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全身金刚 > 第四十七章 可许则许

全身金刚 第四十七章 可许则许

簡繁轉換
作者:米力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30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可许则许(第1/2页)

赫烈后来也告诉师兄们祈愿文后面要带上“可许则许”四个字。

如求消灾延寿、免难愈疾、求子求财、找寻职业等等,结尾都应该用“可许则许”做祈愿文的结语。

这样的祈愿文才可称做圆满。比如:弟子某某,赤诚地代全家忏悔无始以来所造恶业。至诚恭敬,礼拜称念,三宝加持我和某某某能成为夫妻或加持我得到某某岗位的工作,可许则许。

起初有师兄听到祈祷词后面加了“可许则许”不明白什么意思,心里很是疑惑。

于是有师兄问赫烈师兄:“祈求三宝,应当希望所求的,一定能完成我们的愿望才是。为什么你说要在祈愿结尾加上‘可许则许’四个字?这种祈愿法,恐怕被人家听到了,要怀疑祈愿三宝没有效用吧?!”

赫烈解释说:“凡事不可强求。我们毕竟是凡夫,没有天人师和摩诃萨的智慧。

我们不清楚因果,我们的愿求也许是不圆满的,硬要求来也许从长远的角度对我们并不好。

但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愿望、所求,至于可不可以,交给智慧的天人师和摩诃萨安排。

这里面有三层含义:

一、仰求三宝为我们设想,为我们审察!假使我们所求的事情,于我们是究竟有益无害的,就请三宝允许我们,护持我们,使事情实现,满我们的愿望。

二、倘使我们所求的事情,现在虽然可以满足我们的愿望,可是日后有不可设想的祸患预伏著,而我们凡夫所预料不到,这时要求三宝慈悲保护,不必允许我们的请示,以免后来的祸患。

三、善业恶业的报应是通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身前身后的因果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们没有慧眼怎能知道呢?

我们所求的事情,倘若伏有后患;这样虽然我们祈求三宝,也请三宝可怜我们的愚痴,不必允许我们的请求。

往往有许多事情,暂虽然得到快乐,而未来已隐伏著大祸。这何异小孩子用舌尖舐刀头的蜜,而不知有割舌的危险呢?

这是需要父母监护的,不能说小孩子想要啥就给啥,那样容易害了孩子。三宝就是众生的父母。

我们不可以因暂时的得失而生怨恨,迁怒于三宝护法,增加自己的罪业;碰著不如意的事情,应当生欢喜心,因为已经消除我们一层罪业障了。”

有的师兄表示有点听不懂,赫烈只好接着举例用事实作为证明,说:“因果关系非常复杂,我们凡夫俗子怎能知道?人事的发生,有的似乎是凶险的,而实在倒是幸福的。

民国期间有位叫王玉如的,住在上海,想谋一个轮船司账的职位。

因为谋这个位子的人很多,玉如恐怕事情不成,早晚持念大士圣号来求此事能成,可是结果事情还是不成;他就怀疑大士不灵。

有人对他说:‘目光要放得远大些,不应该以一时的得失,就怪大士不灵。大士是不会辜负你的!‘

过了两月,这条船被风浪沉没在大西洋里,里面的人都落水溺死,没有一个幸免。

不幸的消息传到上海的时候,玉如跳跃著来向朋友说道:‘这真是大士保佑我呢!假如我从前所谋的职位成了的话,我也早就葬身船腹了。’”

赫烈说:“再讲一个现代的,有一位在大型化工厂任中层领导的师兄,莫名其妙被解除职务,分配到门口保安室。

他自问自己克己尽责,而且修行还算精进,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他也在自己家的供桌前向三宝诉说过自己的委屈和疑惑。

直到有天工厂发生了大爆炸,原来他任领导时的办公室被炸毁,里面的人无一生还。

由于保安室离生产车间距离较远,他没受到任何伤害,这才明白怎么回事,在三宝前跪在那里感恩大哭。”

赫烈接着说道:“当我们明白了因果真相,就会知道‘丧子也未必是凶’。

古时有个女孩,当她五岁的时候,出天花很是危急,呻吟床褥,非常哀苦,一连几日夜,叫号声不止。

母亲说:‘这样地受痛苦,为什么不早些去呢?’她听见了,大声地喊道:‘你们还欠我八千文钱,尚未还清。等你们还了我,我就去了!’

