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 第62章 马天教朱标忽悠朱元璋

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62章 马天教朱标忽悠朱元璋

簡繁轉換
作者:大明最强皇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2 02:34:08 来源:源1

第62章马天教朱标忽悠朱元璋(第1/2页)

独立药棚内,吕本用茶盖轻撇浮沫,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审视的目光。

“侯爷府竟也缺药草?”他似笑非笑地望向陆仲亨,“听闻上月陛下刚赐了辽东人参给吉安侯府。”

陆仲亨摊手:“吕大人何必试探?自大都督府裁撤后,我们这些老骨头连军报都需经五军断事官转呈。”

王望斟茶的手微微一抖。

朝野上下都知道,自从胡惟庸案后,陛下裁撤了“中书省”和“大都督府”,天子直领六部。

不仅如此,陛下在持续打压勋贵集团。

这几年,勋贵们都憋着一口气,可又不敢发作。

“老相国这几年都闭门不出。”吕本轻叹一声,“七十高龄续弦十八岁姑娘,这般自污,倒比老夫开的避瘟方更见效。”

陆仲亨轻哼一声:“我牵扯胡惟庸案,当时都察院那帮御史是要置我于死地的,陛下念在我多年战功,才饶了我。”

“所以侯爷去年率兵平诸蛮叛乱。”吕本微微一笑。

陆仲亨无奈一笑:“吕公啊,我是没办法,一把年纪还拼命啊,免死金牌都被陛下收回去了,那就是警告。大都督府拆作五军,六部尚书直接面圣。陛下这是要把我们熬成药渣啊。”

“文官也好不到哪去。”吕本眉头紧皱,“刑部昨日又查抄三家,连礼部侍郎都因‘胡党’获罪。胡惟庸都死了快三年了,还有人因他获罪。”

陆仲亨抓起一旁的《御制大诰》,冷笑:“好个‘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李善长都做了缩头乌龟,我们这些武夫能奈何?冯胜兄弟现在连府兵都不敢私练,整日带着家丁种地。”

吕本微微含笑,端起茶杯又喝一口。

陆仲亨目光落在他身上:“吕公,你是太子岳丈,自然无忧啊。”

“我能做太子岳丈,估计是老夫没有爵位在身。”吕本自嘲一笑。

陆仲亨凑近,压低声音道:“老相国说过,在他之后,吕公能保我们。”

“老夫就是一个祭酒先生啊。”吕本摊手。

陆仲亨意味深长一笑:“听说吏部尚书詹大人要告老还乡,老相国意思是,尚书的位置该是吕公你的。”

吕本眼中精光闪过:“当真?”

他知道,李善长虽然不在朝中,但门生遍布朝野,依旧有着巨大影响力。

“吕公,那什么马神医,不足虑。”陆仲亨摊手,“随时可以捏死,我们需要为子孙考虑啊。”

……

颠簸的马车上,奏折在檀木小几上垒成小山。

马天掀开车帘,让凉风吹进来:“殿下连去疫点的路上都要批奏章?”

“自父皇废中书省后,每日通政司递来的奏本有二百余件。”朱标揉着发红的手腕苦笑,“前日顺天布政使请修长城的折子,在文华殿压了三天才批。”

马天用折扇抵住砚台:“你父皇能这么勤政,你也能,你们能保证后世之君能吗?若后世出个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呢?奏章积压,天下岂不是乱套?”

朱标抬头,皱眉:“孤也觉得这不妥,可父皇已经废除了丞相。”

马天摊手:“你父皇不过是想集中皇权嘛,但这会适得其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2章马天教朱标忽悠朱元璋(第2/2页)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后世大明,内阁首辅权力甚至大过丞相。

“先生有良策?”朱标放下笔问。

马天伸出三根手指:“内阁制。”

朱标疑惑:“何为内阁?”

马天沉思了好一会儿,他思考的是:在绝对维护皇权集中的前提下,有效分担皇帝的政务负担,同时确保太子建议能被多疑且强势的朱元璋接受。

“从翰林院、六部、督察院精选品级不高、学识渊博、勤勉谨慎、出身清白的低调官员。”

“组建内阁,协助陛下处理政务,主要是四项。”

“预阅疏章:所有奏章先由内阁按六部事务分类、摘要重点、提炼核心问题,并初步按‘急、重、常’分类。此步骤极大节省陛下审阅时间。”

“备询条陈:对陛下可能询问的复杂事务,预先整理相关律法、先例、数据,并在陛下要求时,提供几种基于事实、逻辑清晰、不含个人倾向的‘备选方案简述’。当然,他们只是提供方案,最终由陛下决策。”

“承旨拟诏:仅在陛下明确口授大意后,负责将圣意准确、规范地草拟成诏令、批答,供陛下最终审阅用印。杜绝任何自行发挥。”

“稽核复命:对陛下已批复的重要事项,追踪六部,地方执行进度,定期汇总供皇帝查阅,确保圣意不被拖延或歪曲。”

朱标听着,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马天当然知道,内阁制后,碰到不勤政的皇帝,会像明史那样,逐渐走偏了,出现一个内阁首辅,权力甚至超过丞相。

历史发展规律,无人能挡。

不过,他在朱标面前小小展示一下,是想获得朱标的信任。

毕竟,得到太子看中,就多了一张底牌。

“只怕父皇不会赞同。”朱标深深皱眉,“孤是觉得可行。”

马天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摊手:

“这就是要会用话术了。”

“你要表现出‘孝道’和‘分劳’。”

“父皇宵衣旰食,儿臣痛彻心扉。此议非为分权,实为儿臣与臣工尽心为父分劳,使父皇得保圣体,精力专注于乾坤独断之大事。”

“内阁如父皇之耳目,预筛文书、核查复命,既可防奸吏蒙蔽、文书淹滞,亦可使父皇对天下事洞若观火而无需躬亲琐碎。”

“内阁官员品低权微、只司文案;部议前置责权分明;部权互察使之相制;要务常例分流清晰。诸般设计,皆为杜绝权臣再现,确保圣心独运。”

“儿臣随侍左右,一则聆听父皇圣训,习治国之道;二则代父询查细务,使父皇稍减案牍之劳。儿臣一切言行,皆禀父皇旨意,绝无僭越。”

“如此,父皇之权柄愈重愈稳,政令下达如臂使指,而龙体康泰、国祚绵长,实乃江山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朱标听完,目瞪口呆。

先生,你也太了解我父皇了吧?句句说到我父皇心坎里啊。

……

别急,下周就上架了,量大管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