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 第四十七章 科举

快穿:每次都是地狱开局 第四十七章 科举

簡繁轉換
作者:音冰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8 17:19:01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科举(第1/2页)

大片的好地,能让它荒着吗?还不赶紧趁着朝廷有政策,过去分上一块儿?

燕云也还要修路,正缺人呢,过去接着干活儿拿月钱不好吗?卖力气是苦了点,待遇也好钱也多啊!

那边卖东西,买的人都没见过,买的可多了,这么好的市场,不去卖东西?卖完不得再进进货?

现在北方的特产在江南也大受欢迎咧!

殷灵毓还特意让柳永在报纸上多潜移默化的促进南北方的流动和融合,来消除北方与中原和南方百年来的分割影响。

女子参与科举早在对外战争发起前就已经提出,鉴于每年的童子举,大部分都成了少女们的舞台,本来就没什么人反对,如今已经在整理细则,进行第一年的尝试。

而西夏,在没有了大辽这个盟友后,已经自觉开始试图上贡,试图成为大宋的附庸,只求保全自身。

殷灵毓开始重新把精力暂且放回国内,着手于自己相对更擅长的民生部分。

官场?

赵徽柔会出手。

姐妹两人一个绵里藏针,客客气气体体面面把人送走,一个更是纯靠魅力和利益,将大宋再次修剪了许多过于累赘的枝叶。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女官补充了一部分。

另一部分,殷灵毓在等。

皇祐九年。

殷灵毓摩拳擦掌,把试卷从头点到尾。

苏轼,苏辙,章衡,张载,曾巩,程颢,吕大钧……

还有一些杀入重围的女进士。

好了!这不就不缺人了吗!

刚入朝堂的苏轼苏辙眼睁睁看着自家老爹没考上,但被太女殿下的老师,欧阳相公看上并举荐,然后去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了。

于是父子三人为了省钱,齐齐住进了官员宿舍。

管吃还管住,朝廷真是太好了!

他们科举的时候住的也破,吃的也不敢放开了吃,现在吃的官员餐,一天三顿,有荤有素,有肉有汤,还不算点心宵夜。

而到了上朝的时候,包括苏家兄弟在内的新科进士们,几乎是脚不沾地就被瓜分完毕了。

大臣们如今也顾不上什么派系门户之见了,眼睛都盯着这些新鲜血液,一看他们安顿好了,立刻派人去请,态度和蔼得让人受宠若惊。

“子瞻啊,老夫观你策论,于民政颇有见地,不如先来三司历练一番?”

“子由,你性子沉静,正适合在枢密院整理边务文书。”

章衡被包拯要去了开封府,张载被范仲淹拉走,曾巩被欧阳修笑眯眯的靠着名分率先定下,程颢,吕大钧等人也各有去处,连那些新晋的女进士也没人避讳什么。

太女殿下在前,钱大人,司马大人,还有出宫的曹映锦,以及这几年的陆续女官们,早就让女子为官变得让人习以为常了。

这些新人刚报到,椅子还没坐热,厚厚的卷宗,待拟的章程,需要核查的数据就堆满了案头,相公们一点不客气,完全是把他们当壮劳力使唤。

年轻多好啊!年轻多有精力,有劲儿啊!

帮咱分担分担哈!

没有想象中的勾心斗角,互相倾轧。老前辈们虽然要求严,派活多,但只要你肯干、能干,他们绝不吝于指点,甚至主动为你争取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科举(第2/2页)

同僚之间,竞争固然有,但更多是就事论事的讨论,或者一起熬夜赶工时的互相打气。

原因无他,实在是事情太多,目标太明确了。

北边新收复的州县要治理,道路水利要修建,新的工商条例要推行,军队改制要深化,与北辽残部,西夏的后续谈判要跟进。

整个大宋在皇太女殿下的带领下,大步向前,每个人都像是巨大齿轮上的一环,忙着建设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根本没多余精力去搞什么党争,内耗。

这日深夜,苏轼揉着发酸的手腕从三司回来,一推门就见弟弟苏辙还在灯下奋笔疾书,案头堆着高高的文书。

苏轼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的哀叹:“子由啊,韩相公今日又丢给我三本漕运账册,让我三日内核完……我这眼睛都快看成斗鸡眼了!”

苏辙头也不抬,笔下不停:“兄长且忍耐些,范公说了,如今北地初定,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殿下锐意革新,你我能在中枢参与实务,已是幸事。”

“我要去尚食局要点宵夜,你吃不吃?”苏轼想想的确也是,甩甩手,也不抱怨了。

但饿了。

“要,有劳兄长。”苏辙立刻点头。

苏轼哼笑一声:“知道了,山药粥?”

“再要一碟芝麻胡饼。”苏辙抬起脸来看向苏轼:“晚上的荤菜太油了,没吃饱。”

苏轼倒是觉得那红烧猪肉十分好吃,不过也知道苏辙口味要清淡些,也就点点头。

爹还在加班没回来,身为兄长,照料弟弟是应当的嘛!

另一边,刚结束工作,范仲淹打了个哈欠,揉揉眼睛,对一旁的韩琦道:“苏家这几位,都不错,是可造之材。”

韩琦语气淡淡:“苏子由苏子瞻嘛,才气是有的,就是这性子……还得再磨磨,不过,敢想敢言,又有真才实学,总比那些没本事的强。”

“哪儿还有了,去年殿下淘汰多少人了。”

“倒也是,回家吧回家吧,劳累一天了,我这把老骨头也有点撑不住了……”

皇祐十三年。

殷灵毓及笄。

赵祯迫不及待传位。

他累了,真的累了。

这十几年,他跟着女儿们卷生卷死,批的奏疏比前半辈子加起来都多。

虽说女儿能干,可当爹的总不能真当甩手掌柜吧?柔儿成年后他倒是轻松了一些,可毓儿还没有啊!

如今毓儿终于长大了,他也终于可以考虑彻底放手了。

再说了,殷灵毓的威望和能力,早已超越了他这个皇帝,文臣武将,无不心服口服,内政外交,无不井井有条。

朝堂上,臣子们有事直接找太女殿下商议,军队里,狄青他们听的是太女殿下的调遣,就连民间,百姓称颂的也是“太女圣明”。

他赵祯除了在诏书上盖个章,好像确实没啥非他不可的事了。

与其占着位置碍事,不如早点让贤,自己还能落个“英明”的禅让美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