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 第911章 改革反响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911章 改革反响

簡繁轉換
作者:漫步风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8-31 03:56:13 来源:源1

第911章改革反响(第1/2页)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压低了声音,如同在谋划一场战争。

“第一!立刻发动我们所有的人脉,给京城的御史、言官,上书!就说林尘此举,乃是‘乱政’,是‘媚上欺下’!要让他们,用唾沫星子,把林尘给淹死!”

“第二!他不是要办报吗?好!我们也在云州,办一份报!就叫《云州公论》!他不是说我们不纳粮吗?我们就告诉百姓,我们虽然不纳粮,但我们修桥铺路,兴办义学,维持乡里!他要收我们的粮,那以后,这些事,就都让官府去做!我倒要看看,官府,有没有这个本事!”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院长的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他不是要派人下乡宣讲吗?我们就派人,去‘欢迎’他们!给我告诉那些泥腿子,朝廷收了我们的粮,最后还是要加倍地从他们身上,给搜刮回去!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

“他林尘,不是想打舆论战吗?好!我们,就陪他,好好地打一场!”

“院长英明!”

“没错!就这么干!定要让那林尘小儿,身败名裂!”

某州城内,一座名为“悦来”的酒楼里,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大堂里,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正中央的台子上,一名说书先生,正拿着一份《大奉日报》,唾沫横飞地,念着上面刊登的一篇通讯。

这篇通讯,写的正是京师大学堂的学生,采访城郊老农的故事。

“……那老农一听,士绅老爷也要纳粮了,当场就扔了锄头,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啊!他对着京城的方向,砰砰磕头,嘴里喊着:‘感谢皇帝!感谢林国公!我们这些苦哈哈,总算有盼头了!’……”

说书先生讲得声情并茂,底下的听众,大多是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

当听到老农的担忧,“要是老爷们把交上去的粮,又从我们身上刮回去怎么办”时,整个酒楼,都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和那老农,一模一样的,担忧的神情。

是啊,他们斗不过那些老爷的。

就在这时,说书先生将报纸一拍,高声道:“诸位!你们的担忧,报纸上,也给出了答案!那位采访的学生,当场便对老农承诺,一定会将他的话,原原本本地,带给朝廷!带给林国公!”

“而这篇报道的最后,还有林国公的一句批语!你们想不想听?”

“想!”底下众人,齐声高喊。

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无比崇敬的语气,念道:“国公爷说:‘百姓之忧,即为国之忧!新政推行,若有官绅,胆敢巧立名目,将赋税转嫁于民者,一经查实,锦衣卫严办,绝不姑息!抄家灭族,亦在所不惜!’”

轰!!!

这句话,如同一道天雷,在整个酒楼炸响!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议论声!

“我的乖乖!抄家灭族?!林国公,这是来真的啊!”一名挑着担子的货郎,激动地满脸通红。

“太好了!太好了!我就说嘛!朝廷怎么可能,会害我们这些老百姓呢!”一个卖豆腐的老汉,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11章改革反响(第2/2页)

“我之前还听我们村的秀才公说,这‘一体纳粮’,是朝廷没钱了,要从我们身上刮地皮呢!搞了半天,是让我们少交点,让那些老爷们多出点啊!他娘的,差点被那读书人给骗了!”一名壮汉,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不平地说道。

“没错!以后,谁再敢说林国公一句坏话,我第一个,跟他急!”

“支持朝廷!支持林国公!”

一时间,整个酒楼,群情激奋!

他们或许看不懂那篇高深的社论,但他们,却能从这篇质朴的报道中,最直观地,感受到来自朝廷的善意与决心!

一份报纸,在短短时间之内,便在大奉激起了截然不同的三种声音。

……

天鼎五年,春意渐深,然而大奉朝堂之内,气氛却远比外界气候更为复杂难测。内阁值房内,熏香袅袅,却压不住那份沉甸甸的凝重。

皇帝任天鼎端坐于主位,面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紫檀木椅的扶手。太子任泽鹏侍立一旁,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下首,林尘,刘文辉,王奎,朱照国等朝廷重臣分列两侧,皆是屏息凝神。

一份份来自全国各路的奏报和锦衣卫密函被内侍不断送入,又经由吕进之手,呈递到御前,并由书记郎官高声诵读。

初始的几份,确是捷报。

“报!东山省奏报,省府及各州县张贴《大奉日报》宣讲新政后,民间百姓多有欢呼,尤以佃户、自耕农为甚。济南府有老农言:‘皇上圣明,林青天厉害!那些老爷们早该如此了!’”

“报!江南省锦衣卫千户所密报,苏、杭等府百姓议论,多认为此策若能严格执行,或可减轻自身赋役负担,期盼甚深。虽有士绅不满,然民间舆情总体倾向朝廷。”

“报!湖广省传来消息,乡间百姓闻听士绅亦需纳粮当差,皆称陛下乃千古仁君,林大人是真心为我等小民着想者。”

每念一份这样的捷报,刘文辉和王奎紧绷的脸色便稍稍缓和一分,甚至嘴角能牵起一丝笑意。太子也微微点头,看来老师这第一步,走得还算稳当。

然而,接下来的奏报,却让刚刚升温的气氛骤然降至冰点。

“报!云州急奏!云州士绅联合数家书院,自行创办《云岭风闻报》,刊发文章,抨击新政乃‘与民争利’、‘毁士林根基’、‘动摇国本’。其报于当地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报!山原省锦衣卫密函,省内多地出现手抄传单,内容尖锐,称‘朝廷此举,实为苛政猛于虎’,煽动学子士人抵制。亦有地方乡绅暗中串联,拒交今岁春税,声称要‘为民请命’。”

“报!淮左省多州县官员密奏,士绅反应激烈,多有怨言。部分官员执行新政遇阻,地方政务几近停滞,恐生民变。泗州知府上书,恳请朝廷暂缓施行,以安人心。”

“报!河洛之地传来消息,当地大儒‘南山先生’公开发表《驳士绅一体纳粮疏》,言辞激烈,斥此策为‘亡国之法’,现已广为传抄,读书人群情汹涌…”

“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