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大官 > 第六十章 就该当大官

我要当大官 第六十章 就该当大官

簡繁轉換
作者:琴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3 来源:源1

第六十章就该当大官(第1/2页)

武丽君是传统的商业思维占据主导,有一样技术、秘方,就想着珍藏起来,祖祖辈辈传下去就能代代有饭吃。

但安昕不是这样想,他和武丽君打比方说道:“比如说,我发现伍仁县没有医馆,不少病人得了病没地方看,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开了一个医馆,给病人看病赚钱。

然后,别人也因此而看到了这个商机,也开了医馆,渐渐医馆越开越多,我因为竞争不过而关门倒闭。

你说我失败了吗?”

武丽君想了想,挠了挠后脑勺,点了点头。

安昕却摇摇头:“我没开医馆之前,百姓因为有病不能看而病亡,但现在伍仁县众多医馆,百姓有了地方看病。这些医馆因我而开,我虽然没赚到钱,但我的目的达到了,这又怎么能说我失败了呢?”

武丽君这次听得半懂不懂,但看向安昕的眼神越发崇拜了。

她觉得,安哥哥的脑袋后面好像有光,像哥哥这样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应该当官!

当大官!

“织机也一样,不只是武家,我们还要卖给更多的织造坊!如果新式织机普及开去,布匹成本进一步下降,产量进一步提高,价格也势必进一步下降,届时百姓都能买到低廉的布匹来御寒度过严冬,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安昕感慨说道。

看着美人崇拜的表情,那一双水波莹莹的双眸,让安昕忍不住将她拥入怀中亲了一口。

“哥哥,我回去就找我爹,将马上完工的20台纺纱机卖给武家织造坊。”

武丽君说道。

安昕点点头:“目前的最大产量是多少?”

武丽君脱口而出道:“我按照哥哥的意思,在测试纺纱机的时候,就在武家织造坊找来了不少熟练的织工进行了培训,目前织工足够用。

按照目前20台纺纱机的数量,再搭配有飞梭的青天织布机,全力生产,日产量将在50匹左右。”

五十匹的日产量,在伍仁县十二万人的基数之下,显得杯水车薪。

安昕点了点头:“罗家坳的庄园,就改造成新式织机的制造厂。现在城南的军械局用到木匠的地方不多,我再抽调一部分到罗家坳。

君儿你赶一赶工期,让熟练工带一带这部分木匠,新式纺织机的生产越快越好。

我们既可以卖青天布,当然也可以卖新式纺纱机。

青天布上让的利润,那就在机器上赚回来吧。”

安昕不可能有钱不赚。

只有情怀,没有利润,事业做不大,想要以更大的情怀推动更大的事业,就会捉襟见肘。

“好,我去安排!”

武丽君答应道。

在县衙和男神吃过午饭后,武丽君匆匆离开,事业刚刚起步,她要忙的事情有很多。

安昕也没有闲着,拿了自己的牌子给了张良,让他去城南军械局抽调木匠去罗家坳庄园。

不只因为八岭山土匪依然逍遥法外,还因为弓兵营已经是安昕自己的一张政治安全的底牌,弓兵营自然不可能解散。

而城南的别院也已在安昕的授意下,改为了军械局,名义上挂在兵房名下。

目前,主要在制作燧发枪,几乎纯手工制作,成品合格率低的吓人,每天也就产出2-3条。

主要工作都在铁匠身上,木匠反而过剩。

“布匹前期产量不足,肯定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想要将之合理安排,让真正需要的人能拿到手,还要了解一下县里的具体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章就该当大官(第2/2页)

了解情况,无非座谈开会、实地走访等调研方式。

偌大一县,安昕不可能每一里、每一村都亲自去走。但座谈开会,无非请里长、乡绅来讨论,真实问题的反应又容易失真。

安昕思考着这些,着人去叫六房司吏、三班班头、弓兵营魏叔夜、张谦等都喊到县衙二堂开会。

因为没有钟表,过来的时间参差不齐。

魏叔夜和张谦,因为人在城外,早早赶来了县衙。

时间还早便过来和安昕汇报弓兵营的一些情况。

汇报完情况,魏叔夜问道:“大人还记得那个房念林吗?”

安昕想了想:“是从崔家村救出的那人?”

“不错,房念林现在加入了弓兵营。”

张谦接过话头说道:“现在一边训练,一边跟着我搞弓兵的思想工作,此人在宣传思想方面,颇有天赋。”

安昕闻言一笑。

他时常因为手底下缺少人才而感到左支右拙,听到手底下又多一个人才,心中自然喜悦。

“房念林是从皖北而来,去年皖北数府土地干旱,秋天的时候又生了一场蝗灾。不少小地主都破产了,大量百姓活不下去陆续成为流民,这些流民一部分朝着皖南去,一部分朝着山东去,另一部分则朝着咱们这边而来,打算去东阳府找个活路。

这房念林家里原本也有一百八十多亩地,如今却因为地里颗粒无收,又因逃户太多,当地官府将赋税转嫁分摊到剩余人头上,以至于赋税压的更重,他房家实在撑不住才跑了出来。路上又遇到乱民、土匪的劫掠,如今只剩下和妹妹相依为命了。”

听了张谦的介绍,安昕暗叹一声,也是一个苦命人。

皖北那边,里甲崩坏,催科如虎,民不堪命,怕是要生乱子。

再有人在背后拾掇一番,生出来一些大贼大匪也未可知。

随即,他又想到流民一事。

这也不是小事,流民容易生乱,如果来到伍仁县肯定会短暂冲击伍仁社会。

“明日一早,带房念林来一趟,我要了解一下皖北那边的情况。”

安昕吩咐道。

“是。”

魏叔夜和张谦应道。

这时候,外间传来动静。

三人联袂走出值房,外面堂屋里已经摆好了椅子。

三班班头居于右侧,六房司吏居于左侧,已经依次坐好。

见到安昕走来,所有人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都坐吧。”

安昕走到自己座位前坐下。

魏叔夜和张谦,坐到了右侧三班班头的下首。

“今日开会的章程,张良已经与你们说了,本官再强调一遍。这一次走访,重在一个‘实’字。

本官要掌握冬季来临,各乡、各村百姓生活的实际情况,不允许麻木大意、敷衍塞责。

这张表拿回去抄录,走访回来要将表格填好。”

安昕将他画的一张纸拿了出来。

上面设计了一张表格,上面有乡名村名、户数人口、住房情况、取暖衣物、饮食保障、赋税徭役、紧急救助等情况。

对他来说,设计个表格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但在在场的司吏看来,就对这新事物感到诧异了。

诧异过后,才发现县尊这表格之中,竟然也大有玄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