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舍弟诸葛亮 > 第452章 迎头痛击公孙度

舍弟诸葛亮 第452章 迎头痛击公孙度

簡繁轉換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2-15 22:21:4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建安九年十一月初五,晨。

辽东郡治襄平县城内,武威将军兼平州牧的幕府中,一位六十出头鬓发斑白的老者,略显声嘶气喘地询问左右幕僚:

“咳咳……赵云此番突然来袭、兵围昌黎,虽然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等卑鄙之徒,为求突然,不顾兵家大忌,必然不能持久——根矩、彦方二位先生可有良策退敌?”

这老者正是自封平州牧的公孙度,今年虚岁六十一。说起来,他比刘表还年轻两三岁,但常年住在苦寒的北方,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以至于他的面容看起来沟壑纵横,法令纹深峻。如果让他跟刘表当面会晤的话,旁观者肯定会误以为他比刘表还老。

不过相比于刘表的“座谈客”属性,公孙度毫无疑问能算是雄主。哪怕如今衰老重病,他说话依然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自信。

所以他一上来就给部下和幕僚鼓劲,指出赵云的来袭不足为惧,辽东军最终必然能胜。

说完鼓励的话后,公孙度便看向下面跪坐的幕僚,左手边坐的是他的长子公孙康,右手边的则是两个文官王烈、邴原。

王烈是他的头号心腹,也是平州长史、兼武威将军府长史。王烈比公孙度还年老一些,时年已六十四岁,是公孙度治理辽东的左臂右膀。

邴原则是从中原来辽东避祸的大名士,早年跟管宁、华歆并称。

后来华歆早早回中原求官,管宁则继续在辽东闭门治学、只收徒教学而不肯做官,公孙度也不能相逼。邴原没有管宁那么坚贞不屈,被公孙度逼了几次,也不得不出来做官,帮公孙度出点主意。

此时此刻,被公孙度问及,王烈率先献策,语气持重:“主公,赵云此来,虽然犯了兵家大忌,孤军冒进,重前权而轻后路。但刘备派了诸葛瑾坐镇青、幽,以诸葛瑾之谋,岂会让赵云冒无把握的险?

以我之见,说不定诸葛瑾另有奇谋,不得不防啊。所幸如今天气渐寒,攻坚不易。我军还是持重固守,拖过这几个月,静观其变。

若是赵云能撑到明年正月还没粮尽自溃,也必然疲敝不堪。我们再举重兵为昌黎解围,也为时不晚,还能以逸待劳。”

公孙度听了王烈的见解,眉头紧皱,久久沉默不语。

冬天不适合攻坚,赵云要攻破昌黎城不会很容易,这点公孙度当然也知道。

但是王烈的建议,却少算了一点——而这一点,只有公孙度自己心里最清楚。

在此次听说赵云来袭之前,公孙度其实已经有几個月不理政务了。他对外假意宣称辽东太平、州务繁琐但不疑难,让儿子公孙康锻炼锻炼,遇到疑难不决的,就请教王烈、邴原。

从八月份交权之后,公孙度最多每隔十天八天稍稍过问一下儿子,看看公孙康有没有什么决定难以拍板的。但自从十月份以来,他精力越来越不济,已经大半个月没有问过哪怕一句政务。

只有公孙度自己最清楚,他的健康状况应该是出了严重的问题。要是再拖下去,拖到明年开春再想退敌……自己能活到明年开春么?

这一点,是连王烈都不知道的。

公孙度作为一方雄主,他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保密得非常好。今天接见幕僚商讨军机之前,公孙度还特地用热巾敷了头脸手臂,好让自己的皮肤看起来红润一些,不至于太过苍白。

公孙度心中不由暗忖:“为今之计,久拖可不是办法,要是现在不果断击退赵云,等真有个三长两短,恭儿那种懦弱的性子,怎么可能坚守得住昌黎?一旦赵云散播噩耗,到时候辽东各地怕是要连环崩溃。

苍天待我何薄!为何赵云会偏偏挑选在这个节骨眼上进攻辽东!都已经冬天了,他不知道这是兵家大忌吗?他就忍不到明年再来吗?”

有那么一瞬间,公孙度内心确实产生了对天意无情的绝望。

敌人的进攻时机,选得太刁钻了。

他又哪里知道,对面就是有一个开了天眼开了透视的存在,专门瞅准了历史上他公孙度就该今年病亡、所以特地挑这个节骨眼上门捅刀子的。

公孙度内心悲凉了半晌,最终决定还是搏一把,不信命,咬牙道:“彦方之谋,何其懦也!赵云初到,必然立足未稳,只要断他粮道,又何须迁延数月来耗到他师老兵疲?

最多半个月,他就行粮耗尽了!现在你们该想的,是如何尽快集结我辽东各地兵马,立刻前去昌黎救援,趁着赵云援军未到,将其坚决击退!”

