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 第913章 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

第913章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第1/2页)

“出版审查制度?”众人皆是第一次听闻此词。

“正是。”林尘详细解释道,“即日起,凡在大奉境内创办报纸、书籍、刊物,其主办者、主笔之身份,皆需在新闻司登记备案。其所刊发之任何内容,在发行之前,必须送交当地新闻司分支机构进行审阅。”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审查之要,并非禁止所有不同声音,而是需确保其上所载内容,不得有煽动造反、颠覆朝廷、分裂国家、恶意诽谤、破坏新政推行之言论。对于就事论事的讨论、合乎道理的质疑,可准其刊发,纳入‘争鸣’之列。但对于那些包藏祸心、恶意攻击、散布谣言、不利于朝廷团结稳定之言论,则一律不得刊印!违者,视情节轻重,处以罚金、查封报馆、直至追究主笔主办者之刑责!”

林尘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每一个字都砸在众臣的心上:“如此,既可保证言路畅通,道理越辩越明,又能将舆论约束于朝廷可控之范围内,防止宵小之辈利用报纸刊物祸乱民心,确保政令畅通,国本安稳!”

一番话,听得刘文辉、王奎等人目瞪口呆,旋即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妙啊!实在是妙!

这已不仅仅是化解当前危机的策略,更是一套长远掌控天下言论的完善制度!既开了口子让你讨论,又划下了红线不能逾越。进退之间,主动权尽握朝廷之手!

“陛下!”刘文辉率先激动道,“威国公此策,老成谋国,思虑深远!出版审查制度,实为治国安邦之良策!臣附议!”

“臣附议!”王奎立刻跟上,脸上忧色尽去,换成了兴奋。

朱照国亦是重重点头,抱拳道:“陛下,此策一举多得,既可平息舆论乱象,又能引导民心,臣认为可行!”

任天鼎看着侃侃而谈、瞬间扭转乾坤的林尘,龙心大悦,哈哈大笑:“好!好!好!林尘,你总是能给朕惊喜!便依你所奏!吕进,即刻拟旨,着新闻司即日起推行‘出版审查制度’,《大奉日报》开辟‘新政争鸣’版,广纳天下之言,朝廷与之公开辩论!朕倒要看看,在这煌煌大势、堂堂正理面前,那些魑魅魍魉,还能翻起什么浪花!”

“臣,遵旨!”林尘躬身领命,嘴角那丝笑意愈发深邃。

自内阁定下“百家争鸣”与“出版审查”并行的国策之后,整个大奉的舆论场,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平静湖面,瞬间掀起了万丈波澜。

《大奉日报》的行动力,在林尘的亲自督促下,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仅仅一日之后,一支支特殊的采访队伍,便再次出现在了京师的大街小巷,还有京师之外的州县。

这些队伍的成员,正是报社从京师大学堂精挑细选的那些学生。他们胸前挂着“大奉日报记者”的木牌,手持纸笔。

“这位大伯,打扰一下,我们是《大奉日报》的记者。想问问您,对于朝廷在新一期报纸上开设‘争鸣’版,允许所有人投稿辩论国策一事,您怎么看?”

一名年轻的学生,拦住了一位刚刚从绸缎庄出来的富态商人。

那商人一愣,看清他们胸前的牌子后,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热情得像是见到了亲人。

“原来是记者,我还听说过,这可是大好事!”

商人一拍大腿,声音洪亮,“我跟你们说,前几天报纸刚出来,我还犯嘀咕呢。这‘士绅一体纳粮’,会不会最后又折腾到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头上?结果你们报纸上写得清清楚楚,这是为了让国家有钱,有钱了才能强兵,才能让咱们过安生日子!这道理,俺们懂!”

他顿了顿,指着报社的方向,竖起大拇指:“现在朝廷还搞这个什么‘百家争鸣’,让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也能说话,这叫什么?这就叫光明磊落!这就叫有底气!我们老百姓心里,就跟明镜似的,谁是真心为国,谁是捂着自己的钱袋子不放,一看便知!我跟你们说,我们全家,都支持朝廷!”

