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佣兵1929 > 第1777章 防御体系

佣兵1929 第1777章 防御体系

簡繁轉換
作者:山有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27 22:56: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就在周文紧锣密鼓加固紫金山防御的时候,日军的进攻步伐却是不得不放慢。

就因为吴福国防线守军的顽强抵抗,日军上海派遣军在昆山攻击了两个星期也不得寸进,21集团军第7军三万将士依托城墙和城外国防线工事,与攻击而来的日军16师团和13师团鏖战了整整两个星期。

期间,第7军将士充分发挥了桂军的作战特点,不断对进攻的日军发起反突击,很多阵地多次易手,给日军造成了大量伤亡。

1937年11月16日,在日军第6重炮旅团开上来后,昆山防线守军在日军重炮轰击下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昆山,后撤到常熟、福山一线进行防御。

这里就要说,**构筑的吴福国防线虽然算得上坚固和完备,但却是缺乏纵深深度,而且还是沿用落后的线型死守防御战术,没有配备用于反击的预备队。

尽管担任防御的21集团军和中央军3个师的官兵已经足够英勇,硬是在阵地上又不惜牺牲坚守了2个多星期,依然死战不退。但此时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一路攻击前进,已经迂回到吴福线守军的侧翼。

12月6日,21集团军不得不撤出阵地,向锡澄线转移。

自此,自昆山反击战开始,到撤出吴福线,21集团军和友军3个师在吴福线坚守了整整33天。

此次防御战**付出了三万多人伤亡的代价,但也给日军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其中昆山白刃战就一次性击毙日军2千多人,达到了打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目的。

你想想,两个多月的淞沪会战,日军伤亡就已经超过6万,再加上吴福线防御战,日军在南方的兵力损耗已经达到了7万多人。

如果再加上日军在北方的损失,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在华夏的兵力伤亡已经达到十余万人。

关键是,这些损失的兵力几乎都是日军中服役多年的老兵精锐。

随着抗战的延续,日军中的老兵数量就会越来越少,战斗力也就会随之下降,这才是华夏抗战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

吴福线的防御战虽说没有达到校长要求的坚守2个月的任务目标,但此一时彼一时,日军第10军从侧翼攻击而来,不撤退就要被日军包了饺子,校长也不能眼睁睁看着21集团军这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被鬼子给灭了不是?

12月7日,占领吴福线的日军马不停蹄,以上海派遣军的5个师团压向锡澄线,另以第10军的3个师团向溧阳、溧水公路向南京南部方向攻击前进。

而此时,南京保卫战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很多工厂学校的搬迁工作还在进行,第二道国防线锡澄线的坚守就尤为重要。

锡澄线又有两个重要的支撑点,一个是无锡城,另一个就是江阴县,而在江阴县长江边,就有一个自清朝开始就建立的炮台要塞,也就是江阴要塞。

此时的江阴要塞共有江阴要塞编制有黄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2门、203毫米榴弹炮1门、150毫米榴弹炮2门)、东山炮台(英造317毫米榴弹炮1门、205毫米榴炮2门)、西山炮台(377毫米榴弹炮1门、305毫米榴弹炮2门)、鹅山炮台(228毫米榴弹炮1门、303毫米榴弹炮1门)、萧山炮台(德造120毫米榴弹炮2门)等五个炮台。

五个炮台共拥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弹炮19门,火力可说只比日军重炮旅团稍逊一筹,而且这些火炮既可以封锁长江,又可以攻击陆地目标,对日军的威胁相当大,是日军首要攻击的目标。

由于军委会早有准备,此时的锡澄线防御并不如历史上那般混乱。

陈上将在一个月前就将川军27集团军调入无锡,与原驻守部队一起负责无锡城及外围的防御。而从吴福线撤退下来的21集团军并中央军3个师则是负责江阴一线的防御并协助要塞守军守住江阴要塞。

虽然吴福线的近10万守军在一个多月的防御战中损失惨重,但仍然保持了近半的兵力,而且由于撤退有序,军心士气还可堪一用,依然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这样算下来,**目前在锡澄线的防御力量还有2个集团军并中央军6个师共近20万兵力可用,特别是还有江阴要塞的重炮群支援,要坚守一段时间问题不大。

……

进入1937年的年末,之前风光秀丽的紫金山却是彻底改换了面貌。

整个紫金山东麓和北麓的所有树木都被砍干伐尽,不但是树木,就是灌木杂草也被周文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现在的紫金山,已经变成了一座光秃秃、灰烬遍地的黑色山峦。

但是,褪去了华丽外衣的紫金山,现在却是展现出了一种坚强和执拗,真正展露出南京门户的巍峨气势。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施工,紫金山防御体系雏形已成。

最前沿的老虎洞阵地横七竖八,纵横着宽1公里,纵深达2公里的数道深达2米的堑壕,前方与原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构筑的碉堡和堑壕相连,后方则是坑道和反斜面工事互通。

这种布局,进可攻,退可守,守卫部队有了来回纵横的一定空间,战术就可以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变化。

老虎洞如此,在其后方的小茅山和头陀岭也是相似布局。

特别是头陀岭,佣兵团的大部分炮兵都部署在这里,更要讲究如何防炮防空。

其实还是当年长城抗战坚守冷口关的老办法。

佣兵团建炮兵阵地建立在头陀岭的南部山腰,并在山体内挖掘了十几个高度、深度不一的藏炮洞。

敌人自东和北而来,南部山腰就是妥妥的反斜面,不论你是重炮还是炸弹,都很难炸中。

等到需要战斗时,就将火炮从炮洞中推出,利用榴弹炮的曲射角度,炮弹可以翻过山顶直接打向东面和北面的日军,特别是日军的炮兵阵地,只要炮击角度够得着,都将在榴弹炮的炮击范围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