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25章 储君之位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25章 储君之位

簡繁轉換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1 02:19:20 来源:源1

第25章储君之位(第1/2页)

太子朱标的葬礼极其盛大。

作为皇族,临安公主与李祺参与了全程,安静的跟着礼部官员按部就班走完流程。

他看到了如丧考妣的东宫属臣。

看到了曾意气风发的开国公常升满面愁绪。

看到了淮西勋贵焦虑急躁。

看到了锦衣卫高层眼中的跃跃欲试。

最后他看到了迟暮的皇帝,痛彻心扉,眼底却生出择人而噬的寒光和血色。

夕阳照落在皇帝身上,仿佛披上了一层浸染的血衣。

每个人都在思考,圣上垂垂老矣,大明天下要走到什么方向,未来的储君,又该是谁?

嫡长子薨逝,按理说该轮到嫡次子了,可秦王朱樉残暴不堪,岂有人君之相?

晋王的残暴比之秦王也不遑多让。

先孝慈皇后嫡子中,唯有燕王朱棣还稍微正常一丁点,但兄长在而立弟,岂不是致大明统序于无物,前吏部尚书詹徽和前礼部尚书李原名的血,还在西市未凉呢!

这股暗中涌动的暗流,让京城的天空都肃杀了几分,京中大多数人都低调了很多。

尤其是一直以来与李祺不对付的江南大儒纷纷偃旗息鼓,不再执着于打击李祺,而是将精力放在了推举皇孙朱允炆之上。

在李祺没有横空出世之前,江南大儒的后台便是太子朱标。

后世赫赫有名的建文三傻,齐泰、黄子澄,以及被朱元璋外放的方孝孺,都是朱元璋为朱标准备的文臣班底。

此刻他们大概是回过神来,李祺的靠山是皇帝,又是太子朱标的妹夫,这属于至亲。

但皇孙和李祺就不熟了,而且皇孙朱允炆亲近文人,这是大好的机会。

临安公主府。

李祺端坐于书房中思索未来,如今他有些庆幸自己没有将那张底牌打出去。

朱标一死,意味着当前政治势力的全部洗牌。

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风暴将会如最狂暴的龙卷风,摧毁大明政坛的一切。

“朱允熥不堪造就,秦王残暴,朱允炆还没暴露他是个蠢货的事实,立朱允炆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蓝玉骄狂桀骜,属于太子党的淮西勋贵,已然无路可逃,静待刀斧加身即可。”

“洪武时期还有六年,这六年间,只有一件大事,那便是为朱允炆登基铺路。”

李祺手指不自觉的摩挲着,“如今的我虽然没有身居高位,但在士林中已有威望,再加上我的外戚身份,是平衡朝局的重要支柱,皇帝大概率会召我进宫。

我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态度呢?”

大明朝的驸马在洪武朝和永乐朝还是颇有政治地位的,朱元璋嫡长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甚至成为了朱元璋安排给朱允炆的顾命大臣之一。

李祺脑海中正在模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临安公主匆忙从外间走进,急声道:“驸马,宫中来使传来消息,父皇召你进宫,说是有事商议。”

“这么快?”

纵然是李祺早有预料也觉得不可思议,临安公主也很是紧张,“不知是什么大事。”

李祺低声道:“为夫猜测父皇已经动了立储君的心思,如今可能被立为储君的一众人,都和为夫没有牵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5章储君之位(第2/2页)

所以召为夫进宫,询问意见。”

临安公主闻言顿时一颤,紧握住李祺的手,“驸马,这件事不是我们能参与的。”

李祺心中已经大致有所规划,轻拍临安公主手道:“你放心吧,为夫明白其中胜败,你在家中看好穆儿,此事后为夫大概会沉心于士林之中,少理朝政之事。”

说罢李祺离开公主府,随着宫使进宫。

奉天殿中,朱元璋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苍老和灰败,李祺不敢多看,问好后便跪在地上聆听圣训。

“李祺,知道咱为什么叫你进宫吗?”

“儿臣不知,还请父皇示下。”

“你在士林中声望大振,咱对天下有些疑惑之处,想要请你这位当世鸿学大儒解答一番。”

李祺闻言只觉冷汗瞬间浸透了全身,他立刻涕泪道:“父皇之盛赞,儿臣愧不敢当。

李氏的罪责,按大明律,本该夷灭三族,但父皇因亲情存活我家,对罪臣既往不咎,甚至赐予官职,这是天大的恩情。

儿臣能有今日些许微名,全赖父皇之恩,不至于做黄泉孤魂,竟名躁今世。”

殿中气氛随着李祺这一番话轻快了几分。

朱元璋久久不曾说话,李祺不敢抬头,良久才听到皇帝叹息道:“圣人曾言,满招损,谦受益,诚乃金玉良言。

你的父亲李善长若是有你如今的见识,君臣何至于走到如今地步。

咱想了很久都不明白,你父亲明知道胡惟庸作乱,为什么不向咱汇报。

你是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他的心思,你能告诉咱为什么吗?”

李祺闻言又是冷汗涔涔。

穿越以来,他也一直在想李善长为什么知情不报。

毕竟以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关系,肯定是察觉出了什么。

推算到最后,最合理的解释,竟然是李善长对朱元璋不满,故意的。

洪武朝有很多冤案,比如空印案,但杀胡惟庸、李善长、蓝玉这三个人,朱元璋最多属于不念旧情,还真不是冤枉这三个人,那些被牵连抄家的人才是真的惨。

“胡惟庸天性奸刻,有蒙蔽他人之能,父亲年老糊涂,远不如父皇圣明英断,儿臣时时刻刻以此警示,还请父皇明鉴。”

“你也不用给他掩饰,咱和他相识几十年,他就是心眼小又贪爱权力,咱撤了他丞相的职位,他对咱不满了!”

李祺觉得再这么说下去,把皇帝的恨意翻出来,可真就不妙了,好在朱元璋自己住了嘴。

“咱把你召进宫,的确是有大事问你,你是临安的驸马,国朝重戚,又有天纵的才华,注定是未来大明的栋梁。

咱想问问你,你觉得未来大明该交给谁?”

“啊?”

朱元璋这句话太直接了,让早有准备的李祺都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接。

下一瞬他回过神来,立刻叩首,战战兢兢道:“皇朝社稷,父皇自有制度,何须臣下妄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