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佣兵1929 > 第1769章 南京保卫战

佣兵1929 第1769章 南京保卫战

簡繁轉換
作者:山有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8 22:16:4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都是华夏男儿,我们同样不缺勇武血性,同样有不怕死的精神。

下次再遇到小鬼子挺着刺刀上来,兄弟们没说的,拿着大刀长枪干他娘的就是了。

其次,虽然此次送淞沪战场撤退是早就计划好的,过程也算顺利,大部分主力部队都安全撤回了国防线,没有出现原来历史上大溃败的情况。

但纵观整个淞沪会战,虽然给日军造成了数万人的伤亡,同时也达到了将日军进攻重点由北方调动到南方的战略目的。

但是,两个多月的惨烈战斗,不论是在战术还是战绩上都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几乎都是拼消耗的阵地战和防御战,虽然给日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但自己的损失更大。

更没有几年前一二八淞沪抗战蕴藻浜大捷、庙行大捷那般鼓舞人心的战例,官兵普遍感到身心疲惫。

而且撤退本身就说明,我们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发起的淞沪会战是失败了。

加上这次撤退还是稍显仓促,沿途的几个重要城镇都没有坚守的计划和准备,导致一路沦陷了不少城镇,参加淞沪会战的几十万**精锐不但身心疲惫,就连军心士气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昆山这一战,却是在这种有些低迷的战局中横空出世,不仅仅让几十万**官兵扬眉吐气,更是让世界都震惊了一大把。

你想想,两万五千多人规模的白刃战,就是在战术和武器都相对落后的一战中也未出现过,让那些西方人都感到震惊和不可思议。

就在第二天,南京的众多中外记者不惜冒着炮火的危险,都来到了现场进行采访和考察。

由于当时第七军担心鬼子的空袭,所以打扫战场并不彻底,只是匆匆收集了缴获的武器并将自己牺牲的将士就地掩埋,而日军的尸体都摆放在原地。

这段几公里长的太昆公路以及两边的排水沟,都被发黑的血渍和鬼子尸体铺满,整条公路上都散发着浓烈的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记者们都用手帕掩着口鼻,全被眼前如此血腥的一幕所震撼。

一个西方记者这样写道:“在双方都拥有现代化武器的情况下,这两个东方国家的士兵却是采用了最原始、最血腥、也是最残酷的白刃战方式,就如中世纪的骑士决斗。”

“对日本人来说,也许是要彰显他们的所谓武士道精神或征服者的勇武,而对于华夏人来说,则是在向整个世界宣示他们的不屈和抗争。”

“这场规模惊人的白刃战,让华夏这个古老民族血液中深藏已久的血性和勇敢再次苏醒,也意味着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古老民族将会在这场保卫自己国家的战争中带个世界更多的震惊。”

“以前,我并不认为华夏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者,但是通过我今天的采访和考察,我有个预感,也许华夏真的会赢得这场不可能赢的战争,让我们拭目以待。”

……

随着昆山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不仅仅是华夏的抗日民众士气大盛,就连日军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为他们发现,华夏士兵开始不是那么惧怕白刃战了,甚至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些身体并不强健,甚至有些营养不良的华夏士兵,也敢于对着日军发起突击。

这种情况给进攻的日军带来了一些麻烦。

但仅仅是麻烦而已,日军之所以战力强横,其仰仗的可不是拼刺,而是他们的飞机大炮。

敢于拼刺只是证明军队的铁血和勇武精神,但战场上真正见真章的,还是双方的武器和官兵素质。

所以在昆山之战的2天后,随着日军第五军十余万人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整个战局依然向着对日军有利的方向发展。

此时的周文在干什么呢?

他和他的佣兵团都成了名副其实的矿工,只是他们不是在挖矿,而是在挖洞,很深很深的洞。

就在淞沪会战结束后,南京军委会就于昆山之战爆发前召开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议题就是南京保卫战。

历史上,南京保卫战是在战于不战之间形成了两派针锋相对的意见。

当时由于淞沪会战的大溃败,导致南京守卫的力量大为减弱,几乎都是从淞沪战场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将,德械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等精锐部队,几乎都是只剩下原来兵力的三分之一不到,南京如何守得住?

这个时候,南京到底守不守就成了国民政-府最迫在眉睫的问题。

校长多次召集国民党高级幕僚开会讨论,参会的包括陈上将、白上将等诸多高级军官,甚至德国顾问法肯豪森等人都不主张重兵固守南京。

有的高官建议,最多用12到18个团象征性防守一下在主动撤退。

在这些高级将领来看,南京在军事角度上看已是死地,从淞沪会战撤下来的军队都已经损失惨重,而日军则来势汹汹。

更何况南京北靠长江,东西南三面无险可守且全都是日军,这明显已经是必败之局。

然而就在这时,参会的**训练总监部总监,军委会执行部主任唐上将却站起来大喝:“南京是我国首都,又是孙总理陵墓所在,如果不战就放弃南京,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因此,南京必须死守。”

其实彼时的校长也知道南京是守不住的,以其白白损耗兵力,不如撤退到武汉整军再战。

但被唐上将这么一说,好似不守南京就对不起先总理,对不起国人似的。加上这个校长老是对列强的干预存在幻想,又想着万一能将南京保卫战当成一个大型四行仓库保卫战,岂不是又一次证明了国民政府的能力,让列强们高看一眼。

所以校长就定下了守卫南京城的决定。

当然,稍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南京是不可能守住的,就是守上一个月都很难,南京的一众高级将领,谁也不愿站出来承担南京保卫战的重任。

这个时候又是唐上将站了出来,信誓旦旦一力当之,并在会议上慷慨陈词,誓与南京城共存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