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要当大官 > 第十七章 圣火三经

我要当大官 第十七章 圣火三经

簡繁轉換
作者:琴梦语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08 14:42:43 来源:源1

第十七章圣火三经(第1/2页)

“啊!?”

胡母惊呼出声。

胡常山也瞪大了眼。

安昕拿出凭证,象牙制作的身份牙牌,不用看就不同于普通人的纸质身份凭证。

这一下,两人顿时坐立难安,站了起来就要磕头。

“常山兄弟,伯母且起,且坐。”

安昕扶住两人:“中午时,我听伯母所说,便对常山兄弟品行颇为赞赏,但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

一则,常山兄弟是个纯孝之人,品行令人赞赏!

二则,常山武功不错,如做一个普通捕快,平白辱没了一身本事。

伯母,就让常山跟在我身边做事如何,日后必有他一番前程。”

“哎呀!”

胡母听闻,浑身激动,伸手就打了胡常山一巴掌:“还不跪下磕头,知县老爷今后就是你的主人了!”

胡常山壮如铁塔的身子,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下。

安昕这次没有再阻止,而是任由胡常山磕头,这边是定下了主仆情谊。

此人,安昕知其品行,且有其老母作为制约,又有着一身武功本事,还是个走南闯北有见识的,用着安心,使着顺手,定是一得力助手。

“以后就跟我身边学习锻炼,等有了一身办事的本领,便是谋个官身又有何难?”

安昕随手画饼。

胡常山和胡母闻言,却激动万分。

出了门,安昕特意留给胡常山和胡母留下短暂的独处时间。

“儿啊,此番得了机遇,能被县尊老爷看中,以后跟在县尊老爷身边,一定要忠诚!

为老爷办事要机灵!”

胡母给胡常山整理衣领,叮嘱说道。

“娘,我记住了,我一定会报答老爷的知遇之恩。”

这个时代,可没有人人平等的说法。

且知遇之恩,肝脑涂地,便是在后世也屡见不鲜。

学成归来以后,屡屡碰壁,此时安昕给予的欣赏和机会,越发珍贵,让胡常山内心感激,心中激荡不已。

不久,正在篱笆院外逗弄村里大黄的安昕,见胡常山整理衣裳出来。

可见他特意洗了把脸,大胡子都理顺了,看上去规整不少。

“老爷。”

既然已经认下主仆情分,态度自然就有不同。

胡常山态度恭谨,神色庄重。

安昕拍了拍他的胳膊:“不错,很有精神。”

又和胡母抱拳说道:“伯母,这两日甫一上任,事情肯定很多,待过两日得了闲,再给常山放假回来看您。”

“老爷太客气了!”

胡母连连摆手道:“老爷看上常山,是常山的福气,老爷有任何事尽管吩咐就是。我一个老妇,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不用回来看我。”

安昕闻言一笑:“伯母告辞!”

两人在胡母目送之下,离开了小院,往里长家走去。

周德禄家,是村子里唯一的青砖小院,门楣高悬“周宅”二字,是独一份的气派。

“啊!”

“嗷呜~!”

“滚开!”

“我要杀了你!”

刚进宅门,便听到一阵鬼哭狼嚎的惨叫声。

进门便看到麻二被脱了裤子,那话正被一个衙役踩踏。

安昕有些不忍直视。

“嘿,这麻二要是卖去当了‘兔爷’,怕是能日进斗金。”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呀。”

麻二又看到安昕和胡常山,闭上了眼睛,流出屈辱的泪。

“此人武功不错,把他绑紧了,别让他跑了。”

一个山羊胡从别院之中走了出来。

此人身着宽松道袍,背上背着一盏拂尘,面色红润,倒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观感。

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又给人一种亲切容易相处的感觉。

“原来是袁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七章圣火三经(第2/2页)

那衙役见到此人,行了一礼后,给麻二提上了裤子,又将浸了油的粗麻绳给他紧了紧。

“两位壮士便是抓到这淫贼之人?”

袁先生走到两人身前,打了一个稽首。

“不错,先生有礼了。”

安昕看着袁先生,却不知他是何身份,明显住在周德禄的别院中,却又让衙役颇为敬重。

“贫道自建安省而来,如今暂居周居士家中,为老妇人讲经。不知壮士可听过圣火三经?”

袁先生自来熟的说道。

“未曾。”

安昕摇摇头,却见胡常山欲言又止,便问道:“常山听过?”

胡常山点点头:“老爷,我在亳州学武的时候,曾听人讲过圣火三经,分别是火劫轮回经、圣火三元经、五苦七厄经,讲求静心、焚欲、斩业。”

“不错,我圣火教于南方传教,北地却是知之不多。世界有三阳劫变,分青阳劫、红阳劫和白阳劫,唯有得传三经者,可以于火宅中持戒修行,以圣火焚尽世间罪业,得以迎来白阳圣世,死后魂归光明世界,高坐‘光明莲台’。”

袁先生一开口,神棍味儿就老冲了!

安昕立时低眉垂眸,不让对方看到自己下意识流露出的怀疑和警惕:“原来如此。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生尚未过得明白,经义尚且未曾研究透彻,世俗愿望未曾得以施展,倒是对贵教经义,未曾了解。”

“无妨,我教经义是救世渡人的真正法门,日后若有机会,再与先生讨论。”

袁先生摆摆手,行了一礼后,施施然离开了。

安昕见他离开,和胡常山问道:“常山,这圣火教的经义,你可了解?”

胡常山点点头:“在亳州习武时候,曾听人说百姓受“官府税苦、豪强欺苦、天灾饥苦、病痛缠苦、死后狱苦“等五重苦,需通过净心、焚欲、斩业等修行获得解脱······”

这理论乍一听,并不觉得什么,且确实有群众基础,教化百姓于火宅(现世)之中以自身修持,赢得死后的大解脱,大光明,大享受。

反而能让百姓更隐忍,更麻木,以现实的苦难来修行,去求一个来世。

从这里来讲,对于封建朝廷来讲,反而是一个稳定安民的教派。

但结合袁先生所说的三阳劫,却又带着几分诡异。

三阳劫,就不是简单的“来世”观了,如果圣火教号称“火神”、“大光明王”转世的圣火教主振臂一呼,“破红阳,迎白阳”,以圣火教的影响力,怕是大燕南方立即就能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

而南方,自古膏腴地,是大燕粮仓。

想到这里,安昕不禁悚然。

当然,或许是以前工作写材料的原因,安昕喜欢对事情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推理,以求找到不同的灵感和方向进行诠释,此教是否要造反,在其未曾发动露出蛛丝马迹之前,他也不能确定。

“安前辈,您怎么来了!”

这时,门外进来数人,却是周德禄带人回来了。

“方才与常山抓了一小贼,正要一起回城。”

安昕见门外影影瞳瞳、破衣烂衫十来人,好奇问道:“这些人是?”

“嗐,成立要修整城墙需要役丁。”

说着,周德禄将手里的册子拿出,上面名号上画了红圈的,便是此次被拉来的役丁,双手将之递给了县衙书吏。

“此时秋收尚未结束,这时拉役丁,岂不耽误农忙。”

安昕问道。

这些役丁,可不是周德禄的佃户,都是在黄册中登名造册的自耕农或半自耕农,这个时候户里抽走一个壮劳力,是真的有可能拖垮一个家庭的。

周德禄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带头胥吏却不客气,直接斥道:“你懂个什么,这是我们典史大人亲抓之事,如因城墙破损,受到倭寇侵犯又当如何抵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