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修仙从做杂役开始 > 第十八章 舍仙求道,去留从容

修仙从做杂役开始 第十八章 舍仙求道,去留从容

簡繁轉換
作者:走马行长安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23 01:33:28 来源:源1

第十八章舍仙求道,去留从容(第1/2页)

张伯期脸色骤变,袖口微微发抖。

刚开始的那几年,他其实每月都有按时喂的。

可后来,他觉得那么好的玉灵草给山魈吃了太过可惜,便暗自克扣掉了一些,塞进了自己的肚子。

不待回答,铜钱忽地一跳,第二爻由阳转阴,卦象顿成火水未济之象。

“果然。”

玉骨上人冷哼一声,“玉灵草性阴,本该调和山魈凶性,你却暗中克扣,偷偷服用,导致体内阴阳失衡。”

她袖袍一拂,铜钱“铮”的一声嵌入案中,“九四爻变,寒气冲心——你近来修炼时是否常觉气海滞涩,灵力不济?”

众弟子哗然,张伯期面如土色,伏地不敢抬头。

玉骨上人闭目片刻,再睁眼时,语气冷然。

“未济卦终能渡,但你心术已偏。即日起,去伏兽崖面壁百日,每日以自身精血喂养山魈,偿其所欠。

若百日之后,兽性仍不能驯……”

她指尖一弹,一枚铜钱“叮”地钉在张伯期面前,“则你体内阴毒不可尽去,修为再难寸进矣。”

张伯期面色惨白地谢过玉骨上人后,跌跌撞撞地离开了闻道堂。

经此一遭,闻道堂中气氛沉重许多,不少翘首以盼,希望能得到指点的弟子,心情都变得忐忑起来。

更有一部分弟子,在心里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挑中自己。

玉骨上人却不管这么多,随手再次往人群中一指,“你,可有所求,或有所惑?”

被指到的那名女弟子仓皇起身,连忙摇头,“弟子无所求,亦无所惑也!”

玉骨上人脸上露出微妙的神色,轻笑着摇头。

“江河不语却奔流,明月无心自照人。强说无惑已成惑,执迷不求便是求。

《道德经》云‘知不知,尚矣’,你却连‘不知’都不敢认。罢了,坐下吧。”

女弟子冷汗岑岑,顶着其余人复杂的目光掩面坐下。

玉骨上人目光在人群中来回巡视着,最终点向了一人,“你,可有所求,或有所惑?”

那女子起身,慎重地向上人行礼后,方才道。

“弟子方绮罗,入门修道二十六载,每日勤勉修行,不曾松懈,然家中高堂年迈,绮罗乃家中独女,未能侍奉左右,惭愧不能自已。

绮罗修行至今,方知凡胎求道,实乃逆水行舟。此身尚在五行中,却欲跳出三界外,何其难也!

绮罗不求成仙,但求能早日得归家中,以余生侍奉高堂。”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

虽然仙门杂役不得长生,但修习仙人之法,不仅能强筋健骨,百病不侵;还可积攒灵石,以资家用。

若是表现上佳,得上师赏下“举荐令”,更可凭借此令举荐子孙后代入太玄宗,继登云梯,续问道之途。

虽仙徒者,不得逍遥久视,却胜过俗世劳碌百年。

是以如方绮罗这般,欲主动脱离仙门而去者,少之又少。

玉骨上人闻言,平静地打量了方绮罗一眼,只道。

“入我太玄时,尔等当知我道门规矩。求道之人,最忌心志游移,汝今日此言,已是道心涣散之相。念汝孝心可悯,姑恕其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八章舍仙求道,去留从容(第2/2页)

方绮罗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苦笑。

道心涣散么?或许吧。

这二十六载岁月,她每日锄药驱虫,打坐行气。

可终究是没有灵根,进度缓慢,每日修行所聚之灵气,十不存一。

初入太玄时,她亦有一片赤心,可指天问地。

然九千多个日夜已过,修为停滞不前,她的一片赤心,也被磋磨得半点不剩。

既然不能成仙,她留在太玄、要那些灵石月俸,还有何用?

或许如她这等凡人,本就不该求道。

方绮罗深深作揖,“绮罗愚钝,恳请上师成全。”

玉骨上人垂目轻叹,“既知凡骨登仙之艰,更当珍此机缘。奈何灵台蒙尘、道心已颓,强留反损玄门清静。你且去罢。”

“多谢上人。”

方绮罗再次行礼,随后整袖而立,轻声吟道。

“十五叩玄门,灵姿众人惊。

廿六参星斗,始知大道轻。

丹砂凝未就,明镜已生尘。

留得松间履,闲踏陇头云。”

吟罢,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方绮罗洒然而去。

玉骨上人抚掌而笑,“知所取,明所舍,岂非大觉?世人常道执着是妄,却不知强求超脱亦是痴。

去留皆是道,醒醉本同源。妙,妙,妙啊!”

笑罢亦振袖转身,踏云径去。

徒留一室弟子,静心体悟着上师话里的玄机。

沈盈舒敲了敲脑袋,小声嘟囔,“上师说的话,就跟她讲的卦辞一样,晦涩难懂,令人费解。

那位师姐下山后,分明是无缘大道了,怎么就成了去留皆是道了呢?”

江幼菱失笑,“天道有常,得失之间,自有定数。那位师姐舍了仙门长生,却得了红尘自在。求仁得仁,何尝不是另一种得道?”

沈盈舒若有所悟,片刻后却摇了摇头。

“算了,我还是不想这些费脑筋的事了,走吧,用膳去!听了几个时辰的课,早就饿了!”

用完膳,江幼菱匆匆赶回符院,检查地窖中树皮的成色与状态。

“三浸三晒”进行到第三晒了,可不能毁在这最后一步。

到了酉时,江幼菱取来沉香点燃,小心地对树皮进行熏蒸。

直至半刻钟后,树皮变得轻薄而柔韧,这才收工。

至此,“三浸三晒”的流程终于走完,符纸胚子也从最初的三十张,变成了十三张。

江幼菱暗自庆幸,幸好她最开始取皮的时候,特意多取了二十张,否则月末还真未必能按时交差。

最复杂的六道工序已经完成,接下来的定纸、开光相对而言要简单许多。

所谓定纸,即将符纸裁剪为长七寸、宽三寸的统一大小。

裁剪时需精准落刀,一气呵成,稍有偏侧,损伤了符纸,就会前功尽弃。

至于开光,就更简单了,只需在符院所设五行坛前,供奉符纸,并默念三日咒语即可。

翌日定纸时,江幼菱没有急着上手。

她先耐心观摩其他人定制裁纸时的手法,又取过陨铁刀揣摩器性,良久后才取来青玉镇尺将符纸镇住,谨慎下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