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舍弟诸葛亮 > 第229章 非吴下阿延

舍弟诸葛亮 第229章 非吴下阿延

簡繁轉換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15 22:21:48 来源:源1

因为前阵子过于消息闭塞,向朗在骤闻魏延的突兀表态时,自然被惊得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他立刻意识到,这事儿自己并没有决定权,所以立刻让庄客先招待魏延稍坐,然后赶紧入内,把情况一五一十跟黄承彦说了。

黄承彦听闻后,同样大为惊讶。冷静下来后,他捋髯自忖:

“原本迟迟不去武昌,为的就是再观望一下,也避免刺激到景升兄。结果闹了这么一出意外,却如箭在弦上、不得不走了。

魏屯长已经流露了投奔之心,一旦我们婉拒或是拖延,消息泄密后,他必然被张允清算。那便如项王害了曹无伤,会伤及车骑将军好贤之名。

不过就这样走,还是拐走了两个屯的荆州军将士一起‘弃暗投明’,只怕太伤景升兄面子,愈发导致他和车骑将军关系紧张,也不利于后续的讨贼大业。

也罢,不如我走后,在庄中留书一封,再留下几个准备遣散的庄客候着。一两天后,等景升兄发现我们突围而走,自然会派人来找,到时候看了书信,但愿能消消气。”

黄承彦想问题果然比向朗要老成持重不少,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于是他说干就干,立刻提笔写了一封给刘表的短信,内容无非是:

“我等并非有意违抗封江令不辞而别、损害荆州牧法度。实在是此法不得人心,荆州士民怨声载道、将士离心,我等不能置来投者身家性命于不顾而求虚名,故而暗中离去,给双方都留点面子。唯使君熟思之,早日与车骑将军和睦,共抗国难。”

写完后,黄承彦又收拾了一下,次日一早就跟着魏延等人,直接坐着那两条水军巡江的艨艟,大摇大摆走了。

……

从襄阳到武昌,沿着汉水顺流而下还是很快的,仅仅三天两夜之后,帆桨并用的魏延部就顺利抵达了武昌。

他们本身就是负责巡江封江的水军,而且走的那天刚好轮值。监守自盗当然不会遭到拦截,全程都非常安全。

倒是刘备和诸葛亮颇为意外,因为对方全速赶来,都来不及提前派出信使,刘备自然没能去武昌码头迎接。

黄承彦都在码头登陆上岸了,才有人快马回城报信。刘备急急忙忙坐上马车,才慢慢把鞋穿好,赶到城门口时,黄承彦和向朗、魏延已经到了。

“黄公别来无恙!多日劳苦了!”刘备满面春风地迎上来,看着脸色红润,其实是当晚不知道有客,所以自己一边看歌舞一边小酌喝多了。

黄承彦和刘备见过礼,立刻帮着介绍:“这位向朗向巨达,襄阳宜城县人,水镜先生高徒之一,只因需要先拒绝刘荆州征辟,故而拖延至今。

这两位马屯长、魏屯长,分别也是襄阳宜城县和南阳义阳县人,他们原本分别被刘荆州分拨在黄祖、张绣处。黄祖覆灭、张绣降曹后,被改隶张允部。

见张允倒行逆施,搜刮聚敛,坑害百姓,这才不愿再为荆州军效力。我等原先在被封江拦截时,与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知道我们要来武昌,便主动投效,一并弃暗投明。”

最后,黄承彦又介绍了另外几个跟来的庞德公弟子,不过都是史书上不曾留名的,无需一一赘述。毕竟司马徽和庞德公收徒那么多,也不是人人最后都能当官留下名字,总有些杂鱼混迹其间。

刘备倒是不以名声高低看人,都一一和蔼慰问。

魏延是众人中心情最忐忑的,他出身寒微,并不是读书人身份,完全是靠年纪很小就出来当兵、几年摸爬滚打下来,慢慢爬到基层军官,唯恐被刘备看不起。

要知道屯长只能带领百人,而且魏延这個屯长,还是张绣投曹后,才刚刚升的,两个月都不到。是刘表为了稳住那些没跟着张绣一起投曹的南阳兵,才施恩笼络,再往前,魏延这种人就只能带几十个兵。

而对面的刘备,那可是车骑将军!大汉所有将军中排名第三了,仅次于大将军袁绍和骠骑将军曹操。

以至于魏延开口自辩、解释来意的时候,说话都有些哆嗦。

刘备和诸葛亮也看出了这年轻人紧张,最后还是先诸葛亮岔开话题,缓解了氛围:“魏屯长看着很年轻啊,不会比我都更年少吧,几岁了?”

