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人在遮天,抽卡成帝 > 第四百一十一章 北斗诸事,晋升地仙

人在遮天,抽卡成帝 第四百一十一章 北斗诸事,晋升地仙

簡繁轉換
作者:方蛟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2 16:56:46 来源:源1

须弥山,大雷音寺。

方阳在带领夏一琳参观这座古寺的同时,将自身从阿弥陀佛大帝传承中找出的一部分经文,传授给了对方。

夏一琳虽然已经还俗,但因为早在修行之初,便选择了西漠佛门的功法,所以现在...

夜深了,山外的雪仍未停。风裹着冰晶拍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如语声般的响动。陆沉坐在洞穴深处,手中握着一截炭笔,在石壁上缓缓写下两个字:“怀疑”。

这两个字并不工整,甚至有些歪斜,但他写得很慢,一笔一划都像是刻进骨头里的誓言。身后十几个孩子已经睡去,蜷缩在干草堆中,脸上还带着白日争论时的激动神色。他们白天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说《启明录》里讲“人人皆可成圣”,那为何如今只有执律使高坐云端?有人说若规则由强者定下,弱者反抗便是罪?又有人反问:如果连问都不能问,活着和行尸走肉有何区别?

争到最后,没人能说服谁。但他们达成了一致:从今往后,不再闭嘴。

陆沉望着那两个字出神。他知道,这不只是两个字,而是一把刀,一把正在悄悄割开谎言之茧的刃。他想起那夜油灯下的蓝焰,想起陈昭残念消散前的最后一句话:“下一个问题,由你提出。”

于是他提笔,在“怀疑”之下,添上第三行:

>“如果山神是假的,那么真正的神,是什么?”

话音未落,石壁忽然微微震颤。炭笔落地,发出清脆一响。孩子们纷纷惊醒,揉着眼睛望向他。

“怎么了?”一个瘦小的女孩怯生生地问。

陆沉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那行字??原本漆黑的墨迹,竟泛起淡淡金光,如同有某种力量正从地底渗出,与文字共鸣。紧接着,整面石壁开始浮现密密麻麻的纹路,像是古老的符文苏醒,又似血脉重新流动。

“这是……《终问录》的印记!”有个识得几个字的孩子惊呼。

不,不是印记。是回应。

一道低沉的声音自岩层深处传来,仿佛来自千年前的地心回响:

>“神,是被信仰托举的存在。但信仰本身,才是最初的火种。”

众人屏息。陆沉却猛地站起身,冲着石壁大喊:“那如果我们不信呢?如果我们拒绝跪拜、拒绝沉默、拒绝接受所谓‘天命’呢?!”

寂静。

然后,整个山洞轰然震动。头顶砂石簌簌落下,远处传来闷雷般的滚动声。一道裂缝自地面蔓延而出,直指洞口。而在那裂隙中央,缓缓升起一块石碑??通体漆黑,表面布满裂痕,却透出微弱却不容忽视的光芒。

碑上只有一行字:

>**不信者,亦可成光。**

孩子们怔住了,有的颤抖,有的流泪,有的跪倒在地。唯有陆沉一步步走上前,伸手触碰那冰冷的碑面。就在指尖接触的一瞬,一股暖流涌入体内,像是千万道声音在他脑海中齐声呐喊:

>“你说得对。”

>“我们等你很久了。”

>“现在,轮到你来问了。”

他猛然回头,看向同伴们:“你们怕吗?”

一片沉默后,那个曾怯声提问的小女孩举起手:“我……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要怕黑暗?明明火是可以自己点燃的。”

话音落下,石碑金光暴涨,竟将整座山洞照得如同白昼。更惊人的是,那光芒穿透岩层,直冲云霄,宛如一根擎天巨柱刺破夜幕。

千里之外,林婉站在静海之滨,仰头望见那天际突现的光柱,眼中闪过泪光。

“他们开始了。”她轻声道。

身旁,苏渺盘膝而坐,盲眼微垂,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这一问,比十万大军更锋利。”

与此同时,东域书院中的年轻学子已被押往执律司大牢。铁链加身,衣衫破碎,但他始终昂首前行。街道两旁依旧人山人海,无数人手持竹简,默诵着他那篇被判为“悖逆”的答卷。有人在他经过时低声说:“你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他笑了:“只要还有人愿意听,我就没输。”

