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冰封DF计划 > 第141章《初步判断》a

冰封DF计划 第141章《初步判断》a

簡繁轉換
作者:新作者区欠弓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1 14:18:38 来源:源1

第141章《初步判断》a(第1/2页)

大导演邹东旭兴致勃勃地分享道:“彝族人对生命的理解着实深刻。当年我深入到楚雄的山区,拍摄过你们彝族的三笙:老虎笙、小豹子笙和大锣笙。除此之外,还有插花节、赛装节,还有……”

他稍作停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摸奶节。”说完,自己先忍不住坏笑起来。

众人一脸茫然,完全不理解他为何发笑,纷纷向他投去询问的目光。这愈发让邹导内心得意,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油然而生,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了。

戈武连忙澄清:“邹大导,您可别瞎说了,哪还有什么摸奶节呀?如今都已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了,谁家的女人和媳妇会让人随便去摸?那不过是当地为了吸引游客做的噱头罢了。”

邹东旭依旧笑着追问:“戈武,那你们彝族还有哪些传承下来的独特习俗呢?”

戈武思索片刻,回答道:“就比如我们彝族的左脚舞,跳舞时都是先出左脚。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请客吃饭的时候,是不是都会把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呢?这叫‘左为上’,对吧?”

“对,对对!难怪《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中国失礼,求之四夷’的说法。看来我们汉人的很多习惯,追根溯源,竟是来自你们少数民族啊!”一旁的网红大咖马文庸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四夷?什么是四夷?除了我们彝族,还有哪些被称作‘夷’呢?”戈武满脸疑惑,追问道。

知识丰富的马文庸耐心解释道:“四夷,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种群部落,分别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接着,他又略带感慨地说,“现在很多研究民族学的人,完全没有找对方向。他们仅从当下的民族划分去研究,这是不对的。因为整个中华民族,本就是由众多的种群部落相互融合而成的……”

“马老师说得太对了!依我看,研究中华民族,就应该从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这四夷入手……”邹东旭对此深表赞同,语气中充满了肯定。他转头看向班玛多吉,说道,“特别是西戎,那可是我们祖先中最古老的一支,而且西戎还包括藏族和羌族。”

他原本以为多吉听到这番话会感到自豪,可没想到躺在月球车上的多吉却满脸不满地嘟囔道:“可还是有人称呼我们为蛮夷呢。”

马文庸神色庄重地插话说道:“我特别反对那种把‘南蛮’定义为‘野蛮’的错误观点。实际上,‘蛮’并非贬称,仅仅是对种群的一种表述而已,咱们可千万不能自己贬低自己啊!”

班玛多吉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对马文庸的观点表示认同。

鹤云飞走过来关切地说:“多吉大哥,看来我们这次肯定会有重大的发现。等你伤养好了,咱们得尽快恢复通讯。”

班玛多吉坚定地回应:“队长放心,通讯工作我一定全力做好。”

一路上,风景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奇花异木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层层叠叠的枝叶遮天蔽日,将阳光切割成细碎的光影。起初,大家还对这些高大树木感到新奇不已,可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它们的存在。而此时,那些随处可见、硕大无比的奇花异果,宛如儿童乐园中被放大了数倍的玩具,开始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突然,有人扯着嗓子大喊:“快来看呐,大脚印!”众人闻声,纷纷快步跑过去一探究竟。

果然,一串跨度极大的脚印,朝着密林深处延伸而去。有人猜测这是野人的足迹,班玛多吉费力地欠起身,仔细瞧了瞧,说道:“我在雪山上见过野人的脚印,再大也大不过这个!”