另一边,一位正在茶馆门口歇脚的老汉,也被记者围住了。

老汉呷了口粗茶,慢悠悠地说道:“活了六十多年,就没见过这么稀罕的事。以前朝廷发个什么告示,咱们看得云里雾里,全凭当官的怎么说。现在好了,有了这报纸,皇帝老爷心里想什么,国公大人要做什么,咱们都能知道个大概。如今还让大家伙都说话,辩论?好事!天大的好事!咱虽然是个粗人,写不了文章,但咱心里有杆秤。谁说的话在理,谁是为了咱们老百姓好,咱们就听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3章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第2/2页)

无论是商贾小贩,还是贩夫走卒,对于朝廷这一系列的做法,几乎是一边倒的赞誉。

而与民间的热烈反响不同,京师的士子圈子,则呈现出一种复杂而诡异的气氛。

一座雅致的庭院内,几名士子正围坐一堂,人手一份最新的《大奉日报》。

“诸位,都看了吧?这林尘,当真是好大的魄力!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开设这‘百家争鸣’!”一名士子抚着下巴,啧啧称奇。

“哼,我看他不是魄力大,是黔驴技穷了!”另一名稍显年长的士子冷哼一声,脸上带着一丝不屑,“他心里清楚,强行推行新政,必然会引得我等士林反弹。堵不如疏,他这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平息我等的怒火罢了。”

“说得有理。不过……”最开始说话的士子,指着报纸上的一行小字,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你们看这里!‘凡投稿一经采用,无论观点如何,皆奉上稿酬’!一篇文章,最低十两,优者可达百两!我的天,百两银子!这可比咱们去给那些商贾写墓志铭赚得多了!”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呼吸一滞。

他们都是读书人,自命清高,谈钱似乎有些庸俗。

但……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短暂的沉默后,那名年长的士子干咳两声,缓缓说道:“咳咳……为钱投稿,非君子所为。但是,我等读书人,身负澄清天下之责。如今朝廷政策有偏颇之处,我等自当执笔为剑,以正视听!这是为了天下,为了圣人教诲,与钱……与钱无关!”

“对对对!兄长所言极是!”

“我等当仁不让!”

“我昨夜偶得一佳句,正好可以写一篇讨贼檄文……不,是辩论文章!”

一时间,庭院内的气氛热烈了起来。众人纷纷起身告辞,一个个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回家“为国执笔”,顺便……领点稿费。

……

湖广,省城。

一座占地广阔,亭台楼阁,极尽奢华的府邸之内。

湖广地区十数位最有权势的乡绅巨贾,齐聚一堂。为首的,正是湖广第一大族,周家的家主,周扒皮的远方亲戚,人称“周万顷”的周老爷。

此刻,周万顷正捏着一份《大奉日报》,脸上满是讥讽的冷笑。

“哈哈哈,诸位都看看!朝廷这是怕了!这是认怂了!”他将报纸狠狠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想我等士绅,乃是朝廷的根基!他林尘一个黄口小儿,也敢动我们的根?现在怎么样?看到我们湖广,还有江南的士子们一办报反击,他就立刻坐不住了!还搞什么‘百家争鸣’,妄图用这种怀柔的手段,让我们自己把刀给放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下手一名乡绅立刻附和道:“周老爷说得是!他以为他是谁?孔圣人吗?还想搞百家争鸣?他也不想想,这天下的笔杆子,到底握在谁的手里!咱们一声令下,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说得好!”周万顷得意地点点头,环视众人,“所以,他既然给了咱们这个舞台,咱们就不能浪费!不但要投稿,还要用最犀利,最雄辩的文章,把他那《大奉日报》的版面,全都占了!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他那个‘士绅一体纳粮’,是何等荒谬的暴政!”

他对着身旁的一名管家吩咐道:“去!把我前几日交代你请来的那几位,都请进来!就说我周某人,有万金奉上,只求一篇,能让那威国公林尘哑口无言的绝世雄文!”

“是!”

很快,三名青衫士子,被恭敬地请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