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627崛起南海 > 第1283章 昌石铁路

1627崛起南海 第1283章 昌石铁路

簡繁轉換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4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 !

乔志亚现在掌管的昌化县是国内最大的钢铁及衍生品生产中心,对于执委会一心想要推动的工业化进程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海汉引以为傲的兵工系统,也是建立在昌化的钢铁生产规模之上。在各行政市县的重要性排行当中,昌化的排名要比那些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高得多,而乔志亚在海汉官场中的地位也是因此而水涨船高。虽然他掌管的地区在行政上仅是一县之地,但地位上跟有限的几个市级行政区基本是平起平坐的。

于小宝与乔志亚的相识非常早,可以追溯到穿越众当年在榆林湾登陆那天。当时进入渔村的第一批穿越者当中,就有乔志亚在内,算是于小宝最初见到的几名穿越者之一。虽然于小宝对乔志亚执下属之礼,但两人私交其实还算不错,乔志亚也一直将于小宝视作子侄辈对待。

“昌化这地方,除了煤球就是铁疙瘩,也没什么风景好看,不过各位既然来了,那就一定要坐坐这里的火车!从昌化县到石碌铁矿的这条货运线路,可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条铁路线,比三亚港到田独工业区还长了好几倍,而且山里的空气也比这边好得多。”乔志亚言语间似乎并没有将于小宝一行人当作来此公干的巡视组,而是将他们视作了途经此地的游客一般。

于小宝也没反对乔志亚的这个安排,因为石碌铁矿本来也是这次行程必去的目的地之一,先走访昌化还是石碌,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于是众人便按照乔志亚的建议,吃过早饭之后便前往港区附近的火车站。

刘尚早先已经在三亚乘坐过几次火车,所以对于火车站倒也不算陌生,不过在进站之后,他发现这里的车站站台与三亚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别。

昌化火车站的站台长度比三亚超出不少,而且此地的火车线路主要用于货运,所以站台的大部分面积都是用来堆放各种货物。他们进入车站的时候,力工们正在成群结队地将货物搬运到车上。而站台的另一面,一班从石碌方向驶来的列车也正在卸货之中,全是整车整车的矿石和原木。

刘尚注意到这里的火车站已经用上了蒸汽机驱动的货物输送机,类似矿石和煤这样的干散货都是用长长的皮带传送装置来进行快速装卸,肉眼可见的效率的确要比单纯的人力装卸快得多。其实类似的装置不止是在火车站,昌化港货运码头上还要更多一些,用以快速从货船上卸载煤炭,不过刘尚等人昨天来得太晚,没有亲眼目睹到港口上的作业情景,否则当下倒也不会对火车站的配置感到惊讶了。

由于昌化-石碌线的区间行程长达八十余里,这里的火车班次就远不如三亚的通勤线那么频繁,每天只有一早一晚两班,一共四趟车从两头对开,期间视实际需要会不定期开通一些短途班次。不过因为运输的内容主要以货物为主,火车头的马力和所拉的车皮数量都比三亚有所增加,像他们当下要乘坐的这趟早班车就挂了十多个车皮,其中用来载人的也就两个相对较短的车厢而已。这列车最末尾这个专供贵宾乘坐的车厢还是今早才临时挂上的,平时都停放在车站仓库中,很少派上用场。

刘尚前几次在三亚乘坐火车都是跟着姜翰坐的普通车厢,并不知道原来有贵宾车厢这种高级货的存在,跟着上了车之后也有些傻眼。这车厢内设置的全是锦缎包裹的软座,每两排相对而坐,中间还有一张底部固定的小桌,座位十分宽敞,看起来舒适性远胜他之前在三亚的火车上坐的那种有点硌人的硬木长椅。此外这车厢虽然是封闭式,但两侧都有多扇可开合的玻璃车窗,采光非常不错,车顶上也有用于通风的气窗,身处其中并不会觉得气闷。车厢里大概是点着某种熏香,空气中还能嗅到一点淡淡的花草香气。

“这大概就是得要正统海汉人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了。”刘尚心中暗暗对看到的这番景象下了结论。他所预料的倒也与事实相差无几,这种需要频繁打扫和保养的高级车厢,平时的确不会给普通民众使用,就连乔志亚自己往返昌化石碌之间也未必会使用这节车厢,毕竟使用期间从库房拖进拖出都很麻烦。一般也只有三亚来人视察矿场,乔志亚才会下令把这车厢拖出来用一用。巡视组这一行人当中,也就只有于小宝和张千智够资格坐这种车,而刘尚等人就是属于跟着享福了。

众人上车之后,便有乔志亚的侍从端上了热茶小食。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工夫,便听到站台上铜哨声连连响起,刘尚知道这是发车的信号,看样子很快便会出发了。

果然不出片刻,众人只觉得身子微微一颤,车厢便开始缓缓地动了起来。刘尚侧头往窗外看去,便见站台上的景象正在不断向后退去。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乘坐火车,但依然还是被这样的工程奇迹再次折服,这天下能建造出铁路交通体系的,也唯有无所不能的海汉人了。

火车从车站驶出不久,乔志亚便向众人介绍道:“各位从右手边望出去便能看到昌江,远处那座城廓,就是过去的昌化县城了。”

刘尚定睛望去,果然看到远处有一座小城座落于河岸上。不过海汉接管昌化之后将工业区建在了昌江入海口附近,因此新昌化县城也就近设立在了工业区旁边的人口聚居区,而这老县城虽然距离新城区仅有五里之遥,但由于人口逐渐迁出,加之城中官衙的政务功能也被昌化管委会所替代,近年来已经逐步衰落,年轻一辈人几乎都已经投入了海汉的阵营效力,放弃了这座古老的小城,只有少数本地的宗族大户还住在城中。

