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大官 > 第四十一章 土豆 地瓜 辣椒

我要当大官 第四十一章 土豆 地瓜 辣椒

簡繁轉換
作者:琴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3 来源:源1

第四十一章土豆地瓜辣椒(第1/2页)

“他一个县令,竟然敢私造火器。而且这火器看上去比朝廷神机营的火器还要更厉害!”

葛绒离开了县衙,走在街上。

他的身材高大雄壮的像是一头狗熊,周围百姓自觉的纷纷避开他。

他脑子里在全力的回想着刚刚看过的“燧发枪”图纸,心里还觉得震撼不已。

不过,虽然大略记住了燧发枪的结构,但上面那么多精细的数据,他却难以记全。

对方显然也有忌惮,并没有让他拿走图纸,要在冶炼场建好以后再给他。

“我记着琼州府弗朗机人手里就有这种不需要火绳的火器,就是不知道和安知县图纸上的这种燧发枪相比如何。

如果当初我就有着这样的火器,或许不会沦落到今天这样隐姓埋名打铁为生。”

他回想到过去,心中忍不住生出几分怒意,袖口之中一阵“嗡嗡”作响,有什么东西像是要破袖而出似的。

葛绒深吸了一口气,将心中怒气压了下去,袖口内的震动这才散了下去。

一阵风吹来,天空变得阴沉了下来。

像是要下雨。

安昕站在阶前,听到天空一声霹雳。

霎时间安昕下意识观想《五雷决》,下一刻空气中“噼啪”声音连绵不绝,一道道小小的电火花在他身周密集的爆炸。

他的毛发再次飘了起来,周围空气粘稠,廊檐上挂着的灯笼都摇晃不止。

“不好!”

安昕赶紧回到了屋子里,生怕自己这五雷决再引动了天空中的雷霆。

万一被雷劈了就冤枉死了。

进了屋,和打火机小火花似的电弧也消失不见了。

“虽然因为没有修行心法,不能将灵气转化为灵力直接施展法术,但是当外界的某种元素密度高的时候,便是凭着精神力量,也能引动元素的变化,发挥出比平时更多的威力。”

安昕一边拔出宝剑将身上的静电释放掉,一边思量着刚刚的现象。

这代表着,道法的修行、法术的释放也是和自然环境相统一的,这或许也是先秦大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概念。

“老爷,饭菜给您放下啦。”

厨子老王打着伞,带着一身水汽,提着漆器食盒,将饭菜送来了。

他打开食盒,一层一层将里面的餐食放在了桌子上。

一张韭菜盒子,一块南瓜饼,一盘炒羊肉,一碟羊贯肠,一碗肉末茄子,一盘煎鸡蛋。

推开窗户,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水声,打在绿叶上、花枝上,腾起一片水雾。

秋风合着水汽吹进房间,一片清凉。

安昕用过饭后,叫住了收拾碗碟的老王,问道:“叫你照看的作物现在长势怎样?”

老王见到安昕问他,心中一喜。

虽然只是县衙里的厨子,但他也是有进步心的。

所谓距离权力的中心越近,就越有进步的前途。

他只是个厨子,但食材采买,那些菜贩子们要供着他。

给书办、衙役们做饭,县衙里也是熟头熟路,办事也方便。

这样的生活,在县里已经是中上之家。

如果再有机会给家里几个儿子找个出路的话,那就更好了。

而不论现在的生活,还是儿子们的前途,这些都得仰仗着县尊。

所以,对于县尊吩咐的事情,即便是小事在他这里也是天大的事。

更何况,这还是县尊经常询问的重要事情。

“回老爷,土豆、地瓜、辣椒都已经发了苗,小的每天都浇水、松土,仔细照看,现在长势都很好。”

老王仔细的说道。

“好。”

安昕站起来,拿起了一把油纸伞:“一起去看看。”

秋风渐凉,细雨如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一章土豆地瓜辣椒(第2/2页)

“老爷!”

“大人!”

安昕来到厨房的时候,还有不少人书吏、衙役还在这里吃饭。本来人声鼎沸,霎时安静下来,一个个纷纷放下碗筷,站起来行礼。

和他们点了一下头,安昕就和老王去了后院,看到了细雨之中,几个大缸里面绿绿葱葱的长势不错的秧苗。

“不错。”

安昕见此,脸上露出笑意,拍了拍老王的肩膀:“老王,到下个月天气就慢慢变冷了,你腾出几间有地暖的房间做温室,等到天气冷了后把它们移进去。

好好照料,这些作物,将来本县是有大用的。”

县尊一拍肩膀,老王只觉得浑身骨头都轻了几斤,再听到县尊的夸奖,顿时高兴的嘴快咧到后脑勺了:“老爷放心,小的一定会照顾好这些作物。”

安昕又仔细看了看秧苗的叶片,确认没有得病,这才放心离去。

老王都看在眼里,知道县尊对这些作物的看重,对它们更上心了,招呼了自己的大儿子王德禄过来:“以后只要厨房没事儿的时候,你就在这里看着,谁都不让碰。”

他想了想,又凑到王德禄跟前,小声道:“家里的菜园子也是你弄的,这几样作物你好好学学怎么弄······先生们怎么说的来着?”

“格物?”

王德禄念过两年私塾。

老王点头:“对对对,好好格,上心格,如果下次县尊大人再过来看这些作物,你争取能给县尊讲出个一二三来。”

王德禄闻言,顿时眼睛一亮,心里也热乎乎的激动起来。

看县尊对这些作物那么上心的样子,说不定自己真能凭着这个走进县尊的眼里,走上人生巅峰呢。

细雨如针、如丝,密密的斜织着,一直到傍晚都未停歇。

闲来无事,安昕坐在二堂的值房里,看着手里之前整理的笔记陷入沉思。

在笔记本电脑没电以前,他记下了不少好东西。

包括枪炮图纸,火药配方。还有在他走访调研,知道伍仁县的织造业发达后,还画下了珍妮机的构造图纸。

东西都很好,也基本上都是现代能制造出来的东西。

但缺人。

虽然是县令,全县上千吃衙门饭的人都是他养的。

乃至全县十余万口子人,也都归他管。

可真正能值得信任且能任事的心腹,却只有寥寥数人。

如今,安昕也只能一边筛选人手,一边培育人才,充实忠诚于自己的人才库。

“当紧的黑火药制作,现在也是个难题。

一是需要硝石、硫磺、木炭等原材料。木炭好弄,硝石也不算难,只有硫磺相对困难。这个让人摸摸底,看看伍仁县乃至附近州县有没有硫磺矿。

二是没有个熟悉此道的人。

三是没有个安全的场地。

四是没有秘密安全的运输渠道。”

“另外,也得尽快开辟一个稳定有序的来财法子。

这次靠着剿匪,从豪绅、商户、商人那里,拢共收了四万两千余两银子。填补上任知县的亏空就没了一万两。

征兵已经花了近两千两银子,再加上吃食、衣裳、兵器、皮甲等,少说也要再花七、八千两银子。

如果再算上燧发枪,这个数量还要往上加两三千两。

光靠着纳捐不能维持长久。以后我想要研究一些东西,都需要调动大量人力,花费大量钱财。”

虽然还有两万两左右结余,但官场上冰敬炭敬都必不可少,还有名目众多的“陋规”、“规礼”,以及县衙里除了“在编”的吏员能领到朝廷俸禄外,其余众多的书办、衙役,实际上都是吃的衙门饭,是要安昕来养着的。

每天一睁眼,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在往外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