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 032 老伯求你一件事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032 老伯求你一件事

簡繁轉換
作者:鲸鱼禅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8 14:20:04 来源:源1

032老伯求你一件事(第1/2页)

所有课目中,语文训练组的内部培训进度是最高的,韩铁拐现在就是语文训练组的组长,放在学校里的话,相当于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

组长算职级,反馈在待遇上,除了能力基础上的更高收入,还有饭补车补等等鸡零狗碎补贴要多一点。

光车补饭补两样,组长一个月八百块,比韩铁拐原先在江皋的工资都要高。

内部培训的训练讲师就是张大安本人,其余的人还没办法做培训,有课外辅导经验和家庭老师经验的老师,在这个时代小范围内也能发挥作用,但张大安这种规模性的搞法,区别就相当于小农养猪和万头养猪场养猪。

规模化的东西,一定是要有公式法章程,或者说套路。

内部培训课程也全部收录归档,算是“张安教育”的内部资料,老师们也不能随便复制外带,借阅也只能在新东圩港中学内部。

为期十五天的第一次培训结束的同时,第一波次的面试也顺利搞定。

在第二波次面试的时候,也会开始第二次集中培训。

八月份的高考复读生招收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员工们累得半死,但看到老板还在连轴转,除了佩服就是佩服。

“校长简直是铁打的。”

“哎,这就对了,老板之前外号就是‘钢铁同志’,不仅有钢筋铁骨,还有铁嗓子。你们去年是没过来看,看了就知道老板多么夸张……”

正式拿到“张安认证”训练员上岗资格的赵一万,赶紧给新同事们科普一下老板的恐怖实力。

听到说去年张大安就一个人教学授课的时候,韩铁拐这个见多识广在教学岗上也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教师,也是目瞪口呆:“这怎么可能呢?一百五十个学员,相当于三个班。他一个人带得过来?这不可能吧?而且还大课小班同步进行,一个人当几个人用?”

“二十来个吧。”

“……”

“……”

“……”

几个教学组的新人都是瞪大了眼珠子,只有上过课的才知道这得多么逆天,普通人在讲台上站四十分钟就受不了了,全程还要一直说一直讲,能省力的时候,就是双手撑着讲台的提问环节。

这样能让双脚和膝盖舒服一些。

所以绝大多数“名师”,都是铁膝盖,当然很多退休之后,就腿脚不好,要不就是早早腰肌劳损。

关键是嗓子,按照张大安去年那种强度,正常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人能撑下来,嗓子绝对扛不住。

可张大安跟没事儿人一样,还能唱歌呢。

真邪性,够魔性。

“校长还要亲自去招生面试,环节把控上来讲,给我们省了不少事情。”

韩铁拐一语道破张大安的“魔法”之一,人们因为状元这个头衔,被迷惑了不少,以至于对张大安在生源上设置了门槛直接无视了。

实际上能到张大安这里享受状元陪读待遇的,哪个不是基本功已经过关了?

但张大安不说,别人谁会去深究,最后还是唯结果论。

家长们对别的不感兴趣,只想看到孩子考上重点高中,而张大安给的回应,那是超额完成任务。

今年好些学员,去年进来的时候,就是个普高水平,然而今年应试状态达到巅峰,超水平发挥之后,直接跨过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

对这些学员的家长来说,那就是天大的惊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032老伯求你一件事(第2/2页)

而他们的存在,就是黄金口碑。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张安教育”的用户净推荐值高得爆棚,也就是独生子女多,但凡这些家长有两个孩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会将第二个孩子也送过来接受状元陪读。

所以张大安在打广告上,并不是特别看重绝对的曝光率,电视广告也是非常的精简,没有大喇叭一样的高亢配音,基本上都是类似母婴用品的调调,绝不会让人觉得这是老年人保健品。

今年其实学习“张安教育”的机构并不少,沙洲市大量补习班都想打听“张安教育”到底是个什么路数。

从公开的操作来看,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仔细一分析,都是玩烂了的手段。

之所以不可复制,道理很简单。

他们没有状元。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朴素,家长们管你这那的,人家去年是吴都大市中考状元,今年是全国高考状元,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在这个光环下,“状元陪读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国家级高中达线率,只是一种理所当然。

是光环之下的花环。

所以一些底蕴较深的教育机构,直接放弃跟“张安教育”竞争高端客户,转而求其次,在生源上放低门槛的同时,还降低收费。

当然也有玩骚操作的,比如说原先东圩港中学的一些退休老师,被一些补习班请过去当招牌。

状元母校,资深教师。

乍一看没有撒谎,仔细一看……也确实没有撒谎。

你就说是不是状元母校吧。

至于说资深教师……带了几十年学生怎么不资深了?

我又不是说资深名师。

对这些搞擦边的,张大安也是不计较,只要不跟他抢生源,也不是真的滥用他的名誉,问题不大。

这种小补习班越多,他的名气只会更大。

不过张大安对于自己在家长们眼中名气有多大,其实还一无所知。

他原本报备的招生会是一场三天,场地是体育馆的羽毛球馆,结果太过火爆,然后教育局第一时间联系到他,希望可以再做第二次招生会,并且跟本地一个乡镇的招商引资会协调了一下,第二次还是为期三天,并且从羽毛球馆转移到了篮球馆。

然而还是太火爆,基本上江口省沿江城市消息灵通的家长,都带着孩子过来试一试看一看。

能来的家长,百分之六十都有家用车,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也是乘坐亲朋好友的车,一个坐长途车的都没有。

这种细节,一般人是观察不到的,但是此时沙洲市的干部团队中能人辈出,搞经济有一手的比比皆是,基本上每个局委都有一时风云的行家里手。

教育局同样不例外,“老连长”邱建民能够屁股坐得稳,就是因为能搞钱。

现在,他火急火燎带着张正东,找到了打算休息半天钓个鱼的张大安。

“张总,我呢,这次过来跟您商量个事情?”

“老伯跟我还客气啊,自己人。”

“那我就痛快点了!”

一声“老伯”喊得邱建民很是高兴,然后拉着一只小板凳,坐到张大安身旁,笑着道,“张安啊,老伯求你一件事,你看能不能……开第三次招生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