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沧澜仙图 > 第四十五章 少年不知愁

沧澜仙图 第四十五章 少年不知愁

簡繁轉換
作者:洛水忆浮生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6-26 13:38:15 来源:源1

天晴了,帝都洛阳城里的积雪终于融化,房檐上的雪变得稀稀落落,雪水顺着树枝滴落,滴滴答答的像是下起了小雨,空气变得冷冽而润湿。

何安与孙彪的约战已经过去许多天,事后,孙彪履行承诺让人给何安送来一百两银票,两人的比武成了学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同时也在知行院内掀起了习武热潮。

有修行天赋的学生自然是不甘落后,研习武道的热情空前高涨,武院老师的房门经常被叩响,甚至深夜里也有登门求教的学子。

没有修行天赋的则是在文院埋头苦读,期望新生大考中能取得好的名次,得到一枚还灵丹,从而脱胎换骨,能再入武道。

何安成为知行院新生一代风云人物,最近不管走到哪里都有陌生学子热情搭讪,更有一些主动又大胆的女学子投来赏慕崇拜的眼神。

大陈帝国民风尚武,每一个不知愁的少年都幻想着能够仗剑江湖,快意恩仇。何安在擂台的风采满足了他们对武者所有想象,丰神俊朗,年少有为,也难怪他们为之倾倒。

每天慕名登门造访请教的学子络绎不绝,何安对此很不适应,刚开始还热情接待,后来发现这些无谓的应酬影响自己学习与练功,干脆躲起来或闭门不出。

倒是范大志时常捧着一杯茶,笑眯眯的和一些前来拜访的学子们闲侃,慢慢熟络起来后,竟然还有人请他吃酒,这货居然乐此不疲,性格也变得逐渐开朗活泼起来,让何安不禁大感意外。

就在这几日,一件大事震惊了朝野,太傅唐瓒致仕还乡了。

唐瓒原本是成都郡浦江县县丞,为人正直无私,当年散尽家财追随先帝举兵起义,厥功甚伟。

由于太傅大人公忠体国,敢于犯颜直谏,先帝赵贞曾对其赞誉有加,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瓒为镜可以明得失!”

陈帝赵昌继位以来,对太傅大人也十分敬重,赞其“人品贵重,国之栋梁!”早朝会上,陈帝对太傅大人的离去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追忆往昔,陈帝声音沉痛,虎目噙泪,太傅年事已高,时常思乡盼落叶归根,拒绝在帝都颐养天年,陈帝无奈,只好任其荣归故里。

而朝中悄悄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是太傅大人一份奏折,惹得陈帝十分不快,奏折中针砭时弊言辞激烈,而且其中有“刁民伐罪”,“骄奢淫逸”,“朋党之争”等许多敏感词句,让陈帝一怒之下,罢免了这位当朝一品大员。

太傅唐瓒与国师李行知一向私交甚笃,对知行院推崇备至,当初皇帝准许崔家筹建龙门书院,太傅大人也是朝中最强烈的反对者。

朝中许多人联想到这一层,再看整个事件,顿时品咂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朋党之争,党锢之祸”,皇帝陛下出手雷厉风行,竟然直接罢黜一代国勋元老,这是又要变天了吗?

长亭外,古道边,一辆牛车一个仆从,白发皓首的太傅大人站在料峭寒风中拱手,登车黯然离去,让送别的官员们不胜唏嘘……

朝堂之上,一时人人自危,许多人上表奏折开始小心翼翼的斟词酌句,一股寒流仿佛随着外面雪融冰消蔓延开来,这个冬天,帝都洛阳城似乎变得格外寒冷。

何安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着台上老师讲话,今天是林秋池老师授课,做为知行院内为数不多的女老师,林秋池吸引了许多学子的关注,她教授的是最让学子们头疼的术数。

乌黑秀发在脑后挽了个妇人髻,用蓝白相间的方手帕包裹着,一身对襟蓝色长袍,面容清丽,只有眼角有些许皱纹,看上去也就三十几许年纪的林秋池站在台上,声音却如外面的寒风一般清冷。

“昨天测试的算数三道题目,所有人都有答错的……只有范大志一人全部正确!”

话音刚落,下面响起了嗡嗡议论声,有人偷偷打量着范大志痴肥的样子,忍不住偷偷窃笑。

林秋池也不说话,等下面慢慢安静下来,清冽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术数由心,且不可以貌取人!”

这句话就是明显在夸赞范大志了。

“打开你们自己的试卷,第三道题目《如何测量知行楼的高度》,看看你们都答的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些简直是异想天开,不忍卒读!”

林秋池面无表情,声音却格外的严厉道:“既如此……我实在不明白,有些人还有何面目取笑他人?”

她洁净的手掌搓了搓,移开案上的戒尺,漠然的扫视了一眼众学子。

“范大志的答案是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阳光下把木棍插在知行楼旁边,待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丈量知行楼影子的长度和知行楼底面边长的一半,把两者长度加起来就是知行楼的高度。”

林秋池淡淡说完,又补充道:“这是我十年来看到的最好答案!”

