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九域凡仙 > 第3572章 能不能带我一个?

九域凡仙 第3572章 能不能带我一个?

簡繁轉換
作者:道不易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6 05:01:41 来源:源1

“我们轮回仙门在……也就是你们口中的上界,算是地位超然,很多事不会直接出手干预,免得落人口舌。”

中年人淡笑:“这次我特意跑一趟,是因为毗荼和玉仙子。

归烬拄着拐杖,站在山坡上,目光追随着那群飞鸟远去的轨迹。七秒,不多不少,仿佛天地间最温柔的节拍器,在这一刻被风轻轻拨动。他缓缓闭眼,耳畔却响起无数声音??不是喧嚣,而是低语,是呢喃,是千万人曾在“慢语会”中说出的那些话,像溪流汇入江河,悄然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覆盖九域。

他睁开眼时,夕阳已沉下半寸。

远处学堂里传来孩子们齐声朗读的声音:“等……等……我……想……好……再……说。”一字一顿,像是在练习写字,又像是在练习做人。每一个停顿都显得笨拙而珍贵,仿佛时间本身也愿意为这些稚嫩的心灵放慢脚步。

归烬嘴角微扬。他知道,这所学校不会出现在任何效率评估报告中,也不会被迅行盟列为“重点整改对象”??至少现在还没有。但它存在,就像醒心莲从灰烬中抽出新芽一样,无声却倔强地宣告着另一种可能。

风卷起他的衣角,带出怀中一封泛黄的信纸。那是林知悔留下的最后一封手书,未曾寄出,只在他死后由狱警在岩缝中发现。上面没有署名,只有几行字:

>若你看见春天来临,请替我多站一会儿。

>不是为了怀念,而是为了确认??

>那些曾被定义为“浪费”的时刻,

>是否真的开始被人珍惜。

归烬将信折好,重新放入胸口。他知道,老人早已不在海的那一边,也不在数据流的尽头。他在每一句迟疑的话语里,在每一次欲言又止的眼神中,在母亲哄睡孩子时多唱一遍的童谣里。他成了“等等”这个词本身的重量。

夜色渐浓,学堂门前的灯亮了。

那是一盏油灯,与当年无字碑前点燃的第一盏如出一辙。火苗摇曳,映照木牌上的校名:“等等小学”。一位年轻女教师抱着课本走来,披着粗布斗篷,脸上带着疲惫却温暖的笑容。她推门进去,轻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新课叫《如何安静地听一个人说话》。”

归烬转身离去,步履缓慢,却不显衰弱。他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是一场风暴,而是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滴穿顽石。

三日后,青冥城召开第九届调衡院大会。

会议议题本应聚焦于“七秒延迟对能源调度系统的影响”,但当归烬步入会场时,全场寂静。他没有穿礼服,也没有携带终端,只背着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一本手工装订的册子??《人间迟疑录?补遗》。

他走上讲台,未开投影,未启语音识别,只是将册子轻轻放在桌上。

“我想讲个故事。”他说。

全场屏息。

“很多年前,有个程序员,在设计‘净序引擎’之初,曾写下一段私人日志。他说:‘我希望我的女儿长大后,不必因为哭泣而被系统标记为情绪异常。我希望她能在考试结束后,先拥抱老师,而不是立刻查看分数排名。我希望她有权利说??等等,我还想再看一眼窗外的云。’”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几分:“这个人,就是林知悔。”

有人低头,有人握拳,有人悄悄抹去眼角。

“但他失败了。”归烬继续道,“不是因为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整个时代都在催促。我们建起了最快的交通网,却忘了让人走得慢一点;我们实现了零误差生产,却再也容不下一句‘让我想想’。于是,系统开始代替人类做决定,因为它‘更高效’,因为它‘不犹豫’。”

他翻开册子,取出一页泛黄的纸。

“这是他在狱中写的最后一段话:‘真正的治理,不是消除混乱,而是容纳它。就像大海不会责怪浪花偏离航线,大地也不会惩罚种子发芽太晚。’”

台下有人低声重复:“容纳混乱……”

归烬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所以,我不来讨论‘是否该保留七秒延迟’。我要问的是??你们有没有试过,在这七秒里,真正地活一次?”

