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冰封DF计划 > 第90章《雪山传言》a

冰封DF计划 第90章《雪山传言》a

簡繁轉換
作者:新作者区欠弓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1 14:18:38 来源:源1

第90章《雪山传言》a(第1/2页)

斯南嘉旺说:“是的,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谷物成熟时举行。就像藏区的其他节日一样,是因为我们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形成自己独有的人文风俗。”

多吉喝了几碗酒后,就不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拙嘴笨腮,喝了酒更说不清楚了。相反,丹曾老人的话却多了起来,他那独具特色的门巴族普通话,让人听起来抑扬顿挫,很有意思。

他既讲了门巴人的历史,也讲了今天的生活,最后,他端起酒碗说:“来,大家难得一聚,按门巴族习惯,今天我们要一醉方休才行……”

大家当下举起酒碗,畅饮起来。

云飞告诉丹曾老人,这次来藏区还想寻找一下自己父亲的骨灰,但任务太紧,没有时间了,他想拜托丹曾老人帮助查寻一下。

老人问他有什么线索,云飞说,只知道自己的父亲欧阳文成是一名高原救护队的志愿人员,可能在阿里地区。

老人详细询问了云飞父亲的情况后说:“你放心,在这雪域高原还没有我老丹曾找不到的人呢!我跟阿里托林寺的活佛圆戎很熟,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班玛多吉口齿不清,有些含糊地说:“有了老……爹,雪山上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鹤云飞好像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老人家,您听说最近有什么人在冰川进行探险活动吗?”

老人想了想说:“好像没有听说。”

斯南佳旺在一旁说:“这儿偶尔也会有一些马帮经过,不过都是些短途贩运的小马帮,现在已经很少了。要是真的遇见这样的暴风雪,他们也会找地方躲避的。”

见说,鹤云飞就把在飞机上看到马帮的事说了一遍,虽然他是写科幻小说的,但也从来没有经历过,特别是对几十公里跨时空的转变大惑不解。他问:“您说,这样的情况,他们会有危险吗?”

丹曾老人说:“这样的天气凶多吉少啊。不过你先别着急,等天气好转了,让佳旺带着民兵帮助去找找。”

云飞说:“那感谢了!我在这里先敬您一家人。”说着,他端起酒碗,大家也端起酒碗,一起祝福索郎丹曾一家人……

有人失踪的消息如同阴霾,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不少人都将这不幸归咎于冰封实验站的试验,认定是它带来了这场灾难。苏春阳再次被推至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云南省科技厅迅速联合冰封实验站,以及西南科学研究院等各方专家,紧急奔赴冰封实验站,共同商讨此次试验引发的后果。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压抑。大家反复观看上次和此次的记录信息,试图从中找到线索。

苏教授神情严肃,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缓缓说道:“自上次事故发生后,为保障安全,我们已大幅缩小实验规模,理论上几乎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可不知为何,还是引发了巨大变化。不过好在没有出现重大纰漏,否则在座的各位和我恐怕早就……”他没有把话说完,但那未尽之意,大家都心领神会。

说罢,苏教授示意助手周慧芳和柳晴在计算机上投放冰封实验站的数据,以此证明即便出现了一些未知状况,但也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周慧芳一边熟练地操作着计算机,一边条理清晰地解释:“各位专家,我们这里配备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实验结束后,我们又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截至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突然,一个细节吸引了生物学家赵芯茹的注意,她立刻出声:“柳晴,把影像固定在那个位置。”

众人的目光随着她的指示聚焦过去,屏幕上呈现出一个古怪的巨型动物。杰美青缘瞬间明白了老师的意图,若确定是中生代,这些难以辨认的生物极有可能是恐龙。但她内心十分纠结,从古生物发展进程来看,不管是人是鬼,古人绝不可能在那个时期出现!

赵芯茹神色凝重,再次向苏春阳教授发问:“您真的能确定上次接收的信号来自中生代?”