由于昌化和石碌的劳动力需求都非常大,所以本地的人口也基本都集中于这条铁路线的两端,而铁路沿线除了少量的护路人员之外,并没有多少常住人口,乔志亚也没有余力来对沿线地区安排农业开发项目。而其他地区常见的外来投资开发农业项目的操作方式,在昌化这里并不被官方所许可,因为昌化和石碌作为海汉的工业基础地区,很多生产项目的具体状况都是对外保密的,自然也不会容许外来人员自由出入这一地区。

火车驶过了昌化老县城之后,便进入到了广袤的无人区,窗外所能看到的便是绵延不绝的树林,偶尔能从林木的间隙中瞥见不远处的昌江。众人听乔志亚介绍说,当初修筑这条铁路的时候是分段修建,只能通过昌江向上游地区运送建材和施工人员,进程十分艰苦。

即便这条铁路已经建成了好几年,但施工却迄今没有停止。因为最初建成时是单线通行,只在中途修建了少量几段复线铁路用于错车,之后建设部投入到修筑复线工程的人手就没那么多了,这几年一直是在陆陆续续地施工当中。不过目前已经完成了大半的复线工程,估计最快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全程通车了,届时这条铁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也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刘尚在三亚坐过火车,也明白复线通行是什么概念,对于铁路这种特殊的交通方式来说,修建复线其实就差不多等同于将筑路工程再复制一遍。以海汉的工程能力,几年了都还没建成复线,这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海汉没有及时建成复线铁路,其实不只是乔志亚所说的人手不足,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现有的铁路运输能力已经基本够用,只有在石碌矿场的开采能力和昌化工业区的冶炼产能都得到提升之后,扩大运力才会成为必然的需求。

驶向石碌的这趟列车行程有两个多小时,中途还得在分岔道上等待对面开来的另一班车错车,乔志亚便利用了途中的时间,向于小宝等人大致介绍了石碌矿区的情况。

目前石碌矿区的作业区分为东西两处大型露天矿坑,西矿坑主要是以黎族人为主体的矿工在采掘,附近方圆几十里的黎族村寨几乎都已经迁居到矿场附近,大量的黎族青壮除了投军之外,也有很多人选择在石碌当矿工,以此来养家糊口。

而东矿坑与西矿坑之间只隔着一座山头,但环境却更为封闭,因为这里同时也是整个海汉国里规模最大的一处苦役营所在地。尽管这里的苦役营曾在1631年发生过大规模暴动,并且在琼中山区造成了不小的乱子,但海汉在派出军队平定乱局之后,仍然还是坚持了原来的设置,继续将这里作为重刑犯进行劳动改造的场所。目前在此服刑的犯人仍有两千余名,当然防卫措施也比几年前要严密多了,不太可能再出现大的乱子。

说话间火车便已经驶入了错车的分岔道,缓缓停了下来。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进山的车都会先抵达此处等候,等出山的车驶过之后,再回到正道继续前进。乔志亚提示众人,若是要寻地方方便的,现在便可下车解决了。

于是众人便下到路边,就地解决。反正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只有维护铁路的工人,也没有女眷在,无需有什么顾忌。刘尚也下车放了水,然后便看着众人站在路边抽烟闲聊。他不好抽烟,觉得这玩意儿太呛人,因此便主动站开了一段距离。

不过刘尚很快就为自己这个决定感到后悔了,因为张千智已经主动靠了过来:“刘先生也不抽烟啊?那正好,我们可以搭个伴了。”

刘尚自然不好对张千智表现出拒绝接触的态度,当下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应承着,但却绝不会主动开口去与张千智搭话。

只是张千智似乎并不打算就这么沉默地站着,主动向他提问道:“刘先生觉得这条铁路如何?”

刘尚不明其意,只能一边揣摩对方意图一边应道:“此路由海岸深入内陆如此之远,适才听乔首长所说,当初修筑这条路也颇为艰辛,小人对首长们的高瞻远瞩甚是佩服,竟为了开采这深山大矿,不遗余力修筑了这条铁路。如此之大的工程,世上大概也只有海汉国才能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

张千智似乎对刘尚的评价也很满意,点点头道:“我国为修筑这条铁路,的确是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过如今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早年大明锦衣卫还曾在石碌策动暴乱,试图要破坏我国长远大计,幸得天佑海汉,奸贼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刘尚背后的汗毛唰一下便立起来了,他不明白张千智为何突然要提到这一桩事情,这番话是无意识的炫耀,还是暗示他已经察觉了什么?

1631年锦衣卫千户赵野隐姓埋名潜入海南岛,先是在儋州勾结黄子星等人,策划了刺杀海汉驻儋州官员的行动,结果被张千智为首的安全部人员破获,一干案犯唯独赵野脱逃。后来赵野一路逃到琼中,又策动了苦役营暴乱,给海汉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此事让执委会大为不满,出动了大量兵力在琼中地区进行围剿,将罪魁祸首赵野连同他所勾结的土人村寨一并消灭。

此案当年在海汉影响非常大,后来官方也专门出了通报安抚民情,并且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反复清剿,几乎将大明派入海南岛潜伏的人员悉数捉了个干净。相关消息传回大明之后,锦衣卫因为人手折损太多,也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刘尚当时也是有所耳闻的。现在张千智突然提起这段往事,又究竟是什么意思?

还好刘尚算是沉得住气,当下强忍心中慌乱应道:“小人初到海汉不久,还未闻我国曾有此一劫,果然海汉国运昌隆,魑魅魍魉之辈必然不能得逞!”

张千智朝他笑了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