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全身金刚 > 第145章 一生伏首拜三宝头面清净礼众生

全身金刚 第145章 一生伏首拜三宝头面清净礼众生

簡繁轉換
作者:米力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8 03:46:49 来源:源1

第145章一生伏首拜三宝头面清净礼众生(第1/2页)

好多的高僧大德都是从礼拜修过来的。

宣化上人,俗姓白,在少年时,逐渐懂事的他开始反省自己幼时脾气很倔强、任性,让父母心疼、焦急的种种不知孝顺父母的往事,心中后悔不已,他决定用行动来忏悔这些过错。

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决定每天早晚向父母磕头顶礼。

当上人开始给父母叩头时,父母吓了一跳,以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不是这个孩子活不了多久了呢?

所以每次磕头,父母就流泪。上人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於是就改到在院子里磕头。

从此之后,每天一清早,当家人还在睡觉时,上人便到院子向父亲磕三个头,向母亲磕三个头。

晚上家人上炕睡觉后,上人又到院中向父母磕三个头。

磕了一段时间,上人感觉不够,又增加向天地磕头。

他知道有天、地、君、亲、师,所以每天早晚,给天磕三个头,给地磕三个头,给国家元首磕三个头,给父亲磕三个头,给母亲磕三个头,给未来老师磕三个头。

一段时间后,他感觉还不够,又增加给天下大孝人磕头,给天下大善人磕头,给天下大圣人磕头,给天下大贤人磕头。

以后又增加给全世界所有的好人磕头;也给全世界所有的坏人磕头——希望大恶大坏的人,改恶迁善,统统成为好人。

这样地增加下去,最后增加到830个头。每次要磕两个半小时,早晚两次,需要五个小时。

无论刮风下雨,上人每天照磕不误,就是在冬天下大雪时,也依然在院中磕头。

日久天长,上人的孝名远播,乡里间无不以“白孝子”来称呼他。

上人磕头时心念纯粹,心力也越来越强大,等于礼拜了无数的人,头面清净礼众生,此举德能感天动地,和广大众生结下殊胜的法缘。

宣化上人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上人,全世界有很多很多人想拜上人为师,可是却没有机缘遇到上人,该怎么办?

上人说:“不管你信,还是不信,给我的照片拜满一万拜,就能做我的弟子……”

清朝末年,在福建,有一个人叫朱救官,即后来的古月禅师。

年少时他笨到什么程度?

从十四岁开始跟人家学裁剪衣服,到十八岁他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做不出来,然后刚好赶上有人要出家——也就是后来的达本法师,朱救官的裁缝师傅就让当时的达本法师带着他出家修行。

等在寺院留下,他先是被分配到大寮去烧火煮饭。结果他把饭煮夹生了。

一看煮饭不行,便让他去挑水浇菜。他工作急忙之际,难免把水乱泼乱倒,无意中便有一些菜苗被冲死了。

后来派他去园林里除草,可是他杂草和花木分不清,杂草不除,却把宝贵的花木砍掉了。

当时有一位苦行僧——理珠老和尚,行脚来到寺院附近的石岩下修苦行。得知了这个情况便对古月禅师说,你不如来跟我住,一起修行,我教你怎么修行。每个月我带你下山去城里,向施主化缘一、二斗米回来吃就可以了。

于是,古月禅师便和理珠老和尚同住于石岩下修精进苦行。

老修行教导古月禅师说:“古月!你双脚立正,双手合掌,观想阿弥陀天人师在你的面前,你站在天人师前身心清净,向天人师恭敬礼拜,身拜天人师,口念‘阿弥陀天人师’圣号,就这样念拜;

不要分别白天夜晚。如果感觉身体疲倦、相当累时,就坐下来休息,打瞌睡一会。醒来,继续念拜,不分日夜。”

古月禅师日夜精修苦行数年后,他的智慧逐渐开朗。

于是,理珠老和尚即教他受持《大悲咒》,并且加持法水结缘。

后来,理珠老和尚圆寂。他更精进不息,没有饭吃的时候,才下山化缘米。

十多年过后,古月禅师仍然不分日夜地念天人师、拜天人师与持咒。

古月禅师三十一岁那年,仍在石岩中修精进苦行。

后来有一天,鼓山下有一位老人,因为天气炎热,晚饭后他就在屋前乘凉,面向山上。

到了晚上九点多钟,忽然看见山上火焰冲天,而且整个山头都被火烧红。

但第二天白天一问,山上并没有起火。

晚上,老人又看见火焰冲天;连续注意数个晚上,仍然火光冲天。遂引起老人之好奇,他即上山一探究竟,原来是古月禅师修行之处在放光明。

老人便将放光这件事告诉大家,从此就有一批人上山皈依古月禅师,也有病人去求法水喝,都能获得痊愈。

后来赶上一场大旱,很多人求雨都没求来。

古月禅师的弟子在城广场设置香案,恭请古月禅师求雨。

古月禅师只是手拿一根檀香木,向空中祈祷说:“天公啊!很久不下雨了,民众缺乏雨水,非常困苦,祈望能下甘露,救济百姓。”说完就把檀香木插在香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5章一生伏首拜三宝头面清净礼众生(第2/2页)

