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佣兵1929 > 第1767章 刺刀见红

佣兵1929 第1767章 刺刀见红

簡繁轉換
作者:山有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7 10:45: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而此时,避免了淞沪会战悲壮结局的第七军,全军三万余官兵士气高昂、斗气冲天,正在摩拳擦掌等着小鬼子上门。

11月3日这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太昆公路两边都是一眼看不到头的稻田,在阳光的映衬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外衣。

如此风光迷人,在和平时正是农夫们忙于收割和充满喜悦的时节。

而此时,已经长得半人高的茂密稻穗,却是无人问津,只是在秋风中左右摇曳,仿佛在跟从远方而来的几千屎黄色的外来者显示自己的主权。

日军104联队的四列纵队在公里上拖出了长达几公里的长龙,很多鬼子都被眼前江南水乡的美景所吸引,迷醉地看着眼前这片如诗如画的景象,心中泛起一种征服者的自豪感。

这片美丽的土地,以后就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了。

这些外来的强盗却是没有发现,此时在公路两边茂密的稻田中、远处的秋林中,一挺挺机枪悄悄探出了黑洞洞的枪管,一门门山炮褪去了炮衣。

第七军既然是桂军嫡系中的嫡系,装备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广西地理上跟法属殖民地越南接壤,平时就少不得有些贸易和政治上的交往,军事上自然就受到法国的影响,不论是装备还是军事训练,都有法**队的印记。

第七军是民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先装备单兵钢盔的军队,比装备德国M35钢盔的德械师还要早,同时也是率先在班级普遍装备机枪的军队。

从这点上说,第七军的装备除了火炮数量少一些外,跟中央军德械师的装备相比也不遑多让。

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子在田野中突然响起,太昆公路两边突然就冒出了无数的火舌。

“哒哒哒……”

“嘎嘎嘎……”

捷克式轻机枪和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的声音响彻了这秋日的天空。

“轰轰轰……”

紧接着,跟佣兵团一样装备了法国施耐德步兵炮的75毫米炮弹就在鬼子队列中炸响。

一时之间,之前还在趾高气扬的鬼子被炸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位于队列两侧的日军就如他们身边被风吹拂的稻穗,一片片倒下。

日军万万没想到,在这片视野开阔、几无遮蔽的田野上,居然会遭到这种规模的伏击。

他们却是不知,早在昨夜,第七军两个师的部队就已经冒着秋夜的寒意潜伏在了这一区域。

战士们虽然没有佣兵团的迷彩服和伪装披风,但都会就地取材,将稻草和树叶扎在自己钢盔和军服上,跟这片天地混为了一色。

要说鬼子虽然遭到了突然打击,但却是慌而不乱,很快就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向着公路两边散开,并开始组织火力反击。

第七军可不是佣兵团,什么远程密集精准打击是做不到的,这不仅仅是火炮和机枪火力密度达不到要求,还有官兵操控武器的水平所限。

最关键是子弹和炮弹数量有限,做不到佣兵团那种饱和式火力打击。

但是,第七军的战术本就不以火力见长,他们的绝招就是冲锋、冲锋、再冲锋,用中心突击的战术,迅速将敌人队形冲垮冲散,然后短兵相接,跟小鬼子来一场显示个人勇武的大混战。

所以在火炮和机枪打击不过几分钟后,随着尖锐哨子声在稻田里此起彼伏吹响,就见公路两边突然就冒出了密密麻麻头戴法国MK1托尼钢盔的身影。

第七军官兵以军官打头阵,排成突击阵型,在鬼子惊魂未定之时就发起了冲锋。

什么精确打击,什么远程狙击,不存在的,我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而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在震天的呐喊声中,两万人组成的灰色洪流,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向占据公路的鬼子呼啸而来。

“纳尼?这不是我们大日本帝国自以为豪的万岁冲锋么?什么时候直拿军队竟然学得有模有样,而且还好像青出于蓝。”

公路上的鬼子们都有些懵逼。

大家不是应该摆开阵势枪炮对轰一阵子的吗?怎么才交战了几分钟,都还没弄清楚对方有多少人,编制如何,这就发起最后冲锋了,没道理啊!

是的,第七军就是不跟你讲道理,上来就是刺刀见红,不玩虚的。

鬼子一看不是个事,也不顾什么机枪火炮的威胁,赶紧也组织起了冲锋队形,向着那群灰色洪流迎面而上。

要知道,即使是白刃战,也就讲究一个队形排列,不然首先在气势上就弱了一头,而且还很容易被对方冲散阵型。

公路两边是汹涌而来的灰色人浪,中间的屎黄色鬼子也组成了两排队形,分别迎击左右夹击的两股洪峰。

两股人潮相距不过几百米远,双方的机枪都还在嘶吼着,不断收割对方的生命,但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灰色巨浪就撞击在了屎黄色的人墙之上。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什么惊涛拍岸的恢弘,只有伴随着双方怒吼和呐喊的刺刀见红。

也许第七军的官兵在拼刺刀的技巧上不如鬼子老练和训练有素,也许他们手中的毛瑟步枪要比鬼子的三八步枪还要短上一截。

但是,对这些广西大好男儿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刺我一刀的同时,我拼死也要刺你一刀。

何况,现在可是两万人对四千人,华夏军队占据绝对兵力优势。

于是,在这条不算标准,仅仅是碎石路面的太昆公路上,中日两国的军队上演了自抗战以来,也许是很久之后都不会再出现的数万人白刃战的惨烈场景。

叫骂声,怒吼声,兵器碰撞声、刺刀进入人体的噗嗤声,惨嚎声,混合成一种见证生与死、血与肉、正义与邪恶的奏鸣曲。

然后,这些鬼子就发现,他们自以为傲的拼刺技术在这里完全没有发挥的余地。

桂军将士们不跟讲什么技巧技术,只跟你换命。

什么格挡、闪避,不存在的。

他们就直冲冲而来,对于刺向自己胸膛的刺刀视而不见,只管将自己的刺刀对着敌人的胸腹刺出,刺出就完了,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丝毫的胆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