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 第498章 丛林训练

抗战:保卫南京获得神级单兵系统 第498章 丛林训练

簡繁轉換
作者:老猿摘秋果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2 16:41:28 来源:源1

第498章丛林训练(第1/2页)

耽搁了一下午,训练第二天早上开始。

谢参谋长和赵副团长安排好了部队的警戒,许三则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工作。

他的第一课不是战斗,而是如何活下去,野人山的非战斗减员真的让他看怕了。

所以,在能有效杀伤敌人之前,必须先学会在野人山活下去,被许三列为了训练最首要的目标。

“打猎,不是为了加餐,是为了活命。”

许三选出了一批手脚灵活、有猎人经验的士兵,包括几个优秀的土著猎人。然后以他们为种子,深入营地周边的密林。

他演示如何识别动物的足迹和粪便,如何设置套索、陷阱和落石,并和这些人交流切磋,互相补充不足。

“瞄准头部,一击致命,减少动静。当然,你们或许可以做到,但是在教导普通战士们的时候,不能有这么高的要求,能打到颈部就是非常合格的枪法。”

许三根据足迹寻到了一头非常难得的野鹿,远远看去大约有四百来斤,这对战士们现在的身体状况来讲,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他手持一把用缴获的三八步枪,精准地射杀了一头百米外的野鹿,引得士兵们一阵低呼。

作为猎人,普通的精度并不值得他们惊讶。

许三的精准和很多猎人的都不同,他射中的地方,恰好是野鹿的脑神经,让它死得无声无息。

接着许三又组织了捕鱼组到河边演示,学习如何用削尖的木棍叉鱼,如何编织藤蔓渔网,如何在浅滩设置鱼篓。

现在队伍接近两千人,按老马的搜寻速度,还在一直增加。而增加肉食补充营养,这两项特别重要。尤其是水里捕鱼,许三还组织土族猎人去村寨购买能用的捕鱼工具以提高效率。

“水,看起来干净,可能藏着要你命的玩意儿。”许三在河边召集种子士兵,指着浑浊的河水。

他演示如何用布袋填充细沙、木炭和鹅卵石制作简易过滤器,并强调:“除非情况不允许,我们绝对不能喝生水,有无数你们看不见的血吸虫,它们进入身体后,会吞噬你们的血肉,甚至脑子,这是现在无法治疗的病,只有死路一条。但是我们能很好的解决,那就是把水烧开,这样可以杀灭大多数毒虫,记住了,这是铁律!”

他专门为营地划定取水区,并派工兵队在上游巡逻,防止污染。还让医疗队的军医老江在队伍里通过夜晚的空闲时间来为战士们科普丛林里容易得的病,如何管理个人的卫生。

许三干脆下令,全体男士兵,全部剃发,都成了光头,直接消除了一个很大的卫生问题。

这些生活上,被许三列为最重要的东西传授完了,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军事专业方面的了。

体能,不管是在任何方面,都是最重要的,它也是丛林战的基础。

许三制定的体能训练非常实用,这是他研究了目前士兵的身体状况,还有营地的伙食制定的。

基本保证在每个士兵的接受范围之内,当然兵种的不同,强度是不一样的。

每天拂晓,全团武装越野,沿着河滩和山林负重行军,距离逐日增加。

泥泞的坡地成了最好的训练场,士兵们背着沉重的装备,手脚并用地攀爬,满身泥浆,气喘如牛,但没有人敢停下。

许三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队伍最艰难的地段,他以身作则,背负着双份的负重,脚步依旧稳健。

“觉得累?觉得苦?”

在第一次越野时,许三看着瘫倒一地的士兵,冷冷地说,“鬼子追你的时候,不会因为你累就放过你。不想死在林子里,就把这身筋骨给我练出来!”

相对来讲,体能的训练是比较单一的,只不过因为兵种,在负重方面有所不同。

紧随其后的专业化训练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一周后,队伍基本适应了节奏,训练开始走向专业化。

许三根据个人特点和原有兵种,进行了初步划分。

步枪手与精确射手:他们在战斗时负责对付对人的较远火力,比如鬼子的机枪手,掷弹筒手,和神枪手等。他们的主要训练是进行步枪射击。

因为弹药稀缺,实弹射击只能减少,大部分时间是在练习举枪、瞄准和击发动作。

许三亲自指导:“丛林里,视线受阻,交战距离短。要练就第一时间发现目标、快速瞄准、一击毙命的本事。”

他用木炭在树干上画出大小不一的圆圈,让士兵们在不同距离、不同姿势下练习瞄准。

“我给你们培养的这些步枪手和神射手,就是要凭借你们的眼力和耐心,再加上枪法,你们一定要发现鬼子的重要火力,或者重要人物,优先干掉他们。”

