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 第411 章 道韵悠悠(一)

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411 章 道韵悠悠(一)

簡繁轉換
作者:红衣过客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2 01:45:21 来源:源1

第411章道韵悠悠(一)(第1/2页)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刺破重重雾霭,斜斜地洒在镇魔城头时,那座巍峨的城池仿佛从沉睡中苏醒,渐渐显露出它雄浑而沧桑的轮廓。

然而,在这看似宁静的晨曦中,独孤信却已悄然离去。

他脚踏祥云,立于云端之上,目光深邃而悠远,回望这座承载着无数故事与秘密的城池,以及城中那散发着诡异气息的血色晶体。

威骁的苏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李猛亦在修行之路上寻得了属于自己的道途,这原本应是令人欣慰之事。

可独孤信心中却满是忧虑,逸云大陆如今看似平静祥和,实则暗流涌动,冥界那难以捉摸的阴谋、天元大陆隐隐传来的威胁。

皆如层层乌云,正缓缓汇聚,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似乎已在酝酿之中。

独孤信轻轻叹了口气,袖袍一挥,施展出“驾雾腾云”的大神通。

刹那间,周身云雾翻涌,化作一道璀璨的流光,裹挟着他的身形,朝着皇城独孤城疾驰而去。

此时的独孤城,在朝阳的映照下,散发着别样的威严与生机。

城中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在晨光中闪烁着微光,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独孤信的五孙子独孤威瀚,作为这座城池的城主,此刻正在城主府中处理政务。

威瀚如今已是元神中期的修为,在“仁道”的修行之路上更是越走越远,其对“仁”之一道的领悟,已深入骨髓。

他贴身佩戴着独孤信赐予的“仁心剑”,此剑仿佛与他心意相通,每当他以仁心治世,剑身便会隐隐泛起柔和的青光,似在呼应他的道心。

而独孤信的亲传大弟子孟丘,更是修行界的传奇人物。

他以无灵根的凡人之身,硬生生地悟道“正气道”,如今早已踏入“适道境界”。

凡人的修炼体系虽简单直接,分为后天、先天、适道,可每一步的跨越都无比艰难,而孟丘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道的执着追求,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手中的“正心剑”,是独孤信赐予的宝物,亦是他修行“正气道”的重要助力,剑身所蕴含的浩然正气,与他自身的气息相辅相成。

独孤书院,在独孤皇朝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犹如一座人才的摇篮,为皇朝的运转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英。

如今皇朝各地方的执政官,以及“天芮”令牌的持有者,大部分皆出自这座书院。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许多仙门弟子慕名而来,使得书院的氛围更加多元。

平日里,独孤信鲜少踏入书院,屈指可数的到访次数中,唯有书院刚建成时的那次最为深刻。

此后,他大多是在摘星楼俯瞰全城时,顺便关注着书院的发展。

这一日,独孤信心中忽有所感,决定亲自前往独孤书院一探究竟。

他身形一闪,瞬间便出现在书院门前。

那朱漆大门上“独孤书院”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书院的辉煌历史。

独孤信轻轻推开大门,缓步踏入院中。

绕过影壁,眼前便是九曲回廊,紫藤花架下,三三两两的学子们或坐或站,手中捧着书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回荡在整个书院。

独孤信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心中满是欣慰,仿佛看到了皇朝未来的希望。

他熟稔地穿过东跨院,朝着孟丘的书房走去。

远远地,便看见竹林深处那座青瓦白墙的雅致小楼,一如往昔般宁静祥和。

然而,还未等他走近,便听得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紧接着,一道熟悉的身影从楼中走出,正是他的孙子独孤威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1章道韵悠悠(一)(第2/2页)

“祖父!”

威瀚一眼便看到了独孤信,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连忙快步迎了上来,恭敬地行礼道,

“不知祖父今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祖父恕罪。”

独孤信微笑着扶起威瀚,目光慈爱地看着他,说道:

“威瀚,无需多礼。许久未见,你倒是愈发沉稳了。”

说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威瀚,见他神色从容,气息内敛,心中更是满意。

“多谢祖父夸奖,孙儿不过是尽自己所能,治理好独孤城罢了。”

威瀚谦逊地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又一道身影从楼中走出,正是孟丘。

他身着一袭月白长袍,腰间悬着“正心剑”,步履轻盈,神态自若,举手投足间尽显君子风范。

“师尊!”

孟丘见到独孤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不知师尊今日前来,弟子有失远迎,还望师尊恕罪。”

独孤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

“孟丘,不必如此多礼。今日我前来,一是看看书院的情况,二是想与你们聊聊修行与悟道之事。”

“能得师尊教诲,实乃弟子之幸。”

孟丘说道,眼中满是期待。

说话间,三人走进书房,在桌前坐下。

书房内布置简洁而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独孤信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目光在威瀚和孟丘身上缓缓扫过,说道:

“威瀚,你如今在‘仁道’上已颇有造诣,可愿意与我说说,你对‘仁道’又有了哪些新的领悟?”

威瀚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祖父,孙儿近来愈发觉得,‘仁道’并非仅仅是心怀慈悲,施恩于人。它更像是一种包容与理解,是对世间万物的尊重与关爱。”

“在治理独孤城的过程中,孙儿时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无论是凡人还是修士,都有着各自的诉求与难处。孙儿唯有以‘仁’心去倾听、去理解,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而且,‘仁道’的修行,也让孙儿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骄不躁,以柔克刚。”

独孤信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说道:

“威瀚,你能有此感悟,实属不易。‘仁道’看似温和,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但你也要记住,仁并非无原则的宽容,在面对大是大非之时,亦需有果断的决断力,不可优柔寡断。”

“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威瀚恭敬地说道。

独孤信又将目光转向孟丘,问道:

“孟丘,你以凡人之身悟道‘正气道’,一路走来,想必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如今,你在‘正气道’上又有何新的突破?”

孟丘神色一凛,认真地说道:

“师尊,弟子在修行‘正气道’的过程中,愈发感受到浩然正气的强大。它不仅能涤荡自身的杂念,还能震慑邪恶,匡扶正义。”

“近来,弟子在与城中百姓的接触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气道’的修行,不能仅仅停留在自身的修为提升上,更要将这份正气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正义的力量。而且,弟子发现,当自己心中的正气与百姓的信任和期许相互呼应时,自身的修为也会有显著的提升。”

独孤信欣慰地笑了笑,说道:

“孟丘,你能有这样的领悟,说明你对‘正气道’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气道’与‘仁道’虽有所不同,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皆是为了让这世间更加美好。”

“你们二人,一个以仁治世,一个以正镇恶,若能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必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