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沧澜仙图 > 一百五十九章 一曲红绡不知数

沧澜仙图 一百五十九章 一曲红绡不知数

簡繁轉換
作者:洛水忆浮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26 13:38:15 来源:源1

一百五十九章一曲红绡不知数(第1/2页)

璀璨楼是京都洛阳城最近新开的一家酒楼,位置极佳,门庭若市,据说是崔家的产业。

来这里吃饭的人非富即贵,甚至不少朝中大员也常来捧场,崔家在朝中,一个皇后,一个宰相,圣眷正隆,许多人都想和崔家攀上关系。

摘星阁内,琉璃灯将金丝帘幔映成流霞色,顾轻舟玄色锦袍上的银线云纹随烛火明灭,范大志从一个水晶肘子里抬起头,嘴角油光映着十二盏连枝灯,嘟囔着道:“顾大哥……这里不光菜好吃,酒也真好喝,绝对是我喝过最好的酒,比俺爹酿的好喝百倍!”

话音未落,侍女排成的朱色队列鱼贯而入,捧着鎏金食盒的柔荑都戴着崔家特制的朱雀镯。

顾轻舟屈指轻弹翡翠杯,说道:“这一杯玉露酿抵得蜀中百户一年税银。”

他眼眸低垂,琥珀色的酒液杯中荡漾,似乎映出蜀地劳苦的老农,一旁诸葛瓜瓜闻言,惊得手中杯盏险些坠地。

“我已奏请陛下,允我去工部当差……”顾轻舟拈着青花瓷盖,轻轻碾磨着茶盏:“我从阆中回来,途经潼关,渭河水患,数万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以前……我以为这世间处处都如京都洛阳一般繁华,从不曾想,还有许多人每日为三餐忧虑,饥寒交迫……”

“工部负责赈济灾民,修缮房屋,疏河筑堤等赈灾事宜,所以……顾大哥要去工部?”何安神色郑重问道。

“不错!”顾轻舟点点头,说道:“家父当年为官一方,仁政爱民,曾造福无数百姓,如今还有许多人家供着他老人家的长生牌位……我顾轻舟不慕虚名,去往工部只想能为百姓做些事,一则告慰老父在天之灵,二来图个心安,俯仰无愧这天地间……”

顾轻舟淡淡说着,眸光熠熠生辉,他虽然坐在那里,但琉璃灯光照耀下,说不出的气定神闲,贵不可言。

众人心中纷纷生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念头,哪里还是那个曾经纵马游街,浪荡不羁的纨绔子弟?

“顾大哥,小弟敬你!”

何安举杯,其他人肃然起敬,也跟着纷纷举杯。

“顾大哥一番话,让人佩服之至!”诸葛瓜瓜瞪着一双斗鸡眼,赧颜道:“小弟文不成武不就,家里给谋了一份县衙实缺,回去之后,定当像顾大哥一般,为百姓多谋福祉!”

“前些日子……我去了冯春兄弟家乡,他家里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老母亲……”顾轻舟说起前往冯春家乡见闻,神色黯然道:“前日冯老夫人让人寄信来说逢春学堂前的野菊开了……\“

顾轻舟从怀中取出半块残破砚台,墨渍里还凝着漠北的沙砾。

满座忽静,范大志啃到一半的鹿蹄筋悬在唇边,油滴坠地声清晰可闻,气氛突然变得沉重。

顾轻舟仰头喝掉杯中酒,不由失笑道:“今日咱们兄弟难得相聚,大家放开畅饮,共谋一醉,顾某此生能结识诸位兄弟,心里实在欢喜得紧!”

说罢,他击掌三下,一群云鬓斜簪的侍女鱼贯而入,环佩叮咚,随着乐师丝竹声起,翩翩起舞。

诸葛瓜瓜脸色通红,看得目不转睛,狠狠灌了一口酒。

范大志扫视过一群莺莺燕燕,心中暗道歌舞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喝酒吃肉来的过瘾。

“何安兄弟,文若对你用情至深,哥哥劝你……切勿辜负良人……”

顾轻舟微醺中低声开口,惊得何安手中象牙箸顿在半空。

窗外洛河画舫的琵琶声恰好拨到“凤求凰”的段落,珠帘外掠过抱琴歌姬的倩影,石榴裙摆扫过檀木船板的声音,落在何安脑海中,竟与那日韩婵娟奔过河堤的足音重叠。

“顾大哥……莫要说笑,我曾说过我视文若如妹……你和文若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双,我……”

“文若倾心与你,是个瞎子也能看得出来……”顾轻舟打断何安的话,说起那日见到丁文若的情景,说道:“似文若这般女子,兄弟……难道你当真一点也不动心?”

何安想起那个娴静如兰,秀美聪慧的女子,不由有些失神。

顷刻,他摇摇头,坚定说道:“顾大哥,我与婵娟两情相悦,况且顾大哥你……”

“情不知之所起,一往而情深……何安,你是个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顾轻舟再次打断何安,淡淡说道:“不错,我是喜欢文若,正因如此,我敬她爱她,不忍见她受半点委屈,更不忍看她终日相思,郁郁寡欢……兄弟,你若负了文若,休怪哥哥翻脸无情……”

诸葛瓜瓜的酒樽突然倾斜,他望着何安腰间微微颤动的双鱼玉佩,那是临行前婵娟用青丝编的络子,忽然想起多年前在知行院与何安离别时,那姑娘将装着艾草香囊的包袱塞给何安时紧张得指尖都在发抖。

