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冰封DF计划 > 第31章《镜像课题》a

冰封DF计划 第31章《镜像课题》a

簡繁轉換
作者:新作者区欠弓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6-21 14:18:38 来源:源1

第31章《镜像课题》a(第1/2页)

“所以,如今全世界的科学家,尤其是生物学家,都对这件事予以高度关注。而姚奎所患的‘哈拉哈病毒’很可能就含有这样的成分,因此治疗难度极大。”赵教授满脸忧虑,话语中满是担心。

“他不会传染吧?”林院长急切问道。

“目前来看病情还比较稳定,但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赵芯茹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起码现阶段还不会传染。只是感染了这类疾病的人会逐渐变得疯狂,行为举止毫无规律,难以预测,这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恐慌。所以一定要密切留意姚奎的病情发展,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林一洲听完赵芯茹的阐述,开口说道:“我觉得你们迟早也是要像苏教授他们那,迸行‘突破镜像’相关研究的。现在你们最好提前准备好完整的报告,以便到时能及时向高层汇报……”

赵芯茹点头表示同意,可心中不禁疑惑,究竟什么才是正常生命和镜像生命的分水岭呢?

从北京发来的六台时空镜像仪终于运抵西南科学研究院,林一洲立刻通知了苏春阳。

苏春阳得知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西南科学研究院。巧的是,冰川学家丁伯年,还有丽江天门观察站的沈星云也都在。

苏春阳兴奋地说道:“这下太好了,有了时空镜像仪,再加上我那多功能智能遥感探测设备,实验就更有把握了。我们有望借助中微子反物质,实现亚光速,甚至超光速实验,从而突破时空镜像面。”

“超光速就能穿越时空吗?”林院长满脸疑惑,开口问道。

苏春阳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光的问题。一般认为光的速度是绝对的,若想让时光逆转、岁月倒流,或是迈向未来,就必须超越光速。”

丁伯年接话道:“我听说,想要直接找到超过光速的物质,确实不太现实。”

苏春阳立刻回应:“但你试想一下,如果人类无法达到超光速,就永远无法飞出太阳系,去探索更为深邃的宇宙。所以,关键就在于探究光的本质。”

“这倒是,当年牛顿和胡克、惠更斯为了光的本质可是发生了一场颇为伤感情的争吵,直到1865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组描述电磁场运动规律的方程,才证实变化的磁场能够生成电场,变化的电场又能生成磁场。这一成果证明了光是一种磁波,还推算出电磁波的速度恰好等于光速。”沈星云说道。

“没错。正是他让光学和电磁学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也为我们研究和利用波光开拓了广阔的前景。”苏春阳严肃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沈星云接着说:“当然,超光速是人类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速度,而光年作为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是一天文单位张角为一角秒时的距离,如此看来,飞跃宇宙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直到现在我都很难相信有时空镜像面,更别提实现时空穿越了。究竟有没有能超过光速的东西呢?”丁伯年教授向苏春阳问道。

苏教授回答说:“在目前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中,最有可能接近光速,甚至超过光速的就是中微子,当中微子进入到超纯水中,就可能会变成超光速状态。我想问问,在你们天文学家的认知里,恒星和星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沈星云说:“宇宙暗能量是推动宇宙极速膨胀的原因,这使得物质密度迅速下降,进而形成了恒星与星系……”

苏春阳又说道:“我们一直在寻找引力波,尤其是那些由宇宙灾难**件产生的引力波。但引力似乎始终遵循着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定律,隐藏的维度也一直没有出现。”

“我也想问,是否可以通过中微子来发现引力波呢?”沈教授急切地问道。

“我认为是可以的。”苏教授说,“既然中微子比光还快,而且不受宇宙中诸多因素的干扰,那么通过观察中微子与特殊物质产生反粒子时发现引力波,就有可能找到宇宙射线的来源,进而发现暗物质。”

丁伯年又插话问道:“那这到底有没有危险呢?真的能穿越时空吗?”

