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683.零元购之菲律宾

抗战之随身空间 683.零元购之菲律宾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三宝颜是菲律宾重要的渔业基地,既然来了此地,这里的巨大鱼类资源市场当然不能放过,为了彰显自己的殖民主地位,美国人很是慷慨地在三宝颜码头建造了一个超大型的冷冻仓库,专门用来存放捕捞回来的海鱼,最大存量可以达到四百万吨,可见这个冷库的巨大。

三宝颜联合渔业公司是该地最大的渔业公司,美国人建造的冷库就属于这家公司,据说该公司每年的海鱼产量达到了惊人的三百六十万吨。这些海鱼被做成鱼罐头或其他产品,大部分被输送到了美国,成为美国人餐桌上的食物。

打扮成富商的孙义成,以收购海鱼的名义,很是顺利地进入了三宝颜联合渔业公司的码头冷库,在仓库负责人约瑟夫的带领下,进入了冷库进行查看。

八月份正是南海海域的丰渔期,正是海鱼最肥美的时候,也是最适合捕捞的季节,所以联合渔业公司的码头冷库里面,存放满了这几天捕捞回来的各种海鱼,全部都以二十五公斤一块的冰坨子形式,堆放在冷库里。

刚见面就收了孙义成送上一百美元大礼的冷库负责人约瑟夫,对孙义成这位富豪的问题有问必答,孙义成很容易就知道了目前冷库里面的海鱼存量----七十七万吨。这还是运了一部分去罐头加工厂,要不然这个数量绝对超过了八十万吨。

知道了冷库海鱼的存量,孙义成放弃了白天动手后尽速离开的想法,决定在三宝颜待一个晚上,收取冷库里的海鱼后再离开此地去岛东北角产大米的地方苏里高省。

当天晚上十点多,孙义成一个人来到了码头冷库附近。白天离开的时候,他已经观察好了冷库周边的地形,现在直接就奔选择好的一个位置摸去。

他选择的这个地方,在冷库后面,位于冷库的中间位置。在这里正好可以让摄物距离覆盖整个冷库,不留死角。

十几分钟后,满载的孙义成离开冷库,找到赵志家后两人开车离开三宝颜,连夜出发赶往苏里高省。

三宝颜到苏里高省,两者的距离超过了五百公里,加上岛上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交通并不是很方便。之所以连夜赶路,一是孙义成想早点离开是非之地,不想冷库被盗之后牵扯到自己,二是他确实赶时间。

这次的冷库之行,收获的海鱼数量让孙义成很是满意,08显示共获得海鱼一百一十二万吨时,他都有些懵,不是只有七十七万吨吗,怎么变成一百多万吨了!

他不知道的是,下午离开冷库之后,冷库又装进了下午返航捕鱼船队带回来的数十万吨海鱼,数量自然会发生变化。

有了此收获,他自然不会也不想继续留在三宝颜了,赶路要紧,远离这个地方更要紧。

做这个事的时候,孙义成一点也没有感觉自己是在做坏事,有时候他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冷血了一点,但一想到自己民族所经受的那些苦难,也就坦然了----自己仅仅只是收取了一些东西而已,并没有做更过分的事情。

夜路开车,孙义成没有交给赵志家,自己亲自驾驶。有了车灯加上自己特别的视力,开夜路最是合适。当然,他并没有想着就这样一路开车去到苏里高省,那得多长时间。

之前在美国自己一个人随便怎么玩都可以,这次可是有小赵在身边,虽然很多秘密他都知道,但总不能休息时把他也带进空间吧。只能白天小赵开,晚上他来开了,这样白天晚上都在赶路,一天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

果然,在两人不分昼夜的开车赶路下,第二天下午三点多,两人就到达了棉兰老岛东北部的苏里高省。黄昏时分,两人开车进入该省首府苏里高城。

和三宝颜一样,苏里高也是一个海滨城市,同样是一个渔业港口,在港口码头上,很意外的又看到了一座和三宝颜差不多规模的冷库,这个发现让孙义成喜出望外。

两百多万南洋华侨的吃穿住行是一个大问题,就算最后只有一半的南洋华侨搬离,那也是一百多万人口,粮食方面的压力非常大。此次既然是专门为了寻找粮食而来,作为南洋华侨主要的食物供应链海鱼也是必须品,像这样的海鱼冷冻库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由于还要去寻找大米加工厂的位置所在,孙义成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码头冷库走一走,而是在市区寻找了一家旅店,让赵志家先住进入,他一个人则开着车,在市区游荡。

此时的苏里高城,占地面积虽然不小,但城里建筑却以平房为主,除了市政府所在地和码头港口附近有几栋比较高的楼房外,其他建筑都不是很高,这让孙义成很容易就找到了工厂区域----寻着烟筒走就行。

和这个时期许多小城一样,苏里高城的用电为火力发电,都是由美国人和菲律宾当地有钱商人合资修建的火力发电厂。作为菲律宾主要大米产地之一的苏里高省,几乎所有的大米都运到首府进行脱壳加工,将稻谷加工成大米。

最少一年两熟的稻米,让懒惰的菲律宾百姓很早就生活在缺少饥饿的鱼米之乡,可以说随随便便往稻田里扔几把秧苗,后面就等着收割就是了。

华人的到来,让菲律宾土著粗放的农耕变得精细起来,粮食产量也是连年丰收。美国人实施殖民统治后,为了供应美国国内的粮食,美国殖民地更是对菲律宾的大米生产进行了一些管理要求,让菲律宾的粮食作物成规模生产,所产出的大米等农作物几乎都以低价出售给了美国。

此时已经是八月份,苏里高省大米第一或第二熟收割已经完成,全部运到省府进行脱壳入库,孙义成的时间刚刚好。哈那哈拉街区,正是该市农作物集散区,也是粮食加工地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