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627崛起南海 > 第1734章 态度转变

1627崛起南海 第1734章 态度转变

簡繁轉換
作者:零点浪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0 14:47:4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1627崛起南海 !

之所以会有这种前提出现,其实是与近两年的远东地区国际形势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源,都是来自于海汉历次对外战争的结果。

在海南岛南北两个方向跨度达数千里的范围内,海汉军的战绩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不过对于海汉所选择的武力打击对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特别是与海汉关系密切的几个军事盟国,一直都在私下建议海汉应该将大明作为军事扩张的首选目标。

以大明为目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海汉占领了海南岛全境之后,大明与海南就仅仅隔着一道狭窄的琼州海峡而已。以海汉的跨海作战能力,没有人会怀疑类似雷州半岛、珠江口之类的地方会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海汉军攻占。而这些地方的官府早就被海汉渗透收买,抵抗的意愿说不定还没民间的地主武装强烈。

不管是从作战难度还是军费开支的角度来看,将这些地方作为对外扩张的首选,海汉所获得的收益无疑要比劳师远征大得多,战后消化这些占领区的速度也会快得多。

当然怂恿海汉对大明开战的这些国家,也不会单纯地在旁边看热闹。像这种必胜无疑的战争,只要跟着海汉去就能稳捡钱,一旦开战肯定会出兵协同作战,以求能在战后分到一杯羹,哪怕是能在广东海岸上分到一两个专属的港口,那也是极大的收获了。

但大明与海汉在去年达成了外交协议,并正式建立了官方层面的外交关系,这对于想要跟在海汉后面捡便宜的观望者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们知道既然海汉主动与大明建交,那么再撕破脸的可能性就不大了。而如果谁要想绕过海汉与大明开战,那后果很可能会极为严重——远在辽东的后金国就是极好的范例了。

就在所有人都逐渐对这件事失去期望的时候,海汉却在今天这个场合开始分头调查这些盟国的意见,是否能保证在海汉与大明发生军事冲突的状况下坚定地站到海汉一方。虽然尚不明白海汉这个措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所有被问及的人都将此看作了一种征兆——海汉或许已经在认真考虑与大明交战的计划。

毫无例外,被海汉高官问及的所有人都选择了站在海汉这边。就连过去一直被视为大明最忠实的藩属国朝鲜,李希在犹豫了半晌之后也还是点了点头,表示愿意遵从海汉的意愿行事。

李希倒不是要主动选择背叛大明,而是他明白海汉人出的这道题根本就没有给他留下选择的余地。陶东来先前当中所说的话已经很明白了,海汉只有两种外交关系,一是伙伴,二是对手。

如果不选择站队到海汉这边,那就自动成为了海汉的对手,而以朝鲜目前的国力,要当海汉的对手还真有点不够资格。海汉都不用发兵去攻打朝鲜,只要稍稍示意一下后金,把辽东这边的局势松一松,借着后金的手就能灭了朝鲜。

朝鲜小朝廷对于这样的形势也看得很清楚,在指望不上大明的情况下,海汉就成为了朝鲜唯一能够抓住的救命稻草。至于说朝鲜到底应不应该像过去两百多年那样继续向大明效忠,李希认为首先得让朝鲜国继续存在下去,然后才能来探讨该向谁效忠的问题。而朝鲜现在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抱紧海汉的大腿。

不管李希是否乐意,他也只能选择向海汉妥协,总不能让朝鲜夹在这两个强国中间当了炮灰。

而对于这个站队持明确积极态度的,便是安南、葡萄牙和荷兰了。安南自十五世纪初开始便与大明交手不断,早就对北方接壤的云南、广西有所图谋,巴不得海汉出来牵个头,便跟在后面一路打过去。

葡萄牙和荷兰则是殖民国家的传统使然,只要能够在远东占领土地,特别是大明南方诸多的港口,他们并不介意派出武装部队随海汉一同进入大明境内作战。相较于热衷推广国际贸易体系的海汉来说,大明的自我封闭实在让这些西方殖民国家难以适应,如果不是顾忌海汉的存在,这两国只怕也早就有对大明动武的心思了。

至于其他一些南海国家,虽然迫于大明的积威,不敢轻易表态,但相比已经基本放弃南海的大明,海汉才是他们当前最为敬畏的对象。前不久跟海南岛隔着整片南海的西班牙人都被海汉军撵上门去打了个落花流水,连经营了大半个世纪的马尼拉城都丢了,谁还敢在海汉人面前说个不字?

于是在大明使臣费策贤尚未觉察的情况下,海汉这边很快就已经完成了对各国使节的意见统一,如果两国开战,那么这些国家都将会站在海汉一方,放弃对大明任何形式的支持。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海汉战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甚至也包括刚刚被宁崎告知这一状况的费策贤在内。当他听宁崎主动坦承了这样的安排之后,差点就又没克制住情绪要跟宁崎吵起来。

宁崎一边替费策贤斟满酒杯,一边说道:“费大人不用慌张,我把这事告诉你,就是想让你知道,我国其实并无恶意。”

费策贤气得嘴唇直打哆嗦:“你……你们这样还叫没有恶意?联合诸国攻我大明,觉得我国软弱可欺是吧?”

宁崎解释道:“眼下想打贵国主意的人太多,为了避免局面失控,所以干脆便由我国来出这个头。今后谁再想跟大明过不去,那就是相当于要从我国手里抢生意了,有这种想法的人自然要多掂量掂量后果。说白了其实也是变相保护贵国,费大人明白了吗?”

