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第571章 接受调查

抗战之随身空间 第571章 接受调查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打击和顺日军援军的战斗进行的毫无悬念,一个中队的鬼子根本就不够第七旅任何一个营全力施为,仅仅十几分钟的战斗,藤本中队就被全部消灭,没有逃出一个。

六分区部队战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时间短、结束快、伤亡小。和鬼子师团级别的战斗,也不过三四个小时,至于大队中队级别的,也就十几二十分钟的事情。这主要得益于部队的装备和充裕的弹药,弹药足火力自然就猛,火力猛相同打击时间下敌方的伤亡就大,敌方伤亡大己方的伤亡自然就小。

部队伤亡小,士兵的更替就少,渐渐的部队里面的战士都成了老兵,老兵多部队整体作战素质又上一个台阶,如此良性循环之下,战斗力不强都难。

七月底,从总部来的何政委到达和顺县曹家峪村,与孙义成会面。何政委和詹政委一样,都是老红军,也都南方人,参加过长征,不过詹政委是广东潮汕人,而何政委是福建长汀人,年龄方面,比起孙义成也大不了几岁。

新到的何政委待人非常和气,就算面对一位普通战士,也都是和蔼可亲,一点架子都没有,很快就融入了第七旅,和战士干部打成一片。在军事指挥上,何政委对孙义成做出的决定都表示了坚决的支持,半点反对意见都没有提过,第七旅两位主官一文一武配合的也还和谐。

半个月后,孙义成突然接到了总部的命令,延安方面派来调查飞机事情的人已经到达了磁武根据地,总部领导要他暂时将部队指挥权交给何政委,返回武安参与调查工作。

突然的电报,让孙义成有些手足无措,他开始明白为何前一段时间心里莫名悸动的原因了。从六月份程司令电报发出的那一刻起,延安应该是已经就派人了,只是路途遥远,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现在终于到武安了。

加上华北破袭战也已经接近了尾声,日军在冀南发动的肃正作战因为八路军的破袭战而虎头蛇尾的介束,应该是有时间来重新开始飞机问题的调查了。只不过上级领导有没有收到自己的那份要求在黎城修建机场,转移武安机场飞机的电报,收到后做了什么安排吗?

带着浓浓的疑问和一丝的不甘,孙义成离开前线返回武安,在赵志家和李同江的护送下,南下武安,直接到了西寺庄机场。调查组人员已经到齐,就连得到消息的军区宋政委也从南宫县赶到武安,近距离了解这件事的进程。

孙义成带领部队外出作战这一个多月时间里,原来调查组的几个人也没有闲着,他们询问了很多机场的地勤人员和战士,了解机场建设和飞机的情况,每一个人的问话都做了记录。

除了询问机场人员,调查组还从前线部队里面,将曾经参与过飞机运送的战士都一一调回进行询问,这里面就包括很多特战队员。孙义成到来时,这些工作基本上已经结束,调查组人员收集了很大一摞材料,等着和孙义成核对,当然是他们问,孙义成回答。

问:听说机场最初几架飞机的来历很是蹊跷,竟然是在一个山洞里面发现的,孙旅长能不能给我们详细的说一下发现的过程?

答:这件事开始时我也觉得的蹊跷,还怀疑过发现人的来历,但最后都证明一切真的都是巧合。发现飞机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一个班战士,他们是野外训练时隐藏自己时无意发现的,完全就是巧合。事后我们对这一个班的战士也都进行过调查,完全清白,这个你们可以询问根据地的詹政委,这个当时应该有记录,上面都很清楚地记录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

问:我们看了你的一些说明,说有些飞机大多都是从鬼子军列上抢来的。我们问了许多战士,确实从铁路附近运送了很多的大木箱,但木箱里面究竟是不是飞机零件,他们也不知道。孙旅长,你是怎么知道鬼子军火列车上飞机的,是巧合还是情报?

答:守着平汉铁路这么一个大血管,我们怎么可能不去打鬼子的秋风。可能是我运气比较好,那次就碰到了鬼子专门运飞机的火车,结果就让我带人给截停了。当时也不知道车上装的是飞机零件,截停以后打开木箱才发现的。当时还想着不用全部破坏掉,最后还是忍住留下,开始时是想在搬到兵工厂里面说不定会有用处,没想到等运回来打开时发现可以组装成完整的飞机。

......

问:机场地勤人员都不清楚一些飞机的来历,过一个晚上机场就多出了一些飞机,他们对此都感到很奇怪,对此你有什么说明的没有?

答:有这样的事?这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我估计领导们所问的地勤人员,肯定是一些刚参加不久的,他们对机场的情况肯定不是很了解。

再说了,为了防止日伪的特务侦查和破坏,我们机场里面的飞机隔几天都有换一个位置,今天你在这里看到几架飞机,明后天可能又看不到了;昨天这里还什么都没有,明天说不定又会出现几架飞机。

再说了,一些重要的飞机我们根本就不是放在机场上,而是在后山的山洞里,只有要训练时晚上才拖出来,训练完后又会拖走。这一切都是机场为了飞机的安全而采取的一些保密措施,普通的地勤人员怎么可能会知道,所以领导可能问错人了。

......

问:你是如何找到那三位飞行教官的,要知道,他们曾经可都是北洋政府的手下,作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北洋政府,他们的人你都敢用,就不怕他们搞破坏吗?

答:看看,连领导你都说了是“曾经”,既然是曾经,那就代表着过往,我们**人的眼光是不是该着眼于未来,看着前方,而不是回头看老路;至于他们会不会搞破坏,现在机场发展不就一目了然,机场的建设,飞行员的进步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一个多小时之后,第一次调查谈话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