大家看见香炉中发出一道烟,直直升上天空,在虚空中即刻变成为乌云。

民众欢天喜地说:“快要下大雨了,赶快回家吧!”有人还在半路上,大雨即倾盆而下。

当时有位姓萨的省长,他的母亲身染重病,中西医药均无法救治。不得已,即派他弟弟去鼓山请古月禅师来家为他母亲消灾祛病。

古月禅师知晓后说:“好,我立刻就去!”但却看见他和平时一样,礼拜完毕后便开始静坐,连动也不动。任凭人家怎么叫,他也不回应。

省长的姑母在家里等着师父。

到了十一点二十分,她忽然看见古月师父来到,很高兴地恭请师父进入厅堂,谨向他说明老夫人的病况。

古月禅师叫她取一杯水来,便在厅堂念《大悲咒》七遍,恭敬地向观音大士祷告说:“今有萨老夫人身染重病,敬请大士慈悲加持,赐予甘露法水,使她饮后,业障消除,身无病苦,全家都能信仰三宝,发扬三宝法。”

即以法水送给老夫人喝,不到一分钟,萨老夫人的绝症重病,竟然立即痊愈了。

古月禅师说他要回山岩,省长的姑母即恭送他出了大门回山。

到了中午十二点钟,萨省长下班回家吃饭。姑母看他回来,急忙跑到门口要向他报喜;萨省长大惊失色,以为母亲逝世了,即问:“怎么样,死了吗?”

姑母说:“不是啦!病好了。”

“怎么好了呢?”萨省长非常惊疑地问道。

姑母说:“因为古月师父来求法水给老夫人喝,她的病立即就好了。”

省长说:“那就奇了,中西医师均诊断为绝症,无药可医,为何水能治病?”

他急忙跑去看母亲,果然痊愈了。

中西医师听说后都来诊断,证明老夫人的病确实好了。

到底怎么好了呢?许多医师都在怀疑这件事——说是喝水好的。

老夫人的杯中尚有剩下的半杯法水。医师们闻了此水,却是无味无色,就拿了此水去化验,也没有什么特殊成分。水能治病,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且说省长之弟请了古月禅师后十一点钟坐轿下山,在下午两点多钟才回到家中。

而古月禅师在十一点二十分就到达萨家。他虽然是在静坐不动,但分明是在入定,以神通分身来到萨家,为老夫人治病。

古月禅师从此名声远扬,出任怡山西禅寺第五十九代住持并重建该寺;后来又到北峰重建林阳寺。

古月禅师也因此而成为五大丛林,即鼓山涌泉寺、雪峰崇圣寺、象峰崇福寺、北峰林阳寺、以及怡山西禅寺的住持。

民国八年,年已七十七岁的古月禅师自知世寿无多,他回到家乡,修法三昼夜,超度父母先祖往生极乐净土,事毕即回鼓山。

八月二十五日,古月禅师让弟子们搬柴垒堆,跏趺禅定于柴堆之上;直到中午,睁眼问弟子们有何要求,众弟子跪地默泣,无人应答。

古月禅师遂闭眼念圣号入定,顷刻间体内发出三昧真火自行焚化,一道白色强光直入云霄,强光持续约四十五分钟。

古月禅师是历代少见的修行有成的高僧,被称誉为“中国九大禅寺之一的方丈”,他崇修行而不念名利虚荣,务实际而不重虚文显饰。

因而他一生的功绩,凭藉老一辈信众口中的传说而流传。

年方二十七岁的德清和尚,即后来大名鼎鼎的虚云老和尚,在鼓山涌泉寺修行期间,时常向古月禅师请教。

《虚云和尚年谱》记载道:“时山中有古月禅师,为众中苦行第一。时与深谈,既而自思……古德苦行。有如此者,我何人斯,敢弗效法?乃辞去职事,尽散衣物,仅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复向后山中作岩洞生活。”

年轻时的虚云和尚,深受古月禅师注重清修实践的影响。

可见礼拜的殊胜,无论一个人多么愚笨,若果能诚心礼拜,必然业障消除,智慧大开,福德不可思议。

在普贤大士十大愿王中,开头第一件说的就是礼敬诸天人师。

经典上也讲到:应灭诸障难。应作常礼天人师。由礼天人师念诵。速疾得成就。

说礼天人师果报。无量福德聚。当知是归命。数数勤敬礼。常恒获悉地。不然末法时。真言不成就。是故我释迦。说威德弟子。末世得解脱。是故离疑心。发勤大精进。修持诸悉地。不久得成就。

礼拜之法,能消除各种违缘障碍和灾难,能聚集无量的福德,开启神通智慧,能快速得到成就。

礼拜之法,是真功夫,也是钝功夫。钝功夫,是修行的捷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