台下一时鸦雀无声,有些人再看向范大志的目光就明显不一样了。

“读书最忌读死书,知其理善其用,才是上善之道!也许有些人心里很不屑,认为学习术数没有什么用处,但你们可知道,曾经有位精通术数大师,一个人通过测算九峰山的山谷高度,谷中迷雾覆盖范围,以及附近的河流长度、深度,只用术数中的几个组合算数,结合地势布下一座“九宫**阵”,困住前朝大梁国十万兵马……”

台下众学子顿时哗然,伴随着啧啧赞叹声,倒抽凉气声,嗡嗡议论声等诸多声音响起的,是下课的钟声。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林秋池淡淡的说完这句话,拿起案上一叠讲义,人也淡淡的悄然离去。

学舍里又喧闹起来,何安看着手里自己的试卷不禁有些惘然,三道题目,答对一道题,又做错了一道题,还有一道解的过程正确,结果却是错了,老师给批了个半对。

何安脑海中一片嗡鸣,周围的学子们在高声议论着什么,他全然听不进入,只有老师离开时的那句话,在脑海不停的重复。

“那位精通术数的大师,就是知行院的院长先生,李行知!”

原来传说中的国师院长李行知,不仅武道修为已至巅峰,而且还精通术数!

这世间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杰,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自己终究是资质太过愚钝……

“嗳……嗳!我说大哥,你怎么发起呆啊?帮我看看,这道题目怎么解啊?”

韩婵娟蹙着眉用手指敲着桌子,打断了何安的思绪。

他瞥了一眼韩婵娟的试卷,三道题目全错,而问自己的那道题目,自己也做错了。

“大哥也不会啊,还是问你二哥!”

何安啼笑皆非,指向一旁,才发现范大志的座位空荡荡的,不知什么时候,人已消失不见。

学舍最近重新排了座位,女生大多都坐在前排的位置,丁文若依然选了墙角靠窗的位置,范大志与何安同桌,并排坐在一群女生后面。

韩婵娟特意选在何安前排位置,课间偶尔转过头,瞄一眼兄弟两人,悄悄背过小手在何安桌上放一把零食,却大多数都被范二哥享用了。

此时范二哥正撅着屁股,手里拿着夹碳火的竹夹在火盆里扒拉着什么,旁边围着斗鸡眼诸葛瓜瓜,徐震等一大群人,半晌,范大志扒拉出几个烤的黑乎乎的山芋,众人一阵雀跃欢呼……

范大志拿着滚烫的山芋不停左右倒手,眉开眼笑的回到座位,迫不及待剥开烤的焦黑的外皮,吹着热气递给何安,何安笑着摇头,范大志也不客气,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山芋烫嘴,范大志稀里哈啦的吸着凉气,吃的津津有味,嘴还吧唧的贼响,他抹了一把鼻涕,手上碳灰染的脸上唇上一道道黑痕,整个人顿时变成长着小胡子的小黑胖子,让纷纷侧目的女生捂嘴大笑。

“哎呀!范二哥,你上辈子一定是饿鬼投胎吧?给你,等下擦干净脸,还要你给我讲题呢!”

韩婵娟看着范大志的模样,忍不住纤手捂着嘴巴,眼睛笑成一弯月牙,扔过来一只干净的手帕。韩婵娟如今与范大志熟稔了,经常打趣开着玩笑。

何安翻看着一本古旧的《大梁楷隶集》,上面收录了前朝大梁国书法名家名作,这本书还是丁非庸老师让文若带给自己的。

何安以往心烦意乱时,只要看了这些字帖,就会慢慢的心绪平静,这书中每篇字帖何安都临摹了无数遍,已经烂熟于心,是该归还丁老师了。

丁文若一身白衣,静静坐在窗前,气质娴静淡雅,在喧闹的人群里宛如一朵白莲花。

看着何安走近,丁文若的目光落在他手里捧着那本《大梁楷隶集》上,嘴角牵起一抹微笑,伸手从书桌里拿出另一本古旧的书籍。

“真的是好巧,这本书是家父让我带给你的,家父说那本《大梁集》你已经观摩了数月,可以接着看这一本!”

丁文若轻声细语说着,把那本古旧书籍递过来,却是一本《龙门法帖》。

“原本想放学给你,想不到……你刚好来还书!还真是凑巧!”

丁文若挽了一下鬓边的发丝,看着何安将那本《大梁楷隶集》双手捧着,放在自己书桌上,又双手接过自己手里的《龙门法帖》。

“谢谢你,文若!请代我谢谢丁老师!”

何安的声音温润,让丁文若在这寒冷的冬天感觉很暖,只是刚才那一瞬间,手指触碰到他的指尖,没来由的让她脸颊有点发热。

上课的钟声及时敲响,丁文若有些慌乱的点点头,何安已转身回自己座位去了。

wa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