魏延连忙拱手顿首:“岂敢与诸葛府君相比……在下……俺今年才十八,从军已四年了。是当初张济出武关、与刘荆州争于穰城时,被刘荆州在南阳就地征发从的军。”

演义上的魏延,被描述得出道很早,给人一种“似乎刘表还没死时,魏延就已经在荆州军中颇有地位”的错觉。

但正史上的魏延,一直到刘备占据荆南、准备图谋入川时,才刚刚崭露头角,此前就是个最基层的军官。论年纪应该比诸葛亮还年轻些,属于晚期型将领。

不然历史上五丈原之后,魏延也不至于觉得他才该接诸葛亮的班继续北伐,因为他早就觉得自己比丞相年轻、活得久。

此时此刻,刘备和诸葛亮听说他才十八,也是啧啧称奇。这年纪,比诸葛亮还小两岁,而且倒推回去,竟是十四岁就被拉壮丁当兵了么?初次参战,就是在张济被刘表守军射杀于穰城之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等乱世,遇到其他诸侯入侵,拉兵还真是竭泽而渔啊,这么年少就要上战场了。

刘备拍了拍魏延肩膀:“没想到如此年少,已有四年的从军履历了,不过打仗不能光凭勇武。

既来了武昌,军务闲暇之余,也要去学宫借书自学、读些前人的实用教训,看不懂就找人请教,必能大有裨益。”

魏延没想到车骑将军还能亲口勉励自己,连忙感激涕零,先应承了再说。

他内心其实万般狐疑,比如完全听不懂所谓的去学宫借书自学是怎么回事,天下还有地方可以任由人借书的么?不怕丢的么?还能有人专门帮着答疑?

但魏延地位低微,有疑问也不敢立刻问刘备本人,只是不管理不理解先强行记下,回头再找其他地位更低的人偷偷问。

刘备也不可能盯着魏延一个人勉励,毕竟今天人这么多呢,所以每个人都是稍微说了几句,随后吩咐客曹的人接手,接风洗尘安顿好。

临了刘备只是随口分配了一下众人的官职待遇:向朗是早就说好了的,先当一阵子武昌县丞,将来看表现再调整。

魏延是突然冒出来的,当上屯长也才两个月,而且才十八岁,暂时就不升迁了,先原职留用。他带来的那几十个荆州兵,也都继续跟随魏延、保留编制不打散。

魏延那个屯,暂时编到甘宁军中,目前没什么战事,让魏延先跟着去学宫参加几个月“扫盲班”,趁着年轻学习力还算强,尽快把字多认识些,确保军中公文全部能自己看懂,不用找人问生字,其他的兵法历史以后再慢慢提升。

魏延听了这个安排,感激不尽,他也知道目前升不升官不是最重要的,上面肯对他的学习成长做出安排,说明是有期待的,自己一定要抓住机会。

……

接风安顿已毕,此后几日,魏延向朗就先去了才草创不久的武昌学宫,适应环境。

此时比之司马徽等人初来,又过了快个把月,当初还在盖房子的学宫图书馆,如今总算有第一幢馆舍已经结顶。四周的引水壕沟还在挖掘中,从夏口注入梁子湖的长江支渠水,也没有引进来,引水口还有围堰堵着。

图书馆内已经搬进去了第一批几十个木质书架,因为馆舍层高很高、以确保采光,所以书架也做得很高,省得浪费空间。

整个馆舍,中间是书架,外围靠窗的一整圈都是阅览区和桌椅,这样就能避免书架挡住阳光,充分利用天然照明,保护读者视力。

每个架子都能有一丈多高,上下足足能堆七八层书。

魏延和向朗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时,就被眼前的庄严肃穆之状惊到了,内心有一股膜拜向学之心油然而生。

“这么高的书架,怎么拿得到最上面两层的书呢?莫非得是身高一丈的巨人?”魏延看着这压抑的书架高度,就忍不住胡思乱想。

好在他很快通过观察旁人,解开了心中疑惑。远处有一个管理员,推着一个底下有四个轮子、双侧有倾斜木质台阶的座梯,到了要取放书的位置,就爬上移动座梯取用。

魏延一看到这种没见过的梯子,就觉得很专业,从而进一步觉得这里的藏书,所蕴含的学问定然非凡。

“车骑将军昨晚竟能亲自劝学、令我读书,这机缘可不能浪费。这几个月趁着没打仗,一定要把常用字全部认全!到时候万一再有人问起,也好让他们看到我的进步!”

魏延鼓起勇气,就去找那取放图书的管理员请教:“敢问这位先生……不知在此馆中看书,可要经办什么勾当?俺是昨日刚来投的,诸葛府君也勉励我多多学习……”

这儿的图书管理员,其实就是司马徽身边的助教尹默、李仁,目前馆舍才造好这么一间,让他们俩轮班先管着,以后再慢慢完善管理制度,今日当值的正是尹默。

尹默看魏延的样子不像读书人,但他也没刁难,只是公事公办地说:“但凡良家子,注籍明晰者,皆可自行入库读书,但读完后要放回原位,这架子上都写着何部何经藏所。

游方学士,并无本郡注籍符传者,需先到学宫登记审查来历,而后可以入馆阅览。现在人少,直接读就是了,若是人多,就要排队登记,会告知哪天轮到你入馆。

至于借阅,凡是车骑将军、扬州牧、江夏太守麾下诸文武,凭信物可入馆借书,按品秩高低,同时可借数量不一,会登记账目,还清旧书方能再另借。”

魏延一听,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俺只是甘将军麾下一屯长……可能借阅?”

尹默:“屯长是最低级允许借阅的了,只能借一卷,要记账,还清了才能再借。”

魏延便表示,先借了一卷《尔雅》扫扫盲,然后又拿了一卷《左传》,直接坐在馆里看起来。

他完全没读过左传,只能是从《郑伯克段于鄢》开始从零起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