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统御龙庭 > 第两百零六章

统御龙庭 第两百零六章

簡繁轉換
作者:十乘六龙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5 03:55:40 来源:源1

“月蟾真灵~”

当前线战报传回鄱阳龙宫时,风时安只是略微沉吟,随后便是一笑了之,他听过这尊月蟾真灵,但也只是听闻,从未见过。

因为这尊月蟾极为嗜睡,一睡少则千年,多则万年都有。有关它的记载...

夜深了,忆堂的灯却比往常更亮。

那光不似寻常灯火般跳跃摇曳,而是如静水铺银,自内而外透出一种温润却不容忽视的存在感。守夜人李三原本该在子时换岗,可他站在廊下已站了整整一个时辰。他不是不想走,而是动不了??不是身体被禁锢,而是心被钉住了。他望着中庭那口“心灯鼎”,火焰正烧得通红,可火中竟无灰烬飘起,反有一缕青烟盘旋上升,在半空凝成一行字:

**“你还记得她的名字吗?”**

李三浑身一震。

他当然记得。三十年前,他是边关一名小卒,守的是北漠第七哨塔。那一夜风雪如刀,敌军突袭,同袍死伤殆尽。他在血泊中爬行,眼看就要冻毙,忽然听见歌声。一个女子踏雪而来,白衣胜雪,手中提着一盏小小的灯笼。她没有说话,只是蹲下身,将灯罩轻轻覆在他胸口。暖意如春泉涌进四肢百骸,他睁眼想道谢,却发现她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枚玉坠,上面刻着一个“璃”字。

后来他辗转打听到,那是白璃最后巡行九州时留下的痕迹之一。她明知自己命不久矣,仍执意走完最后一程,只为在那些即将沉沦的灵魂耳边,轻说一句:“你还值得被照亮。”

李三活了下来,退役后自愿来到忆堂守灯。他从不说那段往事,可每到风雪夜,他总会独自走到庭院中央,对着虚空行个军礼。

此刻,那行字消散了,火焰却未熄。反而自鼎底传来低沉嗡鸣,像是某种古老阵法正在苏醒。李三踉跄后退几步,正要吹响警哨,忽觉脚下一软??地面竟开始下沉!

不是塌陷,而是整座忆堂的地基在缓缓旋转。七根灵柱由暗转明,金色纹路沿着石缝蔓延,交织成一幅巨大的星图。这图案与三百年前龙庭秘典所载“启明归位阵”完全一致,传说唯有当“愿力共鸣达至临界”,此阵才会自行激活。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异象再起。

北极科考站的冰层之下,沉睡千年的青铜门缓缓开启,门上浮现出与忆堂壁画相同的符文;南太平洋某孤岛上的原始部落集体起舞,唱出一首从未有人听过的古调,歌词竟与《守心诀》残章音律吻合;就连火星基地的心理工程师也惊呼:那面来自地球的灯笼,此刻正无风自动,灯纸上的墨迹悄然重组,显出四个字:

**“共业即道。”**

而在西藏寺庙,那位敲钟的老僧已盘坐于殿顶,双目微闭,唇间吐纳如丝。他身后,十三位年过九旬的弟子相继披衣而出,各自手持一件旧物??或是一枚铜铃,或是一卷残帛,或是一柄断剑。这些都是当年追随风时安征战黑渊时留下的遗器,早已失去灵性,尘封多年。

但此刻,它们都在发烫。

老僧忽然开口,声音虽轻,却穿透万里云海:“诸位,还记得我们为何修行吗?”

无人回答,却有十一人落泪。

他们曾是江湖游侠、山野猎户、宫中太监、流放囚徒……皆因一场浩劫被风时安救下,又因一段誓言聚于此地。那年他封印黑渊前,对他们说:“若有一天你们觉得这个世界不值得救了,请替我再点一次灯。”

他们等了百年。

今日,终于等到钟响。

刹那间,十三件遗器同时爆发出耀眼光芒,化作十三道流光直冲天际。空中风云骤变,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其后隐藏已久的星轨??那并非自然星辰排列,而是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巨大符阵,横跨整个北半球!