王烈被公孙度当面否决了提议,一时也不好再说什么。

倒是旁边地位相对超然一些的邴原,此刻微微有些不忍,还坚持劝道:“请使君明鉴!赵云此来,能击溃速仆延、横穿草原,兵势必然不弱。

后方还有诸葛瑾运筹帷幄、统揽全局,更兼刘备近年声势日隆,以曹操之强,面对刘备也连败两场。使君此前虽然尊奉曹操,以至与刘备交恶,但终究无罪于汉室。

使君当年还曾与刘备军的海船商旅贸易过,算是留了一点情分。如今若是觉得不敌,只要遣使伏辩,终究不过是一个远人惶惑,不知正朔的过错,刘备必不至于褫夺使君一门官爵,还请使君三思!”

公孙度听了邴原这番话,却是法令纹抽搐,表情狰狞起来,胸口剧烈起伏了好几下,才没下令拿下邴原。

这厮是公然要他归降刘备!保住家族富贵了!这也太小看他公孙度了!

他们公孙家,好歹也是掌握一州之地,而且北破高句骊,东联姻扶余,南破韩濊的存在。

其治下汉民一百余万,加上归顺的胡人和三韩东夷,治下人口总计二百万以上。

这么大的家业,地理又险远,怎么可能不战而降!

袁谭的青州,眼下最多也就剩二百来万人口!他公孙度的家业,跟袁谭的一个州人一样多了!

不过,邴原毕竟是天下名士,公孙度也知道他并没有背叛之心,也就不去惩处他,只是厉声命令:

“今日此言,孤可以当你没说过,下次再敢说,就严惩不贷!孤尊奉朝廷,何错之有?还远人惶惑、不知正朔?

许都的陛下便是正朔!邴根矩,你也算天下名士,竟出此无君无父之言!还不速速退下!”

公孙度此言呵斥得貌似义正辞严,邴原也无法反驳,只好叹息退下。

公孙度呵斥过后,精力消耗也过大,又有些摇摇欲坠,缓了好一会儿之后,才悲凉地转向儿子公孙康,吩咐道:

“康儿,速速把此前攻破高句骊的兵马都调集过来,与襄平本地驻军一起,发往昌黎救援你二弟!

嗯,也不可冒进直接去昌黎,可先在辽河口的辽隧一带观望扎营、与赵云保持距离,然后进一步打探敌情。”

公孙度说话有些犹豫,说了一半又改口、补充,看得出他已经病得决策能力都下降了,精力不济难免有疏漏。

公孙康却是知道父亲的病情的,他不由忧虑地追问:“如此会不会导致襄平空虚?后方各处,又该如何筹军驻防?”

公孙度喘了口气,接着说:“可把去年攻破韩濊后、在带方郡剿灭三韩余贼的兵马调回来,补足辽东腹地防御兵力。”

原来,历史上公孙一家,在207年左右,才攻破高句骊国都高句骊县,然后连带着周边的西盖马县等地,重新设置了玄菟郡。

又该在209年左右,攻破韩濊,也就是后世韩国的汉城周边、汉江与大同江之间的流域,设置了带方郡。

这一世,也是因为诸葛瑾早些年劝刘备跟公孙度贸易,拿中原的先进生产力工具和钢铁原材料这些,问公孙度买战马。还把仿造后世朝鲜水师板屋船的近海海船卖给了公孙度。

导致公孙度军沿着朝鲜半岛沿海进兵的能力大大增强,翻越后世朝鲜边境的长白山区时,也更加游刃有余,可以靠沿海海路补给后勤、军粮。

所以,本时空公孙家对高句骊和韩濊的进攻,也各自提前了三五年。

此番赵云打来时,高句骊的故都已经被公孙度攻破占领了,但高句骊倒是没有灭国,他们选择了继续往东北逃跑,另外择地建国。

被公孙度占领的高句骊故都,大约相当于后世的辽宁抚顺、铁岭一带。被公孙家击溃抄家过一次的高句骊,等于是撤出了后世辽宁全境,逃到了吉林境内。

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孙家对于汉人的外战还是有贡献的,至少保住了辽地的汉人势力不被胡人和夷人侵害。

所以历史上陈寿写《三国志时,对公孙一家的评价,也是“虽有罪,然辽土之不坏,实度是赖。向不遭度,则民系于虏廷矣。”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公孙度为了割据自立,响应曹操,而且集结各部对抗赵云、以及尚未出场的周瑜,那就没什么可说了。

诸葛瑾和赵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结束战斗,拔掉公孙家,避免对辽东汉人的综合实力形成太多负面影响。

辽东汉人的民力,不该浪费在内战上,应该拿去对付高句骊和韩濊。

……

在公孙度的坚持和严令下,公孙康还是坚决执行了父亲的军令,在短短数日之内,就集结好了第一批援军。

随后,公孙度就坚持亲自带兵,先前出到辽河口的辽隧设防,跟赵云相持。

公孙康苦劝:“父亲,你病体已如此沉重,岂可轻动?”

公孙度却厉声呵斥:“我若不去,军心更加不稳!你还年轻,如何镇得住诸将用命?而且我去了,这一仗能胜,便能为伱保数年太平。若是我死了,你自觉不敌刘备,将来也多条退路。”

说罢,公孙度便不顾劝阻,坚持扶病强行,坐船沿着辽河顺流而下,带兵抵达辽河口,跟赵云相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