“好一个保护!”费策贤气急反笑:“我看称之为保护不太贴切,不如说胁迫好了。”

对于宁崎的解释,费策贤认为是狗屁不通,海汉这么做哪里可能是安了什么好心,分明是要将大明与这些国家区隔开来,等日后海汉要动手的时候,大明也就只能孤军应战,不会有来自其他国家的支持和援助了。

宁崎摊了摊手道:“费大人一定要朝这么极端的方向去理解,那我也没有办法。但费大人可以想一想,如果我国真的要对大明动武,那何必这么麻烦,又何须提前告知你?我国只需把投放在辽东的部队调回南方,沿海各省有哪里拿不下来?”

费策贤冷哼一声,却并未接宁崎这话头。他当然知道两**队实力相差悬殊,大明在军事方面的唯一优势大概就是军队规模要远胜海汉,但如果要与海汉交战,这点优势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海汉的作战几乎都是从海上发起,而大明根本无力防御漫长的海岸线,在局部战场上无法快速形成兵力优势。

而正如宁崎所说的那样,海汉之所以没有采取这样的行动,原因就一个,那就是海汉不想这么做。不然以海汉在辽东的作战强度,攻打大明任何一个沿海州府都不在话下,这种硬实力上的差距真的不服不行。

宁崎继续说道:“费大人,你再想想,从去年两国开始建交之前的秘密谈判,到后来达成协议,中间费了多少周折。如果我国有心要对贵国动武,那何必要费这些事,打不就完了?你看我国出兵打后金,打西班牙,有特意在战前做过什么掩饰吗?”

这也是费策贤所不理解的事情之一,如果海汉要对大明不利,那前面这几年何必花那么多心思去打通朝廷的关节,一定要与大明建立外交关系,这中间花销的钱,恐怕也足够让海汉再发几场对外战争了。而且海汉打后金和西班牙都是先宣战后出兵,的确是堂堂正正地击败了对手,似乎也没有必要在大明这里就兜起了圈子。

费策贤道:“话虽如此,但贵国这做法,请恕在下无法信任!”

宁崎道:“费大人现在不理解我国的苦心也情有可原,既然我说什么费大人都听不进去,那就先谈到这里,我国的真实态度如何,就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费策贤听到这话没来由地有点慌,要是海汉真的打算入侵大明,那这验证的过程恐怕就只能通过战事来进行了。他出使海汉的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持两国和平相处,要是海汉主动开启战端,那也要算是他的失职了。

“且慢!”费策贤叫住了正打算起身离开的宁崎:“宁首长既然言之凿凿,那是否能给个准信,海汉军下一步的用兵方向在哪里?”

宁崎反问道:“那贵国希望在哪里?我想崇祯皇帝一定很乐意让我**队继续在辽东作战吧?”

宁崎把崇祯抬出来说话,费策贤不敢接这个话茬,只能应道:“在下官职低微,不敢随便揣摩圣意。”

宁崎道:“我管的是外交文教事务,军事方面的事,我说了也不算。但海汉军下一步的用兵方向,绝不会是大明国内,这样说能让费大人放心一点吗?”

费策贤心道你这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差别,这叫我怎么放心得了?他突然觉得这帮海汉人在外交方面似乎远不像其他领域那么有条理性,这套路乱得他根本就看不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又或许这才是海汉所要达到的目的?

大明过去在国家层面的外交政策都很简单,愿意来大明朝贡的,都当作藩属国看待,不听话的那就出兵征讨。但是和是战,为何而战,极少是通过外交渠道来做出决策,更不用说利用外交手段去算计对手,以非战争形式去削弱对手的实力。费策贤在礼部当差期间所能接触到的国际关系也比较简单,根本就想象不到一些更为高级的操作方式。

对海汉来说,大明是资源产地,是销售市场,是人力来源,但同时也是需要小心提防的对手。海汉为了自身利益要设法延续大明的国祚,甚至是出兵为其抵御外敌,但同时也要小心翼翼地削弱大明对自己的防御力,以便能掌控住地区局势走向。

为此海汉在与大明建交的同时,又故意制造出一些可能会对大明动武的迹象,并设法打压大明的国际地位。执委会和外交部设计了极为复杂,甚至看起来自相矛盾的一些措施和手段,来达成这样的目的。果然费策贤对于这种复杂局面根本看不透彻,晕头转向之下,只能是一步一步地被海汉牵着鼻子走。

“费大人,你必须要相信我们,不然真的很容易失去难得的和平。”宁崎继续给对方灌着**药:“你要知道,在我国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给贵国提供军事援助,现有的外交关系得来不易,也很脆弱,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费策贤心想怎么说来说去好像要破坏和平的人变成了我?放风声要对大明动手的人可明明是你们才对啊!而且这态度不停变来变去,到底什么样才是海汉的真实意图,费策贤也是越来越懵了。

费策贤所不知的是,与此同时在跟海汉高官交谈的其他国家使节,都已经纷纷调低了对大明的期望值,因为他们都认为一旦海汉对大明宣战,那么最先会陷入战火的肯定是诸如珠三角、江浙这些富庶之地。随之而来所将受到影响的便是大明出口商品的价格,会因为战事的原因导致产能降低,价格升高。有些人心里已经在开始盘算,要尽快通知本国商家囤积大明商品,或许能趁着这个机会大发一笔。

当然了,他们的动作再快也不可能快过安排这个局面的海汉,对于丝绸、瓷器、茶叶等高档货市场,海汉已经提前数月就开始布局了。考虑到交货期的延迟,一部分商品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进入了海汉的垄断式采购清单中。想要采购某些特定商品的外国商人,大概也只能从海汉手中购买到价格上涨后的货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