斯南多杰也附和道:“雪山上的野人脚印确实没这么夸张。”

“我看也不像野人的脚印,难不成我们来到了巨人王国?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脚印呢?”马文庸发挥着他丰富的想象力,半开玩笑地说道。众人听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调侃他净瞎猜,这世上哪有什么巨人王国。然而,眼前这大脚印究竟从何而来,大家依旧毫无头绪。

杰美青缘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她突然想起赵芯茹教授曾说过的话,如果想推测动物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它足迹的长度来判断。于是,她迅速拿出尺子,认真测量起大脚印从足跟到趾尖的距离,结果竟足有43公分长。她在心中粗略估算了一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个巨型家伙要是加上头和尾巴,恐怕得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1章《初步判断》a(第2/2页)

“不会吧?怎么可能这么大?”鹤云飞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说道。

青缘神色笃定,分析道:“应该是恐龙留下的,也只有恐龙才会有这么大的跨度。”

“恐龙?!”众人听闻,顿时惊愕得合不拢嘴。

恐龙不是早就灭绝了吗?难道这里是尚未被发现的原始区域?还是说这是现实版的侏罗纪公园?又或者,他们真的穿越到了恐龙世界?

青缘一边用手丈量着脚印,一边继续解释:“你们看,从两个相邻的后脚印连线中点到两个相邻的前脚印连线中点的距离,就是这动物躯干的长度。根据眼前这脚印踩踏的深度来判断,我估计这家伙的体重起码有50吨以上。”

“真要是恐龙,那可太可怕了。教练,你能判断出这是哪一种恐龙吗?”阿古拉满脸紧张,焦急地问道。

“如果我判断没错的话,这应该是蜥脚类恐龙的脚印。”青缘十分肯定地回答。

“在什么地方才会有这种恐龙呢?”大汉阿古拉紧接着追问道。

“在我们楚雄苍岭镇就有这样的恐龙足迹。”曲木戈武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参观过恐龙乐园的展览,1993年的时候,云南地矿局环境地质研究所的陈述云和黄晓钟两位地质学家,在仅仅180平方米的化石产区内,就发现了类似这样的蜥脚类恐龙脚印,足足有190个呢。后来,这些脚印被命名为苍岭楚雄足印和甄氏楚雄足印……”

杰美青缘满是钦佩地看着曲木戈武,没想到这位研究植物学的彝族人,对自己家乡的恐龙竟如此了如指掌,不禁赞叹道:“没错,你的家乡可是赫赫有名的恐龙之乡,禄丰的恐龙在世界上都颇具名气。但这个脚印可能是马门溪龙的,它是白垩纪时期的一种植食恐龙,生活在大约8300万年至6500万年前。”

鹤云飞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看来他们真的穿越时空了。如今前途充满未知与艰险,但无论如何,绝不能坐以待毙。他神情坚定,整了整身上的衣物,郑重地说道:“看来,在这是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所有人都得重新学习,去适应、去探索。”

马文庸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有意要考考曲木戈武,笑着问道:“戈武兄弟,那你说说,除了咱们国家,其他国家有恐龙脚印吗?”

曲木戈武挠了挠头,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坦然说道:“我也就对自己家乡的情况熟悉些,其他地方的,我还真不太清楚。”

青缘在一旁解围道:“马老师,您这是想长知识,也不能这么为难他呀!他可是植物学家,又不是研究恐龙的专家。”

马文庸笑着看向青缘:“教练,那还是您来给我讲讲吧。”

青缘点点头,耐心解释道:“好的。世界上发现恐龙足迹最多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巴西等。不过,他们发现的恐龙足迹大多形成于三迭纪晚期,而我们国家发现的恐龙足迹,不仅有三迭纪晚期的,还有侏罗纪和白垩纪各个时期的,种类更为丰富。”

众人听闻,不禁对青缘渊博的知识佩服不已,同时,内心深处也涌起了一丝勇气,仿佛在这个陌生而神秘的世界里,找到了些许依靠。

“那外国的恐龙足迹和咱们国家的恐龙足迹有什么不一样呢?”马文庸好奇心不减,继续追问道。

戈武连忙抢答:“这个我知道!我记得展览展板上介绍过,国外发现的足迹大多是鸟脚类恐龙留下的,而我国发现的足迹,大多来自肉食性兽脚类恐龙,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在我国好像只发现了三种……”

“不愧是恐龙家乡出来的人,还真知道不少。”马文庸笑着调侃道。

见马文庸似乎还想继续追问,戈武刚才的得意劲儿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忙摆手说道:“我真不是搞恐龙研究的,就知道这么点儿皮毛。您要是还想问,还是问教练吧,她可是专业的生物学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