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抗战之随身空间 > 728.战争:缅甸我来了3

抗战之随身空间 728.战争:缅甸我来了3

簡繁轉換
作者:六零山人reborn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01:55:06 来源:源1

原先驻守毛淡棉的英印第十七师四十六旅,已经在旅长墨斯托上校的带领下,撤离了毛淡棉,回到四十五旅的驻地勃固去了。

四十六旅之所以撤离的原因,是墨斯托上校担心自己部下大肆屠杀缅人的事情透露出去,自己将陷入缅人百姓的围困之中,所以他撤了,没有告诉上级就撤了。

四十六旅自己撤了,而驻守这里的英缅第二旅部队的士兵,在日军还没有到来时就有一半的士兵跑了,另外一半士兵则在德钦党人的带领下,加入了迎接日军的队伍里去了。

韦维尔只能下令英印第十七师,让他们在萨尔温江及米邻河一带建立防线,阻挡日本人的进攻。然后又赶紧将英缅第一师一个旅调往十七师四十五旅驻守的勃固,以期作为十七师的后援。

让韦维尔没有想到的是,一天后,英国国内传来命令,因新加坡已经失陷,盟军西南太平洋地区美英荷澳司令部没有存在的必要,宣布解散,而韦维尔本人,随即调往印度,担任印度英军总司令官,缅甸战场,将由哈罗德·亚历山大中将接替指挥。

就在日军攻占毛淡棉的一月三十一日,从印度方向调来的英印第十六旅、英印第四十八旅到达仰光,远在非洲大陆的英军装甲第七旅,也奉命调往缅甸。

二月三日,装甲第七旅抵达仰光,已经获悉此消息的孙义成,专门跑到仰光码头,准备观看一下这支在非洲战场上吊打意大利军队、战绩辉煌的英国人装甲部队,是一个什么样子,都装备了些什么型号的坦克车辆。

傍晚时分的仰光八号码头依然十分热闹,水上运输此时依然是仰光重要的交通方式。码头对面,便是繁华的商业街,政府大楼、中央银行、海关、仰光车站、邮电大楼等都集中于此,全是清一色的英式建筑,只是略显斑驳。

孙义成就在八号码头上,一身英军尉官军服打扮,手里还拿着一根马鞭,这是一个基层军官最普通的打扮,就算不骑马,手里的小马鞭还是会有一根的。

紧挨八号码头的七号码头上,坦克开动的轰鸣声一阵接一阵,一辆辆坦克陆陆续续地开上了码头,停在码头临时腾出的广场上,很快就在广场上停满了。

看着一辆辆开上码头的英军坦克,孙义成感觉很是怪异,因为他发现第七装甲旅的坦克型号很杂乱,他看到了最少有三种不同式样的坦克在队伍里面。这些坦克中,除了美国支援英国的M3中型坦克之外,其余两种坦克,应该是英国人自己制造的。

孙义成看的确实没有错,第七装甲旅确实装备了四种型号的坦克,除了美国人援助的M3中型坦克之外,其余三种都是英国自己制造的坦克,分别是十字军坦克和瓦伦丁轻型坦克。

之所以有如此多型号的坦克在一支装甲部队里,英国人也是无奈之举,该旅最早装备的是十字军式坦克,战场上作战战损后,英国国内无法补充新的十字军式坦克,只能拿其他坦克数量来凑数。

从坦克行进时的动静来看,孙义成判断英国人自己制造的坦克一个都是轻型坦克,装甲不是太厚,只有美国人的M3是中型坦克,这一点从外观上就能看出来。

说实话,第七装甲旅这支部队在北非战场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这些战绩的含金量却很值得推敲。在北非,这支部队痛击意大利西部沙漠集团军,俘虏十三万意大利士兵,随后攻入利比亚地区,并俘虏七万多意军,紧接着又完成了精彩的千里奔袭,切断了意第十集团军的退路。

最终,英军以四万之众击溃意第十集团军,俘虏十三万意军,这是在北非战场连连溃败的英军,第一次赢得对轴心国的胜利,极大振奋了英军的士气

单从数据来看,英国第七装甲旅的战绩确实辉煌,不愧王牌之名,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便会发现,英军击败的军队均为意大利部队,而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十分低下。

来看几个例子。

1940年,意大利向法国宣战,但三十多万的意军硬是攻不下仅有五万法军把守的防线。1941年德国闪击苏联时,意大利曾派兵援助,但意第八集团军二十多万人组成的防线,仅被苏联红军用一个师的兵力就撕开一个缺口,这直接导致德军被苏军包围。

以上战役都足以说明意军的战斗能力非常低下,打赢这样的敌人,显然不需要很强的实力,不过为了给失败很久的英军士兵提振士气,英军高层必须夸大部队的能力,人为塑造出一些有战斗力的“强军”。眼前正在下船的第七装甲旅,就是一支被人为塑造出的“强军”。

看完第七装甲旅的坦克,孙义成对英国人现在的装甲部队有了一个大概了解:轻型坦克比起日军要强很多,不论火力还是防护;中型坦克上,日军的九七式中坦对上M3中坦,除了在机动性上能占一点便宜之外,火力和防护要差很多。

进攻缅甸的日军所配备的坦克,就是九五轻坦克和九七中型坦克。

看完英军坦克型号以后,正打算离开八号码头的孙义成,突然看到海面又开来了一艘大型货轮,等货轮驶近了前看清楚是一艘英国货轮“斯坦荷尔号”。

看着缓缓驶入仰光港六号码头的“斯坦荷尔号”,孙义成离开八号码头,走向了六号码头,他想知道这艘英国货轮上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这个时候来缅甸,一般情况下英国人船上应该是军火物资,而不是别的。

孙义成猜的没有错,“斯坦荷尔号”上确实装载的是军火物资。这艘从苏联黑海港口奥德萨开出的货轮上,装载着八千多吨军火,美国人援助的物资,通过苏联远东铁路,从海参崴运到黑海码头,原本是要用到欧洲战场,日军攻占马来半岛后,鉴于远东局势紧张,英国政府把这批军火就紧急调拨缅甸英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