牢门关闭的刹那,他忽然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低头一看,贴身藏着的那页《思议法》残卷,竟自行展开,浮现出一行新字:

>“当一人之言化为万人之声,枷锁便不再是枷锁。”

而在北荒辩经台废墟之上,昔日正方领袖独自伫立。他曾以“天道无情”压服百家,如今却亲手焚毁了自己的论道碑。火焰升腾中,他喃喃自语:“原来最强的不是拳头,是让别人也敢开口说话的勇气。”

火光照亮远方山脉,恰好映在那座伪神庙宇的金顶上。

山顶庙中,香火依旧缭绕,但气氛早已不同。老祭司死后,新的“神使”接任,可信徒越来越少。那些曾被操控心智的人,开始一个个醒来。他们发现自己多年来献上的粮食、金银、乃至亲生骨肉,换来的不过是藏于山腹中的怪物吞噬信仰的盛宴。

有人逃下山,哭诉真相;有人怒砸神像;更有甚者,手持火把围住庙门,高喊:“还我孩子!”

庙内,几位执律使残部面色阴沉。

“情况失控了。”一人低语,“那个叫陆沉的孩子,不该活到现在。”

“杀了他?”另一人冷笑,“你以为没人试过?前三批杀手,全都死在半路,尸体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嘴里塞着写满《启明录》段落的纸条。”

“那是巧合!”

“不是巧合。”第三个声音响起,沙哑而苍老,“是‘觉知’复苏了。一旦思想开始流动,封禁之力就会削弱。我们靠恐惧统治千年,可如今,人们不怕了。”

殿中陷入死寂。

良久,首席执律使缓缓起身,披上黑袍:“传令下去,启动‘归寂阵’??我要让这片土地重回蒙昧,让所有文字化为灰烬,让每一个敢于提问的人,永远沉睡。”

命令下达当晚,天地异变。

乌云压境,不见星月。狂风卷起黄沙,形成一道横贯百里的风暴带,直扑陆沉所在的山谷。空中雷鸣不断,却无雨滴落下,反而有无数黑色符文如蝗虫般飞舞,所过之处,草木枯萎,溪水干涸,连岩石都开始龟裂风化。

这是“遗忘之咒”??执律使秘传的禁忌手段,旨在抹除区域内的集体记忆与认知能力,使人退化为浑噩无知的牲畜。

消息传入点灯人船队,林婉当即下令全速驰援。

“来不及了。”苏渺摇头,“等我们赶到,山谷早已沦为死地。”

“那就用声音撕开屏障!”林婉决然道,“把静海碑林里所有觉醒者的遗言,全部播出去!用最大的钟,最亮的灯,最响的鼓??我要让天下人都听见!”

于是,一艘艘灯火通明的船只驶离静海,载着录音玉简、共鸣铜钟、传音阵盘,奔赴四方城池。每到一处,便敲响警世之钟,播放那段汇聚万千灵魂呐喊的合唱:

>“我还活着!”

>“我没有错!”

>“请听见我!”

起初,百姓惊疑不定,以为妖术作祟。可当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听完这段声音后,脑海中竟浮现出早已遗忘的往事??母亲临终前的叮嘱、幼年读过的诗篇、某个被禁止提起的名字??他们终于明白:这不是幻术,是**唤醒**。

一场无形的思想潮汐,自南向北席卷大地。

与此同时,陆沉已察觉天象异常。他召集所有孩子,将抄写的《启明录》《辩亡书》残卷集中埋入山洞最深处,并立下约定:“若我们失忆,请挖出这些书;若我们沉默,请彼此提醒;若我们倒下,请后来者继续发问。”

然后,他独自走出洞外,面对漫天黑符,仰天大喝:

“你们想让我们忘记?可我们已经记住了!

你们想让我们沉默?可我们已经开始说了!

你们怕我们觉醒?可我们早就醒了!”

