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大官 > 第四十九章 拔营 剿匪

我要当大官 第四十九章 拔营 剿匪

簡繁轉換
作者:琴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3 来源:源1

第四十九章拔营剿匪(第1/2页)

“我们要打八岭山的假消息已经放出去了,这两日我还亲自带营兵前往八岭山附近演练,只有少数人佩刀,其余人只有木棍、铁锹等,用以迷惑敌人。

想来,驼山那边会放松一些。

而且,销赃的路子对于驼山来说无比重要,这帮土匪和苏家也有信任基础,只要那苏道然不耍手段,大人所做的这个局,应当不会有问题。”

魏叔夜分析说道。

安昕心里梳理着这个局。

核心战术是声东击西、假途伐虢。

辅助战术是瞒天过海、假痴不癫。

执行的战术是以逸待劳。

梳理一遍,安昕觉得推演起来完美无瑕,实际执行起来,就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罢。

“叔夜,回去以后,杀两头猪,宰几只羊,安排伙夫做一顿好的。”

安昕嘱咐说道。

“是!”

魏叔夜应道。

“张谦,回营以后,做好弓兵们的思想工作。”

安昕又和张谦说道。

从九月下旬起,张谦、张良两兄弟跟在安昕身边一个来月。

安昕在言传身教的同时,注意到张谦说话更有感染力,也更善于与人相处,气质也让人愿意接近。

同时,他喜欢练武,对于行伍生活更加适应。

安昕便在一个月前让他回了军营,担任营兵教导一职,专门负责搜集士兵的思想动态,给营兵们讲述战斗的原因、目的,引领思想鼓舞精神。

连给士兵们“写家书”、“搞诉苦活动”、“心理疏导”等具体方法,凡是安昕知道的、想到的,也都教给他。

而张良,则跟在安昕身边充当秘书。

“是!”

张谦也应下来,转身跟着魏叔夜一起离开。

天色已经不早,安昕上床闭上眼睛,调匀呼吸,一呼一吸默默数着,缓缓入眠。

每逢大事有静气,这是安昕以前经历过无数次失眠过后,求助于案牍之间,慢慢练出的抗压能力。

到了半夜两点多,安昕爬了起来。

“大人!”

张良已经在外面等着。

见安昕走过来,从衣架上解下了甲胄,帮助安昕穿上。

甲胄穿好,顾盼自雄,威仪自生,杀气盎然。

“出发!”

安昕挎着凤翅金盔出了门去,角门外面,万泽文已经等在这里。

撩起黑色披风,轻轻一跃便跳上枣红马。

马蹄踏破寒凉夜色,三人三骑来到城南,早有亲信衙役在此等待,半开城门目送三人离城而去。

“安大人!”

夜色之下,路上一匹白马横亘在路上。呼唤声如黄鹂鸣翠,叮咚悦耳。

安昕看到月色下白马上的人,忍不住轻叹一声。

“秦大家何苦受这个罪呢。”

靠近以后,安昕拉了一下缰绳,枣红马速度降了下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秦十月素面朝天,以铜扣扎了一个利落的高马尾,身着利落的黑色窄袖束腰的劲装,一副江湖女侠的打扮。

倒是让安昕发现这位秦大家的身材同样有料。

秦十月神采飞扬的和安昕说道:“安大人,对我来说,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安昕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九章拔营剿匪(第2/2页)

从黄家开始,秦十月帮助了他不少。

就连这次练兵,如果没有魏叔夜,想这么快整合训练出战斗力也难。

“时间紧迫,跟我走吧。”

安昕一夹马腹,朝着不远处的军营而去。

秦十月闻言,心中雀跃,轻轻一扯缰绳,白马通灵,跃动轻灵如风,几步就追上了安昕座下的枣红马。

安昕转头看着和他平行的秦十月,发现她的骑术竟然非常好,虚坐在马鞍上面似与白马融为一体。

“大人!”

来到军营门口,胡常山已经在此等待。

一行六人进入军营。

营中静悄悄的,弓兵们已经穿戴整齐,或着皮甲,或着棉甲,静静地在各自营地,有的在擦拭着兵器,有的在维护着燧发枪。

一个多月的时间,燧发枪的成品率比预计中的更低一些,匠造坊一共制作出了62条可以正常使用的。

魏叔夜也在弓兵之中,专门挑选出来六个小队,单独编制,成立了“火器连”。

火器连由小将秦明负责,为了防止秘密武器被土匪察觉,被他带到昆西山深处秘密训练了大半个月。

军营里三百多人,却没有人说话。

在这种紧张的环境下,没有人抱团说话寻求安慰,这是他们已经克服了初上战场的恐惧。

紧张,有序。

秦十月很清晰的感受到这一点。

直到“哔哔”几声哨声划破军营里的静谧,营兵几乎是同一时间动了起来。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所有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队列,站成了一个方队。

就静静地站在夜色里,全程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站错,没有任何纷乱。

此刻除了呼吸声,再无别的动静。

沉默,是含而未发的力量。

这给了秦十月非常直观的强大冲击!

也给了军营一角,正坐在一个木箱子上的葛绒以强烈的冲击。

别说是三百人,就算是一个三四十人的合唱队,在排队的时候找来找去,站定位置都要七八分钟。

弓兵营训练了两个多月能有这样的组织度,安昕是满意的。

得益于他拿出真金白银的待遇,油水十足的伙食,才能让这些弓兵无怨无悔、老老实实的进行两个半月的高强度训练。

而且,当初征兵时是有百分之十左右冗余的,每天都能吃到肥肉,每个月都有县太爷按时来发银子,还有对于土匪同仇敌忾的情绪,以及教导口中所说的“亲民兵”、“护民兵”,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那些“臭丘八”,而是为了县里,为了乡亲打仗的、荣耀的剿匪弓兵!

不论是待遇,还是心里滋生的荣誉,谁都不想被淘汰掉,所以都很听话,拼命训练,最后被刷掉的几个,除了确实因为身体原因不合适被扔去了匠作坊打杂,其余的都保留了下来。

这些按照他《练兵要义》当中的训练方式,通过重复性的训练,反复不断的强调,练出几乎机械性的肌肉记忆的弓兵们,在战场高压的环境下,是非常有优势的。

这代表着在战场上,士兵能下意识的、忠诚的执行基层军官所下达的命令,共同组成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

“拔营!出发!”

没有战前动员,没有赏格奖励,随着魏叔夜一句话,营门大开,所有人自然形成两列,和寻常拉练时那样,小跑着鱼贯而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