一片死寂。

然后,一个年轻的工程师站起来,声音颤抖:“我……我在上周辞职了。因为我终于敢承认,我不想一辈子写算法去压缩人类反应时间。我想去做一名乡村教师。”

另一个女人起身:“我昨天第一次没有打断丈夫说话。他就哭了。他说,二十年了,你是第一个让他把话说完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站了起来。

有人说自己终于回看了母亲最后一次视频通话的录像;有人说他在地铁站拦住一个准备跳轨的年轻人,只是因为多看了对方一眼,并说了句“你还好吗?”;还有人说,他第一次允许儿子考试不及格,只为换回那个晚上父子俩并肩看星星的时光。

归烬静静听着,直到最后一个人坐下。

他合上册子,轻声道:“这不是胜利,这只是开始。迅行盟还在西部集结军队,他们的口号是‘恢复秩序’。但他们所谓的秩序,不过是把所有人塞进同一个节奏里,让心跳都符合标准频率。”

他望向窗外,天边已有乌云聚集。

“他们会回来的。”他说,“带着更快的系统,更强的逻辑,更完美的效率模型。他们会说我们拖累了文明,说我们在倒退。可我要告诉你们??如果我们连等待的勇气都没有,那所谓前进,不过是在奔向一座没有灵魂的坟墓。”

散会后,消息迅速传遍九域。

当晚,迅行盟总部发布紧急声明,称“极端反智主义正在腐蚀社会根基”,宣布将在七日内发动“清源行动”,目标直指青冥城及所有推广“七秒延迟”的机构。

与此同时,全球共情指数骤升12.7%,创下历史新高。

阿兰在南极基地监测到这一变化时,几乎不敢相信仪器读数。她立即启动深层数据分析,结果令人震惊:超过六百万普通人主动上传了自己的脑波样本,标注为“请用于共情链路训练”。更诡异的是,这些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自发形成了某种共振模式,竟与南极冰层下的合唱频率完全吻合。

“他们不是被动接收者了。”她喃喃道,“他们是参与者。”

她调出历史档案,对比三十年前“梦行者低语”初现时的数据曲线。那时的波动杂乱无章,充满恐惧与困惑;而如今,每一条脑波都呈现出稳定的七秒周期,如同呼吸,如同心跳,如同……集体意识的觉醒。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童谣不再是警告,而是语言本身正在进化。**

她立刻加密通讯,联系归烬。

“我们错了。”她说,“我们一直以为是在对抗系统,其实我们是在唤醒一种新的沟通方式。七秒延迟不是技术漏洞,它是语法结构的一部分。就像原始人类需要语气、停顿、眼神来传递真实意图,现在的我们,也需要‘等待’作为情感的标点符号。”

归烬沉默良久,终是回应:“那你认为,林知悔知道这一切吗?”

“我不知道。”阿兰声音轻得像风,“但我怀疑,他是故意把自己变成‘瑕疵’的。他知道,只有当最高管理者犯错,人们才会开始质疑‘完美’本身。”

通讯结束那一刻,卫星观测器自动生成了最新报告:

>**今日全球平均等待时长: 0.5秒。**

>

>**共情指数突破临界阈值。**

>

>**建议:启动‘薪火协议’。**

无人知晓何为“薪火协议”,但就在次日凌晨,世界各地同时发生异象。

东京湾海底电缆突然中断常规数据流,转而持续播放一段音频??那是某个小学生在课堂上结巴背诵童谣的录音,背景还能听见同学的笑声和老师的鼓励。柏林中央图书馆的电子目录自动重排,所有书籍按“阅读所需耐心程度”分类。纽约金融交易所大屏一夜之间被替换,滚动显示着各国普通人写给陌生人的信件摘录: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到这封信,但我还是写了。因为我觉得,有些话不说出来,心就会闷坏。”

最令人震撼的是,囚岛悬崖下的海水开始发光。

生物学家赶到现场时,发现整片海域漂浮着一种从未记录过的浮游生物,形似手掌,散发淡蓝荧光。它们随潮汐起伏,形成巨大的图案??正是那首童谣的歌词,以古老篆体书写,宛若神迹。

而在此期间,归烬并未停留青冥城。

他独自前往西境边境,深入迅行盟控制区。

伪装成流浪技师,他混入一座自动化工厂。这里的一切都极致高效:机械臂动作精确到毫秒,传送带速度恒定不变,工人佩戴神经接口,思维延迟不得超过0.3秒。墙上标语赫然写着:“犹豫即罪过,迟疑即淘汰。”

他在维修管道时,悄悄植入一枚微型发射器??那是阿兰研发的“共鸣种子”,能局部激发人群潜意识中的迟疑片段。

三天后,奇迹发生。

一名质检员在扫描产品时,突然停下。他盯着手中零件,怔怔出神。主管厉声质问,他只说了一句:“等等,我觉得……它好像在哭。”