相对来讲,队伍的作战特点还是和主官有着必然的联系。

比如罗玉峰的警卫连,他就非常羡慕许三的打法,然后走的也是模仿他的路子,喜欢特种作战的模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98章丛林训练(第2/2页)

黄营长则喜欢依靠智力灵活作战,他喜欢多兵种结合作战。

而赵寒星的一营,就因为他的性格,侧重于近战和突击。

于是,许三把他们的训练重点放在如何在丛林环境下快速接敌、猛烈开火。

将缴获的部分轻机枪、手枪向他们倾斜了一些。

“林子里枝杈多,别想着扫射,那是浪费子弹!短点射,打胸口,追求效率!”许三向他们传授战斗技巧。

还有手榴弹的投掷,跟普通战场的区别也很大。

“手榴弹,是丛林里的开路先锋,也是保命的最后手段。”许三组织全团练习手榴弹投掷。

因为弹药不富裕,当然也不能真的丢,也只是用了几颗意思一下。士兵们训练的时候也就是用木棍和差不多重量的石块代替。

他要求士兵们不仅投得远,更重要的是投得准,因为树干和树枝的阻碍,一个不慎可能弹到自己的脚下,那就玩大发了。

而丛林投弹也是有好处的,近距离爆炸也不要紧,只要你把身体藏在大树后。

所以,许三训练的重点就是精准投入和快速躲闪。

当然,近战的一个绝对躲不过的环节,那就是拼刺。

这是他的强项,而且因为丛林的原因,随身携带一把开山刀,无论是开路还是搏杀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将破锋八刀的一些精华融入了砍刀的使用,再结合丛林狭小的特点,发明了三招基本刀法。

别看只有三板斧,但他强调“一寸短,一寸险”,可以在贴身时以最快最狠的方式解决敌人。

许三全面丰富的知识在这次训练中,彻底的把底下的这些军官和士兵真正的征服了。

他的能力远不止战斗部分,连工兵与辎重也能指导。

谢参谋长来了后主抓这部分,现在马营长开始和他对接,不再经过许三。

工兵队倒是挺专业,因为战斗较少的原因,他们的存活率倒是更高。各部队的残余人员集合在一起,竟然有200多人。

他们的训练场就是营地周边的烂泥地和河流。

许三要求他们研究如何在泥泞中快速铺设简易道路,如何利用圆木和藤蔓加固营地和搭建临时桥梁。

他们甚至开始尝试制作木筏,为可能的河流机动做准备。

辎重队的训练更为繁琐,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些手工活。

李泽君负责的后勤压力巨大,他组织士兵学习如何更合理地打包物资,如何制作背架和担架,如何在湿滑陡峭的山路上保持平衡、进行人力运输。

“每一粒米,每一颗子弹,都是弟兄们用命换来的,运输途中绝不能有失!”李泽君嘶哑着嗓子喊道。他们还学习如何伪装物资堆放点,躲避日军可能的空中侦察。

许三对这个南洋过来的富家子另眼相看,真是有几把刷子。

训练是艰苦的,每一天都有人累倒,有人受伤。

但看着许三、罗玉峰、黄琪、赵寒星这些军官身先士卒,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士兵们心中的怨气渐渐被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取代。

营地周围开始出现简陋却实用的训练设施,匍匐前进没有铁丝网就用藤蔓替代、攀爬用的绳网、瞄准用的靶位,都是就地取材……

人员的补充带来了实力的增强,但也立刻暴露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粮食储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原本还能支撑一段时间的存粮,因为高强度训练带来的消耗增多,原本能吃一个多月的粮食,现在连半个月都困难了。

这还是每次训练都分出一部分人去打猎,捕鱼补充肉食的基础上。

但无论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许三还有些存货,但也需要找借口拿出来。

当晚,团部会议上,许三看着几位主官:“训练不能停,至少还要一两个月,兄弟们才能初步具备在丛林里和鬼子周旋的本钱。而且,他们的身体也亏得厉害,没有这么多时间也补不回来。粮食,我来解决。”

罗玉峰皱眉:“团长,你又要单独行动?太危险了!”

许三摆手:“不一个人了,我到你们连带一个小队出去,光练不打也不行,你挑几个状态好点的。咱们出去打打秋风,去抄几个鬼子的据点,弄点粮食。”

他看向谢承瑞,“谢参谋长,我离开期间,全团的训练由你总负责,按照既定计划,不能松懈。黄营长、赵营长,营地警戒要提升到最高级别。特别注意鬼子天上的巡逻机,别暴露了。”

“是!”几人齐声应道。

第二天拂晓,许三带了一支12人小队,悄然没入营地外的浓雾与丛林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