范大志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畅快淋漓地大吃一顿了,他只顾埋头胡吃海塞,菜肴丰盛,醇酒甘美,本就不胜酒力的他,起身要去净手时,竟然觉得有些微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一百五十九章一曲红绡不知数(第2/2页)

一位抱着古筝的女子立在璀璨楼飞檐下,轻纱掩面却掩不住眼波流转。

她的裙裾是江南织造局三年才出一匹的流云绡,行走时如烟霭拂过青石阶,发间斜插的鎏金步摇坠着泪珠状的红宝石,随莲步轻移在耳畔摇曳生辉,恰似暮春细雨敲打芭蕉的韵致。

范大志撞见她时,她正抬手将一缕散落的青丝别至耳后,葱白指尖染着凤仙花汁,腕间翡翠镯与腰间玉环相击,清音竟压过了满楼喧嚣。

“公子且让让路。\“

女子开口似山涧清泉漱石,偏生尾音带着吴侬软语的糯,惊得范大志酒醒了三分,急忙侧身而立。

女子掩唇轻笑,面纱掀起一角,露出唇畔若隐若现的梨涡,恍若水墨画里走出的姑苏仕女,偏生那双含情目又似塞外孤烟般缥缈,这般矛盾的风情,偏生没有一点违和感,反倒说不出的动人心魄。

范大志心头剧震,屏住呼吸,生怕酒气唐突了佳人,直到女子聘聘袅袅远去,这才回过神来,鼻端嗅着一缕幽香,一颗心仿佛飘到了云端。

范大志净手完毕回到摘星阁,却是眼前一亮,心中不由狂喜。

只见一群侍女依然在翩翩起舞,刚才那轻纱掩面的女子居中而坐,正在弹奏“十面埋伏”,她素手拨动冰弦,满室烛火忽然暗了三寸。

声音初起如深闺絮语,忽转金戈铁马之音,纤纤玉指在弦上翻飞如蝶,腕上金钏随着韵律叮咚作响。

范大志注意到她拔筝时脖颈微扬的弧度,恰似白鹤临水照影,偏生眉间一粒朱砂痣又添了三分妖冶,这般姿容气度,绝非寻常歌姬可比。

当“十面埋伏”奏至最激越处,她突然抬眸望来,眸光似秋水淬过的寒星,惊得范大志手中杯盏险些脱手,杯中映出他发出的玄武经元气竟在琴音里凝滞难行。

曲终时满楼寂然,唯有女子鬓边珍珠步摇仍在颤动。

众人纷然喝彩,诸葛瓜瓜忍不住道:“姑娘琴艺无双,不知如何称呼?”

女子抱着古筝盈盈起身,裙裾扫过檀木地板却不染纤尘,行至门边回眸浅笑:“奴家名唤狸奴。”

这话说得极轻,偏生每个字都似带着钩子,勾得范大志三魂七魄都随那抹轻纱消失在回廊尽头。

范大志痴痴望着她消失的方向,心中念叨:“狸奴……狸奴,如此才情的女子,怎么起了这样一个猫儿名字,却也真如我那猫儿一般,让人惦想……”

夜渐深,何安起身推开通往露台的雕花门,夜风卷着楼下歌姬的胭脂香扑面而来,他望着东南方水磨头村的方位,腰间玉佩与剑穗缠作一团,心中暗道:“方老师已回西北大营……明日我拜会过知行院诸位长辈尊师,也该回一趟故乡了……”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韩婵娟倚在水磨头村口老槐树下,素手无意识地绞着腰间丝绦。

那袭水绿色襦裙被晚风掀起涟漪,鬓边珍珠步摇在等待多日的暮色里又添了道细痕。

薛姨端着青瓷碗站在篱笆墙边,看着姑娘单薄身影将满地树叶踩出凌乱纹路,恍若当年的自己在苦苦等待心上人归来。

“这茭白用鸡油煨了半晌”,薛姨话音未落,婵娟的银箸已在青瓷碗里搅出漩涡。

烛火将她睫毛的阴影投在碗中,愈发变得幽深,瓷勺碰壁的脆响惊得老古板手中《孙子兵法》哗啦翻页。

他突然冷哼道:“你薛姨做这道汤费了老大功夫……”话未说完,碗中忽地多出个油亮鸡腿,婵娟托腮眨着秋水眸,幽幽道:“可我就是没有胃口……”

五更梆子惊破晓雾时,婵娟已立在沾露的磨盘旁,晨光掠过她新换的鹅黄衫子,襟前苏绣的比目鱼随呼吸起伏,仿佛要游进洛水秋波里。

待到日影西斜,青石板路上终于传来熟悉的足音,何安月白长衫染尽风尘,腰间玉佩却仍端方如君子,只在望见那道倩影时乱了流苏。

“何安!”

婵娟提着裙裎奔过晒谷场,绣鞋上的东珠坠子甩飞进稻田,她发间步摇缠上他肩头流云纹带,何安扶在她腰间温热的掌心还带着薄茧,两人痴痴望着对方,羞红了夕阳。

良久后,老古板杵在柴扉前咳嗽三声,惊散梁间双宿的燕儿。

薛姨接过大志与何安的包袱,抹着眼角笑骂道:“两个痴儿要把门槛望穿了不成?”

范大志嗅了嗅鼻子,笑嘻嘻的走进灶间,只见灶上煨着的佛跳墙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墙上悬挂的《洛神赋图》。

画中女子凌波微步的姿容,竟与狸奴姑娘抚筝时的神态有七分神似,范大志看着,不由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