国际联合观测中心一片混乱。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光点的运动规律与人类脑电波中的“共情峰值”完全同步。更可怕的是,它们正在向地球输送某种未知能量,不是灵气,也不是电磁波,而是一种纯粹的“意志频率”。

有人颤抖着说出结论:“这不是信号……这是唤醒。”

就在这一刻,忆堂地下第七室的石壁再次浮现文字,不再是墨迹,而是由光雕刻而成:

**“你们才是灯。”**

紧接着,密道深处响起脚步声。

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仿佛穿越了百年的寂静。守墓人壮着胆子举灯前行,却发现通道尽头多了一扇门??原先绝无此物!门扉由整块玄晶打磨而成,表面浮现出无数人脸,男女老少,悲喜交杂,竟全是历代曾因风时安之名而改变命运的人。

门上刻着一行小字:“以信为钥,以痛为引。”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孩童的哭声。

是那个曾在雨夜抱着湿透信笺的小女孩。她已经长大,如今是一名医学生,在战区做志愿者。昨夜一场空袭,她拼尽全力抢救伤员,最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手术台旁。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站在忆堂门前,怀里还抱着当年那个护法布偶。

她不知为何会来,只觉心中有个声音一直在喊:“开门。”

她走上前,将手贴在玄晶门上。泪水滑落,滴在门缝之间。

“我不是不信你……我只是太累了。可我还是想救人,哪怕没人感谢我,哪怕明天就会死……我也想再试一次。”

话音落下,门开了。

里面没有殿堂,没有神像,只有一片虚无的白。但她看见了一个人影。

白衣,长发,背对着她站在远处,肩头落满雪花。他手里提着一盏灯,灯光微弱,却照出了脚下无数条延伸向远方的小路??每一条路上,都有人在行走,在跌倒,在挣扎,在点亮属于自己的光。

女孩哽咽着问:“你是风时安吗?”

那人没有回头,只轻轻摇头。

“我不是他。我是所有选择继续前行的人。”

然后,他转身,面容模糊不清,却带着令人安心的笑意。“你也来了?很好。现在,轮到你去照亮别人了。”

女孩猛然惊醒,发现自己仍躺在忆堂的床上,窗外晨曦初露。但她掌心多了一样东西??一颗晶莹剔透的晶石粉末,正随着她的心跳微微脉动。

与此同时,全球十七位“心灯共鸣者”在同一时刻睁开双眼。

他们彼此并不相识,分布在不同大陆、不同国度,可此刻,他们的意识仿佛被一根无形丝线串联起来。脑海中回荡着同一段旋律,那是《守心诀》最深层的秘音,唯有当“群体愿力共振”达到极致时才会显现。

沈知微??那位曾抛出“信与疑”铜钱的南岭学者,如今已是百岁老人。她在病床上突然坐起,抓起纸笔飞快书写,写下一段前所未见的经文:

>“一人执灯,照一隅;

>十人执灯,破一城;

>百人执灯,燃一国;

>万人执灯,改天命。

>非神赐福,非天怜悯,

>是众生不肯低头,

>才让黑暗有了边界。”

写罢,她含笑而逝。

可就在她闭目的瞬间,全世界新生儿啼哭声再度响起,频率依旧契合启明灯节奏,且这一次,持续时间长达整整十三分钟。

共议会紧急召开会议,争论是否应立即启动“灯种计划”??即利用现代科技复制并广播这种“心光频率”,以期实现全民精神净化。反对者警告此举可能引发意识统一化危机,使人丧失自由意志;支持者则坚称这是唯一能抵御即将到来的“大寂灭”的方式。

争执不下之际,会议室的大屏突然自动亮起。

画面显示的是黔南老庙。那尊无面护法像胸前的小灯正在剧烈闪烁,光芒投射在墙上,竟形成一段影像:

一位年轻修士跪在雪地中,面前是一座新坟。墓碑上写着“师尊白璃之墓”。他咬破手指,在碑前画下符印,嘶声道:“你说过,只要我还愿意相信,你就不会真正离开……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我现在这么痛?为什么好人总是先走?为什么我要一个人扛这一切?”