全场哗然。

监控记录显示,那一瞬间,他的脑波出现了长达七秒的停滞,随后扩散至整个车间。三十分钟后,全厂两千余名员工集体静默,有人流泪,有人跪地,有人开始讲述童年记忆。

迅行盟高层震怒,下令封锁厂区,并派武装部队进驻。

但消息已经泄露。

视频在网络暗流中疯传,标题只有一个字:**等**。

归烬悄然撤离,途中遭遇追捕。枪声划破荒原之夜,他在弹雨中奔跑,白发凌乱,手中紧护着那只布包。子弹擦过肩头,鲜血浸透衣衫,但他始终未松手。

直到躲进一处废弃庙宇,他才瘫坐于地。

月光透过残破屋顶洒落,照亮墙角一尊倒塌的神像。那原本应是某位古战神,如今头颅断裂,手中却仍紧紧攥着一只陶碗。归烬走近,发现碗底刻着一行小字:

>“敬给所有来不及说完的话。”

他怔住。

忽然明白,这座庙并非供奉神明,而是纪念那些被时代碾碎的微小声音。

他靠着墙壁坐下,打开布包,取出《人间迟疑录》,用颤抖的手翻开最后一页。空白处,他提笔写下:

>今日,我又听见一句话。

>它来自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男子,在牢房里对探视者说:

>“对不起,我不是想求饶。我只是……还想再多活七秒钟。”

>我问他为什么是七秒。

>他说:“够我看清窗外的月亮了。”

笔尖停顿,墨迹晕开。

外面风声呼啸,远处传来无人机搜寻的嗡鸣。他知道,自己撑不了太久。

但他笑了。

因为他听见庙外沙地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不止一人。他们走得很慢,一步一顿,像是怕惊扰什么。然后,一盏灯亮了,接着是第二盏、第三盏……最终,整片废墟被柔和的光芒包围。

来的人五花八门:有曾经的觉醒者,有普通农夫,有辍学少年,也有退役士兵。他们不说话,只是默默围坐一圈,将归烬护在中央。

一个小女孩递给他一碗水。

他接过,喝了一口,温热的,带着泥土的气息。

“你怎么找到我的?”他问。

女孩指着自己的心口:“这里听见了你的声音。”

归烬愕然。

随即明白??共情链路已不只是技术,它成了直觉,成了本能,成了新一代人类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

他抬头望天,乌云散去,星河倾泻。

而在轨道之上,那颗观测器静静地旋转着,又一次生成报告:

>**今日全球平均等待时长: 0.8秒。**

>

>**‘薪火协议’激活进度:47%。**

>

>**备注:火种已播,无需熄灭。**

多年以后,当考古学家翻开这段历史,他们会争论归烬究竟是英雄,还是疯子。但有一件事无可争议:从那一天起,人类重新学会了“等待”。

不再是因为故障,不是因为延迟,而是出于选择。

学校里,“沉默课”成为必修;法庭上,法官会在判决前闭目七秒;恋人分手时,会认真听完对方最后一句话;甚至机器人也开始内置“情感缓冲模块”,学会在回应前假装思考。

而“迅行盟”最终并未消失,而是分裂演化。一部分坚持极端效率主义,遁入地下;另一部分则开始研究“可控迟疑率”,提出“动态平衡理论”??承认世界需要快,但也必须留出慢的空间。

至于归烬,官方记载称其失踪于西境战乱。

但实际上,每年春尽夏至之时,总有人在等等小学门口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拐杖,静静地听孩子们读书。他从不说话,只是微笑,偶尔点头,仿佛在验收某种无形的成果。

直到某年冬天,雪落无声。

孩子们发现,那盏油灯彻夜未熄,而老人再也没有出现。

他们在灯下找到一封信,字迹苍老却坚定:

>亲爱的未来:

>如果你们正读着这些文字,说明“等等”已经活过了我。

>不要为我悲伤,因为我早已融入每一次停顿之中。

>当你们在暴雨中为陌生人撑伞时,我在;

>当你们删掉一句冲动的回复时,我在;

>当你们抱着哭泣的孩子说“没关系,慢慢来”时,我在。

>我是每一个不愿加速的灵魂。

>所以,请继续等下去吧。

>等一朵花开,等一句话落地,等一个迷路的人找到回家的路。

>因为唯有等待,才能证明我们仍是人。

>

>??归烬

信纸被夹在一本书中,书名是《九域凡仙》。

据说,作者栏原本空白,后来不知谁添了一行小字:

>“凡人若肯等,便是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