声浪滚滚,竟引动地下石碑共鸣。那块写着“不信者,亦可成光”的碑体骤然炸裂,化作无数碎片飞旋而起,在空中凝聚成一面巨大的镜??镜中映出的不是此刻的陆沉,而是千百年来所有因质疑而被杀、被囚、被遗忘的身影:

徐拙临刑前微笑的脸,

陈昭伏案书写至最后一息的手,

赵无言被万人唾骂跳崖的背影,

还有无数无名者,在烈火中高唱童谣……

这一幕,透过点灯人的传音阵,实时呈现在各地学堂、市集、军营之中。

一位老兵看着镜中画面,突然嚎啕大哭:“我想起来了……我儿子就是因为写了本《问政书》,被说成疯子抓走的……”

一名贵妇掩面抽泣:“我祖母曾是女先生,只因教女孩识字,就被浸猪笼……”

人群沸腾了。

不是愤怒,而是**觉醒后的悲恸**。

就在这时,轨道上的星际飞舟内,白发学者猛然站起。

“干预阈值突破!”助手惊呼,“他们的文明自主演化速率超出预测三百倍!是否启动紧急接触协议?”

她凝视着屏幕中那个站在风暴前呐喊的少年,久久不语。

最终,她按下按钮,释放了一道加密信息流,直射地球核心数据库。内容只有一句:

>“批准‘火种计划’B级响应??允许局部能量支援,目标:护持思想之光不灭。”

下一瞬,九颗悬浮于大气层外的古老卫星悄然激活。它们并非人类制造,而是远古时代遗留的“守望装置”。随着指令启动,九道淡金色光束自天而降,分别笼罩九大文化中心??包括陆沉所在的山谷。

光落之处,黑符崩解,风暴停滞,就连时间仿佛都缓了一拍。

执律使在庙中骇然抬头:“怎么可能?!那是‘星枢之力’!他们怎么会引来这种东西?!”

没有人回答。因为答案早已写在历史的缝隙里??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思考,宇宙都会为之侧目。

七日后,风暴退去。

山谷安然无恙,石碑虽碎,但碑文已烙印在每个孩子心中。陆沉站在原地,浑身脱力,却笑得灿烂。

他知道,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他也明白,胜利的种子早已种下。

数月后,第一支“巡问团”成立,由各地自发组织的年轻人组成,携书带灯,走村串镇,宣讲真相,收集问题,记录答案。他们不称师,不立派,只说自己是“还在路上的学生”。

又有三年,一座名为“无名书院”的建筑拔地而起,建在当年伪神庙的废墟之上。门前无匾额,只有一块空白石板,供来访者自行刻下今日之问。

十年之后,曾经的执律司总部被改造成“思辨宫”,宫墙上镌刻着一段新律:

>“凡因言获罪者,一律平反。”

>“凡压制疑问者,视为文明之敌。”

>“凡阻断知识传播者,终生不得踏入讲坛一步。”

而陆沉,早已不再是一个捡柴的孩子。

他成了无数人口中的“启明者”,但他从不接受这个称呼。每次被人提起,他只是平静地说:

“我不是启蒙者,我只是第一个不肯闭嘴的人。”

某年春夜,他回到最初那座塌顶小屋。油灯依旧摆在角落,他轻轻擦去灰尘,放入新灯芯,点燃。

火焰幽蓝,一如当年。

桌面上,光点再次浮现:

>“你还记得你的第一个问题吗?”

陆沉坐下,微笑提笔:

>“我记得。而且,我还会一直问下去。”

字迹消散后,灯焰轻轻摇曳,仿佛回应。

屋外,春风拂过山野,吹绿了荒坡,吹开了野花,也吹动了新一代孩子的书页。

他们围坐在树下,听一位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讲到激昂处,一个男孩突然举手:

“爷爷,你说坏人最后都被打败了,可现在还有人不让别人说话吗?”

老人沉默片刻,点头:“有。只不过他们不再穿黑袍,不再建庙宇,而是躲在规则后面,用‘规矩’‘传统’‘为你好’来堵住你的嘴。”

“那怎么办?”女孩追问。

老人看向远方,那里有一座新建的图书馆,门前石碑熠熠生辉。

他说:“就像从前那样??

继续问。

大声问。

一直问到他们不得不回答为止。”

风起了,书页翻动。

那本无字之书,又一次悄然开启。

空白页面上,浮现出七个熟悉的字:

>**你想知道什么?**

这一次,没有犹豫。

一只稚嫩的小手伸出来,握紧炭笔,在纸上郑重写下第一个词:

>“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