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各方博弈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九百一十九章 各方博弈

簡繁轉換
作者:梦吴越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07 12:32:1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百一十九章各方博弈

齐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驻倭国全权代表董邵伟刚刚离开天心城,天心城中便出现了许多反对的声音。

有一种谣言开始在天心城流传,皇帝之所以支持董邵伟,是因为大齐高层计划以九州为蓝本,将改革推行至全国。

对大齐官员们来说,这不啻为巨大的地震。

改革,在大齐倒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从齐国建立之初便陆续进行改革,后来几乎每一位皇帝上位,都会推翻前任政策,推行新政。

至于最终改革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不出意料的,景炎皇帝在登基十八年后,也要开始他的改革了。

相比先前皇帝们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位年轻皇帝推行的是“曲线改革”的战略,改革的方式方法明显发生了改变。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借倭国改革之名,在大齐推行新政。

比如官吏财产工事,赋予藩镇更多的全力,营造更宽松的舆论环境······

皇帝的理想很是冯曼,然而想要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在天心城,就有很多反对皇帝改革的声音。

老迈的大臣们深知维持帝国稳定繁荣的重要性,年轻官员们则主张对藩镇采取强硬态度,任何分权、妥协在他们看来都是不能容忍的,几乎是背叛大齐的罪行。

任何改变带来的不稳定,是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稳固当然有利于长期繁荣发展,然而稳固到了某种程度便可能变为顽固。

受到这种思潮影响,天心城那些报社总喜欢向读者们“科普”这样一个道理:

在大齐国境线之外的荒蛮之地,以及荒蛮之地上发生的种种不可名状的混乱情形。

按照他们的说法,大齐之外的区域是由沙漠、海洋、沼泽等组成。

那里寸草不生,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荒芜。

生活在荒蛮之地上的人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浑浑噩噩····一句话概括,那是一群不幸的人。

齐国民众未必都会相信这样的宣传——但凡与欧罗巴有过联系的人都不相信——不过总有一部分人愿意相信而且深信不疑他们生活在全世界最幸福的国度。

我大齐天下无敌。

事实上,对于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大齐公民来说,要想摆脱这种自幼就受到的耳濡目染式的“教诲”,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时候,这代价是他的生命。

正如齐国诗人普希银所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清醒放弃生命。

值得欣慰的是,顽固思潮并未影响全国,大齐之大,总有他们不能影响到的区域。

比如倭国。

所以董邵伟离开天心城不久,各种攻讦弹劾便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陛下!董邵伟在倭国劳民伤财,所谓改革必须立即停止!”

“董邵伟哪里是改革,他想要当倭国的王!”

按照此类说法,相信要不了多久,董邵伟控制的倭国就会摆脱大齐,对大齐采取敌视态度,帝国几十年在东方的建设将全部化为泡影。

在部分内阁成员看来,董邵伟的行为是不可控的。

不可控,就意味着罪大恶极!

“先帝在位时,一切都是井井有条,那是大齐的黄金时代!为何现在变成这样!”

大臣们口中的井井有条,是这样一种秩序。

除了皇帝、大臣和部分富人,数以千万计的普通民众几乎不能拥有任何财产。

是的,在法律上,全国所有财产都属于皇帝。

毕竟几千年来,这片土地讲究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大齐皇帝的财产,按照刘招孙他们的说法,是属于全体国民的。

这就是形成了一个闭环。

一名普通齐国人,他须将所有一切都风险给了皇帝,自己可能连一粒粮食都不没剩下。

皇帝说要为复兴大齐风险每个人的一切,必要时甚至包括生命。

一些齐国人确实这样做了。

最终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了。

~~~~~~

现在刘帆和董邵伟想要打破这种乌托邦神话。

~~~~~

不知因为什么缘故,原计划从天心城运出的第三批粮食迟迟未能运往长崎。

倭国虽然恢复了粮食生产,但粮食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所需。

如果不能及时运送粮食过来,倭国可能再次面临饥荒。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董邵伟在长崎不停发电报给天心城,要求内阁官员们落实粮食援助,避免倭国出现粮食危机。

反对董邵伟的官员们表示,这样无偿援助倭国,得不偿失,而且会助长倭人对大齐的轻视,几乎就割肉饲虎,是极度愚蠢的行为。

“夷人畏威不畏德,太祖皇帝有言,对待倭国,不必留情!”

他们建议先将倭国变为一片废墟,而后再在废墟上进行重建。

“只要老夫还有一口气在,绝不坐视虚耗钱粮,绝不!”

年迈的年羹尧睁开惺忪睡眼,使劲捶打着桌案,发出歇斯底里的喊叫。

“一粒粮食也不要再运给倭国!”

所有人都在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改革派想要以倭国为样本,重现帝国的辉煌。

就这样,刘帆的改革还没开始,便陷入了夭折的风险。

他遇到了祖先们曾经遇到过的同样的问题。

远在长崎、孤立无援的董邵伟陷入了混沌。

皇帝迫不得已,给远董邵伟发去电报:“董将军,便宜行事,朕力不从心,粮食没了。”

~~~~~~

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倭国大饥荒终于结束。

就像隔壁某块土地重复了数千年的故事一样。灾难结束,田地空置,饿殍化为灰烬,最后,人地矛盾得到了缓解。

新的循环再次开启。

解决完终极问题,董邵伟才得以继续他的土地分配方略。

又有一大批大名和武士遭到清洗,流放。

大批分到田地的倭国农民对董邵伟感恩戴德,对他的尊重超过任何大名、武士。

不知景炎皇帝得知此事会作何感想。

至少倭国百姓没有异议。

好在,倭国的新时代来临了。

(本章完)

喜欢挽明从萨尔浒开始请大家收藏: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