家人关照她说:‘我们一定把这笔钱做你的棺殓费,再加千文,烧些锡箔给你。这样你可以快些去了,何必等待著活活受苦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可许则许(第2/2页)

对她说了以后,她就在这一夜里死了。还账讨账的说法是确有其事的。

大凡年幼夭折的儿女,多因讨债而来的;像这样分明说出来的,十个之中没有一,二个罢了!

世间一般做父母的不明因果,反为这种讨债的子女悲伤哭泣,不是很可笑吗?”

赫烈又讲了一个案例:“在纪晓岚笔记中写着一个故事,说朱元亭有个儿子,生肺病将死的时候,有气无力地自言自语道:‘现在还欠我十九金。‘

这时医生正在开药方,预备给他吃一服人参,可是人参还没有煎好,他就死了。后来算算那人参的价值,刚好是十九金。

一个人生孩子,大概有四种原因:一种是报恩,一种是报怨,一种是还债,还有一种是讨债。

报恩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去世有恩惠,为著报恩,就来做他们的孩子。所以服劳奉养,生事死葬,都称父母的心意。世上的孝子贤孙,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报怨是:因为父母对于孩子过去世有亏负的地方,为著报怨,就来做他们的孩子。

所以怨恨小的,就忤父母;大的,甚至为非做歹,闯下大祸,害及父母。

做父母的,活著的时候,不能得到孩子的奉养;等到死了,还因为孩子的不争气,带著羞耻到九泉去。这是报怨的一种。

还债是:因为孩子在过去世欠父母的资财,为著偿债,就来做他们的孩子。

倘若债欠得多的,父母就终身由他奉养;若是欠得少的,就不免半路死去。像读书才得了些功名而丧命的,做生意才得了些财利而身死的。

讨债是:因为父母在过去世欠孩子的资财,为著讨债,就来做他们的孩子。

小的债,不过损失些学费聘金;等到债还清了,父母虽想望他成事立业,而他忽然夭亡,再也不留片刻。

若是大的债,那做父母的损失,可就不止此数,必定要废业荡产,家破人亡才罢!

这种报恩报怨的因果关系,不独子女是这样,就是夫妻也是这样的。

总之,眷属聚会,无非恩仇报复。假使能够互相感化,大家都能好好修行,那么恩仇眷属化为菩提眷属,就完美到极点了。

我们在世间上,所碰著的一切灾殃苦患,不如意事,都是从恶业招致得来的;一切福禄寿康吉庆,都是从善业所获得的。

今世所享受的,是前世所作的果;而今生所造作的,又为来世苦乐的因。所以作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

所以戒杀放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可以推出来。

善恶业报都是自作自受。倘若我们能够改过为善,精进修行,就能使善业日日增长,恶业日日消除。

要得到幸福,远离祸患是无须我们祈愿,而自然能够实现的。”

有师兄问:“那为啥有人行善还穷困呢?有人造作罪业还富有呢?”

赫烈回答说:“我们前世所作的业因,千差万别,所以善恶果报不能以一世的行动来下判断。

假使行善而仍旧穷困的,那是因为他前世的恶业比较重;正因为这一生行善,已经灭去了殃祸,而有些清安了。

否则,还不止受这样的苦难。可是未来的福泽,也已经种下了。

有的人为非作歹,而现在仍旧得到安乐享受,那是他前世的福泽深厚。

因为他作恶的缘故,他所应得的福禄,已经被他自己损耗了;否则,富贵尊荣还不只这地步。可是未来的祸患沉沦,也已种下了。

记住:

作恶必会毁灭!作恶而没被毁灭,是因为前世有剩余的福德,福德耗尽必遭毁灭。

为善必会昌盛!为善而没得昌盛,是因为前世有剩余罪业,这些罪业消除了必会昌盛。”

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恶是犁头善是泥,善人常被恶人欺。

铁打犁头年年坏,未见田中换烂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迟来与早到。

不信抬头问青天,古往今来饶过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