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 第487章 秦昇: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第487章 秦昇: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

簡繁轉換
作者:琅邪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7 16:31:35 来源:源1

第487章秦昇: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第1/2页)

虽然凤延二年的新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东都洛阳却还是如同过年一般热闹和欢喜,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看上去都是喜气洋洋的。

因为在最近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大隋的南北都是捷报频传。

在北方,左千牛卫大将军、卫国公李靖联合铁勒人大败东突厥十几万大军,再一次攻破了重建不到两年的东突厥王庭,逼得东突厥最后一任可汗毗伽可汗阿史那什钵苾在绝望中自尽,东突厥自此灭亡,从此大隋北疆将再无战事。

而在南方,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之子来整率三万精兵连战连捷,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先后平定了林士弘和张善安,江南之地从此回归大隋的版图。

南北皆取得大捷,也难怪东都百姓一个个都笑逐颜开。

毕竟自从大业七年王薄在长白山起兵作乱之后,天下便纷乱至今,如今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他们如何能不为之振奋。

只要朝廷再挥兵向西,消灭了伪唐,天下便可再次重归一统,彻底终结了乱世。

虽说天下百姓甚至朝中有不少百姓都在期盼朝廷可以尽快出兵关中,消灭李唐,重新一统天下,但秦昇却知道这件事一时半会儿急不得。

毕竟争霸天下不是玩SLG游戏,不是说只要打下了某个地方,哪个地方就能自动成为自己的地盘,不断爆人口和金币。

如果不尽快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秩序,这些地方只会成为朝廷沉重的负担,不仅不能增强自身实力,还有可能会拖垮朝廷的财政。

而隋朝时候的江南跟宋元明清时的江南完全是两个概念。

虽说从三国时候的东吴开始,江南就获得了一定的开发,在南北朝时更是因为中原士族衣冠南渡而获得大发展,但还是无法跟中原相提并论。

尤其是在隋灭陈之后,隋文帝杨坚为了阻止南陈死灰复燃,将大量的南方士族迁往了河西,使得江南的发展出现了倒退,反倒是不如南北朝时候的江南。

如今秦昇不仅仅想要恢复江南原先的秩序和生产,甚至还想搞一个江南大开发,提前让江南成为朝廷的财赋重地。

想要开发江南,首当其冲自然就是要想办法扩充江南的人口。

正如秦昇之前跟李靖说的那样,他打算将漠北一半的人口迁往江南,将他们全部打散跟江南的汉人混居,用几代人的时间将这些胡人彻底汉化成汉人,从此代代人为大隋的封建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只不过他的这一想法之前在政事堂遭到了萧瑀为首的另外几位相国的质疑。

萧瑀等人倒不是反对往江南迁移人口,而是质疑朝廷该不该将漠北的胡人迁往江南。

他们反对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将近百万胡人从漠北迁往江南,要穿越整个中原,如此漫长的距离,一路上耗费的粮食和金钱根本无法想象。

虽说大隋富庶,完全承担得起这几十万胡人一路上的花销,可朝廷的钱粮再多也不是这么糟践的。

二是漠北和江南的气候和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漠北严寒,江南温暖;

漠北干旱,江南潮湿;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此,这些相国很担心这些来自漠北严寒干旱之地的胡人能否适应得了江南又热又湿的环境。

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水土不服,到时候这将近百万胡人别说在江南安居乐业了,能不能活下去都成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87章秦昇:历史的悲剧不会重演(第2/2页)

因此,萧瑀等几位相国的提议是,与其劳民伤财将几十万胡人迁往江南,还不如从河北和河南迁移几十万百姓前往江南,再从漠北迁移几十万胡人来充实河北和河南的人口。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朝廷的财政负担,还能减少移民水土不服情况的发生。

可面对萧瑀等人看起来很是合理的提议,秦昇却是考虑都不考虑便一口拒绝了。

因为他不想历史上的教训再一次在河北上演。

历史上,唐朝前期之所以一直打压河北,除了关中和关东的历史宿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唐朝前期河北越来越严重的胡化趋势。

本来因为北魏时的六镇之乱,河北就聚居有大量的六镇杂胡之后。

到了唐朝之时,由于朝廷不断出兵攻打北方的游牧民族,并将这些被征服的部族迁往河北,导致河北的胡人越来越多,这些胡人与河北汉人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偏偏这些胡人以部族为单位,人多势众,很容易在与胡人的争斗中占据上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人在河北的实力越来越强,逼得原先聚居在河北的汉人不是被迫离开河北,就是不得不主动胡化,转而与胡人自居。

而河北的胡化让唐朝的统治者对河北越发反感,对他们的打压也越发严重,甚至出现了塞外的胡人入侵河北,大肆屠戮河北百姓,唐朝不仅不为他们做主,反而认定是河北百姓勾结胡人作乱的魔幻事件。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安史之乱后才得以改变。

为了平定安史之乱,朝廷将河北一分为三,分为魏博、成德和范阳(卢龙)三镇,称为“河朔三镇”,分别交给三个安史旧将田承嗣、李宝臣和李怀仙来管理。

他们三人为了巩固自己在河北的统治,开始优待河北的百姓,使得河北百姓的日子竟然比之前的盛世过得还好。

而且为了增加自己地盘上的钱粮赋税,他们不仅不再让汉人胡化,反而要胡人重新汉化,跟着汉人百姓一起学习如何耕种。

就这样,河北南部的胡化在安史之乱后硬生生被终止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临近边疆的河北北部,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燕云十六州,因为长期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百姓根本无法安心耕种,只能学着游牧民族不断南下劫掠,导致他们的胡化越来越严重。

为了到了后晋时石敬瑭要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北方辽国,就是因为汉人的统治阶层认为燕云十六州已经是胡化的蛮夷之地,割让给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并没有太大问题。

既然自己穿越了,就绝不能让同样的悲剧再次在河北再度重演。

因此,秦昇宁可劳民伤财,也要将这些胡人迁往江南,而不是迁往河北。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将这些胡人全部打散跟江南的汉人混居,绝不能让他们再以部族为单位鸠占鹊巢。

眼看秦昇如此坚持,又得到了内史令裴世矩和纳言苏威两位重臣的支持,萧瑀等人也不好再说什么,最终只得同意秦昇的意见,将漠北的胡人迁往江南而不是迁往河北。

除了大量的人口之外,治理江南和漠北的人才也很重要。

可如今随着大隋先后收复江南和征服漠北,新增了大量的官位,官员一下子出现了巨大的缺口,面临着无官可用的境地。

不过没关系,在这件事上,秦昇会给李唐一点小小的震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