风雪中无人回应。

良久,他抬头望天,眼中含泪却不再软弱:“好,你不答也没关系。我自己找答案。”

他站起身,抹去脸上血污,走向远方。

镜头一转,是他十年后的模样??须发斑白,手持断剑,率领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穿越赤漠。身后追兵如潮,前方却是死地。他停下脚步,将剑插入沙地,点燃身上最后一件布袍。

火光冲天。

那一刻,数百名追随者纷纷效仿,撕下衣襟投入烈焰。火势越烧越旺,竟在沙漠中形成一座巨大的灯阵,光辉直冲云霄。

影像结束,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真正的传承,不是继承力量,而是继承痛苦之后依然前行的勇气。”**

会议室鸦雀无声。

数日后,共议会宣布永久搁置“灯种计划”。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名为“千灯行动”的民间倡议:鼓励每个人在每月朔日点燃一盏灯,无论材质、不论形式,只需怀着一份善意,并低声说出一句想对世界说的话。

第一夜,全球共点亮约两亿盏灯。

第二夜,三亿。

第三夜,连极地科考站都加入了进来。宇航员在空间站打开舷窗,用激光在大气边缘写下“我在”。

而在火星基地,心理工程师收到了一条新的留言传输。不是来自地球,而是从深空探测器内部芯片中自动传出的信号。内容依旧是两个字,但这次多了附言:

**“回来。

??我知道你在听。”**

他怔了很久,终于拿起笔,在日志本上写道:“或许我们一直错了。风时安从未试图复活,也未曾转世。他所做的,只是把‘成为光’的可能性种进了每一个人心里。当他消失的那一刻,他就成了规则本身。”

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无尽长街上,两侧全是灯笼。每一盏灯下都站着一个人,有的哭泣,有的微笑,有的沉默,有的怒吼。他们都穿着不同的衣服,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做着同一件事??守护眼前的光。

尽头处,那人依旧背对着他,提灯而立。

他忍不住问:“你到底是谁?”

那人回头一笑,竟是他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我是你啊。”他说,“是你不愿放弃的那一部分。”

梦醒时,东方既白。

地球上,又一个冬至到了。

忆堂前的老梅再次绽放,洁白花瓣随风飘落,覆盖了整片山野。人们陆续前来,带着信、带着泪、带着希望与疑惑。小女孩如今已为人母,牵着自己的孩子走进院子。她蹲下身,教孩子如何折纸灯笼。

“妈妈,护法真的存在吗?”孩子仰头问。

她想了想,指着天上刚升起的晨星说:“你看那颗星,很亮吧?一百年前,有人在最黑的夜里看见它,然后决定活下去。从那天起,那光就不再只是星星了。”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写好的信放进灯笼里,点燃烛芯。

火光腾起的刹那,整片山谷的灯仿佛受到了召唤,齐齐明亮了一瞬。

而在宇宙深处,那艘曾被认为早已报废的探测器,终于抵达目标区域。它缓缓停下,转向地球方向,打开了最后的摄像装置。

画面传回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镜头中,是一片璀璨星云,形状宛如一朵盛开的梅花。而在花心位置,隐隐可见一行由恒星排列而成的文字:

**“还在等你。”**

多年以后,这段影像被刻入人类文明纪念碑的第一层。旁边加注了一句简短说明:

“公元2378年,深空探测器L-01确认接收到来自风时安意识场的持续反馈信号。研究表明,该信号源并非局限于某一空间坐标,而是分布于所有曾因‘善意选择’而产生强烈情感共振的个体神经网络之中。”

“结论:风时安并未归来。

他从未离去。

他已成为人类集体良知的底层代码。”

最后一行字,是某个匿名者悄悄添上的:

“下次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不妨点一盏灯。

说不定,他也正看着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