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7章 深藏功名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7章 深藏功名

簡繁轉換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9:20 来源:源1

第27章深藏功名(第1/2页)

六月初一,禁中下旨,追封懿文太子为孝康皇帝。

六月初三,下旨封孝康皇帝诸子为亲王。

六月十二,册孝康皇帝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赐金册金宝。

皇帝这一套组合拳来的又快又急,举朝哗然,朝野内外堪称沸反盈天,到处都是讨论之声。

所有人心中都在好奇,皇帝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做出决定。

扪心自问,太孙朱允炆还没有优秀到让陛下毫不犹豫的地步,即便是立太孙,有强大娘家势力的朱允熥也是一个选择。

这一番讨论在禁中传出一份君臣交谈语录后,更是喧嚣盈天。

谁都没有想到,促使皇帝立太孙朱允炆的竟然会是“罪臣后裔李祺”!

他们仔细的看了这场君臣问答。

只觉让人惊叹!

这位驸马全程都没有建言要立谁为储君,也没有表达任何自己的倾向。

他只是不卑不亢,一次次重申了陛下所建立的国朝制度,于是统序自明。

他依照皇明祖训认为应当立秦王,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陛下不会立秦王,于是李祺所言,实际上是断绝了藩王入继大统之路。

最终让陛下立了最适合大明传承的继承人。

“天下自有制度,臣子依制而行,而能够成事,这难道不是为臣大道吗?”

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圣天子垂拱而天下治”的深意,即“皇帝制定正确的制度”,而后“所有人都去遵从它”,天下便能大治。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陛下从皇子和皇孙中选择了皇孙后,这位驸马再次用一种“极其符合儒家审美”的方式,为太子一脉加强了名位。

有些事不提并不会让人觉得不妥,比如直接立太孙,而后继位为皇帝,其实正常来看区别不大。

但李祺一提追封为先太子追封皇帝,瞬间便不同了。

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够成为皇帝!

这是多么符合圣人之道的盛言呢?

这又是多么符合皇家之论呢?

怕是太孙也为之庆贺!

怪不得陛下会那么果断的追封了孝康皇帝,又立了皇太孙。

在士林中,传出了盛赞李祺的言语,“景和公行事、言语有古圣贤之风,不弄阴诡、不操权势、不阿谀媚上,而每事皆成,此实近道也!”

【成就当世大儒,傲然于士林之尊,成就值 100,当前成就值300】

……

而为李祺鼓劲宣传的,正是大才子解缙,此时的他还不是那个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的内阁首辅。

他虽有才名,在士林地位却远不如李祺。

此刻他正在临安公主府中,向李祺颇为自得的宣扬自己的战绩。

“景和,有些人嫉妒你为皇太孙建储立下大功,竟然阴阳你,最后被我驳的哑口无言,真是痛快啊!

同为江南士人,我真是羞于同他们为伍,只会嫉贤妒能,论儒学远不如你,论文辞远不如我,论做事远不如集英,夸夸其谈之辈而已。”

李祺知道这就是解缙的性格,太聪明又不知道轻重,从永乐朝宠臣,到被插进雪中身死,这张嘴起码有七成功劳。

但此番解缙的确是发挥了大作用,李祺的声望又增加了5点,如今已经高达77点。

就连李氏家族的声望都恢复了正值,硬扛着罪族的名声恢复正值,可想而知这一波“泼天的富贵”有多大的作用。

陈英笑道:“齐泰、黄子澄等人一向将东宫视为江南文人禁脔,如今景和横空出世,陛下亲自为景和宣传,是有意要让景和进入东宫,制衡江南文人,他们自然不满。”

李祺为解缙满上酒,“缙绅,有件事要请你帮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7章深藏功名(第2/2页)

“景和你说。”

李祺沉吟后缓缓道:“我本是戴罪之身,如今添列正五品大学士已经是天恩浩荡,日后难有寸进。

纵然入了东宫幕府,日后齐泰、黄子澄等人位居九卿,而我却依旧是大学士,岂不是受辱于小人。

是以,我不欲入东宫,烦请缙绅为我于京中众人陈述,太孙之事,与我实在干系不大,全赖陛下所择。”

解缙一听就急了,“景和,韩国公府未必不能平反,你有惊世的才华,何必如此衰颓?”

解缙差点就脱口而出,等当今驾崩,再让太孙平反。

恢复韩国公的爵位可能很难,但只要平反为庶人,恢复清白之身即大有可为。

“若是孝康皇帝在……”

李祺只说了半句,就住了嘴,但解缙和陈英都听懂了,孝康皇帝能平反,太孙朱允炆却不行。

因为朱标的威望、能力远不是朱允炆所能够相提并论,李祺和二人的情分也完全不同。

从情感层面,朱标和临安兄妹情深,朱允炆和临安则没什么感情。

从威望层面,朱允炆不可能用他本就不多的威望,去打朱元璋的脸,替李氏平反。

……

公主府外,解缙眼中盈满疑惑的问陈英,“集英,是我的错觉,景和似乎不想太孙感激他,要疏远太孙。”

自古以来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但那是无奈之举,从来不曾听闻过有臣子主动疏远新朝皇帝的。

陈英沉吟,他也有同感,“景和有天纵之才,其思如龙,其行如云,既然他不愿意亲近太孙,此事易耳。”

解缙叹息道:“景和几番争道,方有士林清流之尊,难道大好局面要毁于一旦吗?”

陈英身体一震,“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景和于仕途之上无望,其根在士林,他若是硬往朝堂之上凑,所得寥寥。

若是以退为进,却能得一个不恋权势的名声盛望,他再于士林之中著书立说,培养弟子,岂不是远胜过玩弄注定没有前途的权位吗?”

解缙恍然大悟,顿时心宽坦然,“景和果真步步为营,大有筹谋。

唉。

真是可惜他一身文武之才。”

二人皆是感慨惋惜,各自上车离开。

公主府中。

临安公主亦是好奇,“驸马有深藏功与名之念?”

“凉国公蓝玉乃是皇孙朱允熥的舅祖父,而父皇却立了朱允炆为储君,蓝玉又桀骜难制,还记得为夫曾经说过的话吗?”

临安公主几乎瞬间变了脸色,骇然道:“凉国公必死!”

李祺平静道:“是的,蓝玉必死,这是杀靖宁侯叶昇的好机会,三妹妹的仇就快报了,报仇之后,为夫就会朝堂半隐。

从杀杨靖开始,为夫一直都处于京城的风口浪尖之中,名声愈盛,可为夫到底是半残之人,不过是借着父皇之势,才能搅动风云。

一旦太孙上位,天下的势便会大变,那种动辄诛杀大臣之事,再不会有,到了那个时候,为夫区区正五品东阁大学士之位,在朝堂上就不够看了。

既然如此,不如以退为进,深耕士林,只在关键时刻出手几次即可。

著书立说成圣才是正道,朝堂争斗则至此为止。

为夫的目标是配享孔庙!”

李祺目光幽深,没人知道朱允炆的皇位只能坐四年。

等朱棣杀进应天时,名满天下的儒宗,比一个普通的官员,作用要大得多。

养望、养望。

其重在养,蓄势于天下之间,而动雷霆于九天之上!

此所谓——

不争建文之势,而夺永乐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