苏春阳笑了笑:“丁教授不必担心!这次只是试验,我们投入的能量级仅够试验使用,应该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当然,这还得看实验时的各种条件以及激活kc20有效成分被放大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1章《镜像课题》a(第2/2页)

“还需要多少Kc20啊?”林一洲院长问道。苏春阳提议前往会议室详谈,于是,众人在林院长的引领下,有序步入会议室。

苏春阳将一个硬盘接入电脑,随即在空间中投射出一幅简洁的图示,开口讲解道:“诸位都清楚,kc20是一种极为稀有的能量宝石。直至目前,唯有从月球上才能开采获取,其稀缺程度不言而喻。不过,我们现已借助kc20成功获取中微子反物质。倘若我们能够掌控这个超时空镜像面,那就有了实现链接无穷世界的可能,甚至还能进一步掌握黑洞引擎……”

“这可不得了!具体的原理和操作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呢?”听他这么说,丁伯年教授难掩激动之情,满怀关切地问道。

“大家请看,这幅镜像图呈现的是通过折射形成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宇宙图。”苏春阳一边说着,一边又投射出一幅宇宙多维空间的镜像结构图,“要是我们穿越二维空间的镜面,走进镜子之中,那么两个相对的世界便会产生连接……”

众人听后,一脸茫然,面露困惑之色。

苏春阳见状,又进一步解释道:“这么说吧,当你站在镜子前面,镜子里会映出一个与你别无二致的影像。当镜子的一面向你这边凸出时,就意味着对方的世界即将与我们产生交集;而当我们能够突入对方的世界时,或许就实现穿越了。”

“这能一样吗?要是镜子破了,人不就无法在镜子里成像、看不见了吗?”丁教授半开玩笑地说道。

“时空镜像就如同一个磁盘上存储了数据,而在另一个磁盘上存有相同的副本。它们所代表的世界是平行的,所谓突破,无非就是跨越,不存在因硬力撞击而打破镜子的情况。”苏教授解释道。

大家终于稍稍理解了一些,也就是说在平行空间中,一旦找到了合适的路径,就能够跨越空间,抵达另一个时空。

会议结束后,众人各怀思绪,相继离去……

回到丽江天文观测站,沈教授越想越觉得不安,决定加大对星系边缘地带的观测力度。

多年来,沈星云都是在这个小小的天文观测站默默耕耘、辛勤工作。这里的日子宁静安逸,可他的事业发展却陷入了僵局。无论是业务能力的提升,还是职称的晋升,都未能得到上级的关注与重视。久而久之,人们都戏称他为“小望天”,这称呼里,既有他痴迷观天的意思,却也透着一种守着天空却盼不来希望的无奈。

沈星云心里门儿清,这称呼背后其实藏着嘲讽。如今国家重点扶持的都是那些大型天文观测站,自己在这个小地方不被重视,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时常暗自思忖: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新的突破与发现呢?他又想起冰封实验站那残留信息中的古人类,他们是不是在做与天文有关的事情呢?不知为何,他的思绪飘到了夏朝仲康时期。

他记得,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之中记载,那时曾发生过一次“日食”现象,而那次日食,竟让天文官羲和丢了性命。虽说书中并未直接提及“日食”二字,但经考证,它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后人也将其称作“书经日食”或“仲康日食”。

难道那古老的信息来自于上古的夏朝?

沈星云不禁感慨,在古人的认知和想象里,“日食”这种能让地球人与神秘莫测的天象产生强烈互动的现象,实在是令人胆寒。

不难想象,当日食发生时,天空骤然变暗,原本高悬天际、光芒万丈的太阳,光线逐渐减弱,就好像有个恐怖的黑色怪物正缓缓靠近,一点点将太阳吞噬。这种“天狗吃太阳”的惊悚场景,怎能不让人感到深深的恐惧与震撼?在古人眼中,这无疑是大凶之兆。

在古代,一旦出现这种被视为不祥的天象,百姓们会聚集起来,敲盆打锣,奔走呼喊,要把不吉祥的“天狗”吓跑。而负责监视天象的天文官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朝廷,届时天子会率领群臣来到大殿前设坛,焚香祈祷,献上祭祀用品,祈求太阳重新归来。要是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有所延误,天文官必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