则整理出来……”

“好,有劳相公。”

殷灵毓含笑点头,亲自将韩琦送到殿门口,又温言嘱咐了几句保重身体,这才转身回来。

赵祯在一旁看得分明,忍不住低声对正在剥栗子的赵徽柔笑道:“瞧见没?你妹妹这手顺毛捋的功夫,真是愈发纯熟了。”

赵徽柔将一颗剥好的栗子放到赵祯面前的碟子里,也抿嘴笑:“哪位相公到了阿毓妹妹面前,感觉都要好说话些。”

韩琦前脚刚走,范仲淹后脚就来了,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奏疏,神色是一贯的沉静。

行礼之后,范仲淹将奏疏呈上:“殿下,这是臣近日整理的《论新政十事疏》,请殿下过目。”

殷灵毓接过,并未立即翻开,而是温和道:“范公辛苦了,天寒地冻,范公也要多保重身体。”

说着,目光扫过范仲淹略显清瘦的面庞和花白的须发,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关切。

范仲淹心中一暖。

他历经宦海沉浮,深知上位者能体恤臣下不易已是难得,如太女殿下这般,不仅能看到他的辛劳,更能注意到他身体的细微变化,更是罕见。

“劳殿下挂心,臣身子尚可。”

范仲淹欣慰的一躬身,随即被赐座后,便开始阐述奏疏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如何将皇太女殿下,也就是殷灵毓近年来推行的诸多新政,如改良农具,兴修水利,鼓励工商,整顿军备等,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并提出了考核官员执行新政成效的具体标准。

殷灵毓听得认真,不时发问,与范仲淹探讨细节,考核这件事容易引起官员反感,尤其又是范仲淹来提,只得暂缓,范仲淹倒也不失望,反而更加欣慰。

为政者,既需魄力,也需耐心。

这样一看,殿下的确是……越看越完美。

最终商定了先从何处开始着手,范仲淹深深一揖,来了句“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就又走了。

欧阳修进来后也是匆匆的先行了礼,便迫不及待地道:“殿下,前次殿下所言,欲重修《唐书》,并广辑本朝史料,臣与司马君实,刘原父等人商议多日,已拟出个大略章程,特来请殿下示下。”

他语速偏快,又连忙将一叠牛皮纸包着的文稿恭敬呈上,递过去之前还先注意了一下有没有被雪水打湿。

殷灵毓接过,也并未立刻翻看,而是先温言道:“欧阳先生辛苦了,此事繁杂,非一日之功,先生与诸位大儒肯担此重任,实乃文坛幸事,亦是后世之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九章入围(第2/2页)

欧阳修闻言,心中熨帖。

他平生最重文事,能主持如此宏大的修史工程,正是他心中所愿。

太女殿下不仅支持,更理解其中的意义,这让他觉得自己的抱负得到了极大的尊重。

“殿下过誉,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欧阳修谦逊一句,随即又忍不住开始阐述他的构想:“臣以为,重修《唐书》,当效法《春秋》笔法,文辞务求简而有法,叙事则需……”

殷灵毓耐心听着,不时颔首。

待欧阳修稍作停顿,她才开口道:“先生所言,深得史家精髓,史书者,乃后世之镜鉴,贵在真实无隐,前朝旧史,或有芜杂,或有疏漏,正需先生这般大手笔,为之刊谬补缺,使其史实确凿,文笔精炼,足以传世。”

殷灵毓微微前倾身体,诚恳的看着欧阳修,语气加重了几分:“唯有一点,灵毓需恳请先生留意。”

“殿下吩咐。”

“修史当以存真为第一要义,前朝旧史固有不足,然其记录本身亦是史料。我等重修,是为厘清脉络,辨明是非,而非……凭个人好恶,妄加篡改,乃至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强作解人。先生以为如何?”

欧阳修神色一凛。

他自然明白殷灵毓的言下之意。

他本人性格刚直,好恶分明,在文章和史论上更是如此,有时难免因过于强烈的个人倾向而影响判断。

殿下这是在委婉地提醒他,修史要客观,要克制个人情感的过度介入。

欧阳修肃然拱手道:“殿下教诲,臣谨记于心,史笔如铁,臣必当秉持公心,不隐恶,不虚美,力求还原史事本末,绝不因私废公,以臆断代替实证。”

“先生品性,我自是信得过的。”殷灵毓展颜一笑,语气重新变得轻松:“只是此事关乎千秋评断,不得不格外慎重,有先生主持,我便可放心了,所需人手,典籍,先生尽管列出清单,我会命三馆全力配合。”

欧阳修心中那点被提醒的不自在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被信任的激动与沉甸甸的责任感。

殿下既如此信任,将如此重任托付,他欧阳修岂能辜负?

“臣,定当竭尽全力,修出一部配得上殿下期许,亦无愧于后世的信史!”

欧阳修深深一揖,郑重又果决。

送走斗志昂扬的欧阳修,殷灵毓轻轻舒了口气。

赵祯在一旁看得有趣,揶揄道:“永叔这人,才华横溢,就是性子急了些,又好辩,让他修史,怕是又要跟人吵翻天。”

殷灵毓笑了笑:“有司马相公在一旁看着,应当无妨,何况,有些争论,未必是坏事。”

赵祯看着小女儿那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淡定模样,再想想那些被“哄”得干劲十足,恨不得肝脑涂地的臣子们,不由得再次感慨。

还好,还好他努力争取了。

赵祯现在甚至觉得,殷灵毓要是不当储君,不当官家,是他大宋的损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