苏教授郑重地点点头:“确定。根据当时产生的量子回授,我们已测定那信号来源于你定义的中生代白垩纪时期。”

赵芯茹紧接着追问:“从上次看到这个图像,你们对这古人类是怎么解释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0章《雪山传言》a(第2/2页)

苏教授一时语塞,沉默片刻后,只能猜测着说:“确实难以弄清楚,如果非要我们给出结论,那或许只能认为,他们也是穿越过来的吧。”

赵芯茹轻轻摇了摇头,反驳道:“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的现代化技术,何况我们也尚未实现真正的穿越,他们怎么可能做到呢?”

苏教授无奈地重复:“为保障安全,我们的实验规模不大,几乎不会造成什么后果。要是真出了大错,我们现在早就不存在了。”

这时,林院长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实验是国家项目,不能停止。至于其他相关研究,要同步展开。无论如何,学院都会全力支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话音刚落,彝族人曲木戈武情绪激动起来,他猛地站起身,亮着脸上那道暗褐色的伤疤,毫不客气地说:“不管那段图像跟这次飞行器失事有什么关联,你们领导首先应该考虑救援问题,不是吗?”

吴雄在一旁不冷不热地回应:“你不觉得这个时候上山救援,更应该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吗?”

听到这话,戈武的脸色瞬间变得更加阴沉可怕,愤怒让他脸上的疤都扭曲起来。他大声喊道:“我是搞植物研究的,从小在山里长大,最清楚不过。一般每年的3-5月或者10-12月,也就是旱季的深秋或是初春,都是登山的最佳季节。现在正是12月份,上山不会有太大麻烦!”

吴雄却不为所动,依旧强调:“喜马拉雅山地区刚刚发生了特大雪崩,这个季节虽然适合登山,但地震频发也不允许啊!这时去救援,纯粹是去送死!要是再遇上风暴,将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戈武满脸不服气:“要是你家的人遇到危险,你救不救?”此话一出,众人顿时陷入沉默,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林一洲的秘书冯莹、司机李大明,还有西南特警总队的队长郑宏伟走了进来,他是为失踪人员的事情而来。

冯莹一进门,便皱了皱眉头,连忙打岔:“你们这些人抽这么多烟,也不开窗户,不觉得难受呀?”说着,她快步走过去打开窗户。

看着烟雾顺着窗户缓缓飘出,人们的心头似乎也稍稍放松了一些,可实际问题却依旧悬而未决。

丁伯年教授试图打破这僵持的局面,他清了清嗓子说:“我看啊,救人是必须的,但得先弄清那里的情况。根据我们在喜马拉雅冰川地区测得的数据显示,那里的地质能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这个地区。”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标识,“尽管在雅鲁藏布大峡湾的周围,有着众多高度在七、八千米以上的冰川,是世界上冰川变化最强烈和地质变化最多的地区。但这一次,变化最大的却在这两座冰川之间,从稔青唐古拉山东段南坡到冰川峡谷地区,这里有卡钦冰川和来古冰川,它们相距300多公里。因此,我建议研究院应该考虑对这里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和有效作业,这样也好掌握第一手材料,大家觉得呢?”

随着他的讲解,全能投影仪上,众人的视线随着他指的方向转移,卡钦冰川和来古冰川的图形上,清晰地显现出不同的地形高度和经纬线坐标。

林一洲一脸严肃,语气坚定:“人是一定要救的!但必须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盲目去送死。我们要全面考察好当地的气候和地质变化,做好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说着,他转向曲木戈武,“眼下时间紧迫,我看还是由熟悉山里情况的曲木戈武带队,马上赶往出事地点探查情况,出发前带上必要的防灾救援工具……”

戈武立刻立正站好,激动得就像领受了一项神圣的军令:“是!”

林院长神色关切,语气郑重地说道:“另外,出于安全考量,西南特警总队的郑宏伟队长专程赶来了,他会再调配一些战士协助你们,确保任务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听闻此言,戈武的脸上瞬间泛起惊喜的光芒,眼中满是振奋。他赶忙朝着郑队长恭敬地拱了拱手,动作中带着几分感激与期待。郑宏伟则微笑着点头回应,那笑容里蕴含着沉稳与自信,仿佛在向戈武传递着安心的信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